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开启左侧

飞檐反宇待保护,暮云楼阁古今情

作者:建筑生 | 时间:2022-8-31 16:28:40 | 阅读:187| 显示全部楼层
自中华文明诞生的那一刻起,中国古建筑文化就是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了。亭台楼阁、青瓦白墙无一不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是技术与美学的结合,和传统文化相辅相成,延续出两千多年的营造理念。“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生动形象地阐释了古建筑应有的模样,古建筑之美也正体现在它端庄而不失活泼,大气而不失精巧的巧妙设计上。
对四川农业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的学生来说,保护中国的古建筑遗产义不容辞,为此,我们专门组建了“古堰之音”保护宣传团队,以期能够为都江堰的古建筑保护做出贡献。为了获得更多技术性的意见,深入古建保护的内核,为古建筑的保护事业添砖加瓦,我们前去求教了四川省古代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张东山院长。
张院长待人谦和,颇具古建人的风范。在谈到古建筑的保护的时候,张院长的经验非常丰富,为我们仔细讲述了当前中国古建筑所面临的保护缺乏以及民众对于古建筑的重视不够等困境。
并且,根据我们的提问,张院长从实际工程方面为我们看待古建筑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那就是仿古建筑在保留其外形的条件下可以适当地运用现代技术。建造古典木作房屋的技艺的传承固然重要,它已经形成了一套固有的规制以及工艺流程,并且在中国传承了上千年。但是,在现今的经济社会发展下,传统建筑形式带给中国人的精神属性更为重要。随着科技的变革,新式混凝土建筑的高度发展与应用使得我们已摆脱原有的建造技术的限制,不必拘泥于仅用传统农耕社会的原始材料来搭建房屋。因此,在新的仿古建筑的建造中使用混凝土技术等新技术也有一些优点,一是可以节省人力成本;二是可以简化其结构,减少修建难度;三是它仍可以保留古建筑的标志特征。在仿古建筑的建造中使用现代建筑技术,降低了成本的同时,也增强了仿古建筑建造的可行性,从侧面为古建文化在民众中的普及做出了贡献。
现在网络上不乏对仿古建筑持批评的声音,认为其建的太假,和传统建筑比起来“只能拟其形,不能成其韵”。也许这并不是仿古建筑的错,而是其建造者对仿古建筑的艺术效果的重视不足造成的。若是能强化对仿古建筑的艺术效果的细节呈现,巩固外形构件的美学特征,那么恢复其古色古香的韵味将很有希望。
从古建筑到仿古建筑再到古建筑,究其根本,我们的目的都是希望在这种不断探索中重现古建筑曾经的辉煌,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让人们能够想象出“秋山晴雨闲吟处,倚遍江南寺寺楼”的画面。古建筑的保护任重道远,需要更多的民众参与进来,也需要相关领域人员的努力,作为四川农业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的学生,我们更是肩负着振兴传统建筑的责任,在之后的学习生涯中,我们一定时刻谨记初心使命,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以期在未来真正实现古建筑文化振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建筑生

主题 1
帖子 1
积分 113
此人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阅读作者更多精彩帖子

热门问答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