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开启左侧

雅符博物馆代表性人物之(一):魏明生

作者:四川文化网 | 时间:2023-10-26 21:07:19 | 阅读:3523| 显示全部楼层
119.jpg

  魏明生,笔名魏峡,1942年生于湖北省秭归县洩滩乡,大专文化,高级职称,1989年入选《四川省社会科学高级专家名录》。曾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知识》编辑、巴蜀史学会秘书、洪雅县委副书记、四川省委机关调研员、四川省老庄学会副会长等职,现任“中国(香港)符法艺术研究院”院长、“四川雅符民俗艺术博物馆”馆长,被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社会组织联合党委授予“优秀共党员”称号,荣获中共中央颁发的《光荣在党五十年》纪念章。长期从事文史与道学编著,曾在全国、全省、全军主要报刊上发表各类文论200多篇1000多万字,分别获得空降兵政治部、原温江专区、四川省政府、党史学界以及全国和国际大奖的作品,已收入《魏峡文集》一书出版。
  魏明生系中华魏氏第八十五代传人,幼年随长辈学习画符,民俗桃符为其祖传。1980年代初从师著名书法家刘炳森学习书法,具有一定书法基础。1990年代初开始研习符法艺术,收集了1000多种符文资料,撰写了10多篇学术论文,发掘并论证了《易经》《道德经》的艺术价值,提出了“中国符法艺术”新概念,创作了包括巴蜀符号、三星堆文字符号、民俗桃符在内的“符法艺术”作品1000多件,复兴了一个久已失传的独特艺术门类,填补了创新远古三大文明的空白,延伸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上限。多年来在各地展销并创建四川雅符民俗艺术博物馆常年展出,多次入选论文应邀出席全国和国际学术研讨会並被安排作大会发言、展示“符法艺术”作品,受到学术界、艺术界、收藏界专家学者及广大爱好者的好评与请购,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荣获国际道德经论坛“清靜獎”等多种獎項,被命名为“中国当代弘道人物”并授予“弘道勋章”。

1711.jpg
魏明生“中国符法艺术”作品登记证书

1731.jpg
四川省老领导收藏《中华古龙符》《无量寿符》证书

1758.jpg
外国驻蓉机构人员收藏《中华古龙符》证书

  附:“中国符法艺术”简介
  “中国符法艺术”(简称“中国符”),是以点线组合表达一定心理意象,以巴蜀符号、民俗桃符、道藏符文为主要内容,具有神韵特征、守真抱朴的原生态创新型艺术形式,填补了远古三大文明传承创新的空白,已纳入“中国符号学遗产”。
  “中国符法艺术”所指的符号,一是具有非物质文化意义的抽象符号,以纸、帛、木、石、金、银、铜、铁为载体;二是具有符号意义的实物,如桃梗、桃弓、桃剑、桃杖等木制品,或玉制品、瓷制品、金属制品等。民俗桃符起源于黄帝时代,最初立桃梗于门,以代桃符,晋代始将“老君符”画在桃木板上作桃符。苏轼、陆游等皆是画符高手。宋代设桃符市场遍布全国,成都以十二(腊)月为“桃桃市”,延续到清末民初。
  所谓“符法”,即画符、持符、观符、用符的方法技巧和法术效力。“符法”二字,本为“道符妙法”“神符妙法”的省称,在民间主要是师徒相袭,口耳相传。画符必须按照规定程序,遵守“八忌十戒”,用咒结煞,聚精凝神,运气转笔,一意归中,一气哈成,一笔扫就,做到符头、符腹、符脚完整,首尾呼应,祝词贴切。画符用的文具,除了笔、墨(酒墨、朱砂)、纸、砚之外,也可指画或拳画,或木刻、石雕等。所用原材料要保证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齐全,除红、黄、素纸之外,还可根据不同用途的不同需要,采用桃木、乌木、兽骨、锦帛、玉石等材料,有的还须加入朱砂、神砂、熊黄等药物,制成软条、挂件、摆件、符章、符扇、符包等多种多样的文创产品。符的用途:一是悬挂赏析;二是张贴辟邪;三是佩戴护身;四是安放镇宅;五是养生治病。用符的方法很多,最重要的是静心定神,摒弃杂念,眼随符转,引符入心,明摹暗画,默念祝词。画符与用符的过程,也是人心交流、人神共享的过程,“天人感应”,“人神契合”的“神韵”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神韵”是符法艺术的灵魂与玄机,是激活暗物质暗能量彰显法术效力的起搏器。
  “中国符法艺术”坚持原始性,扩大民俗性,增加观赏性,融入祖传秘法,保留了以符施法等非物质文化特殊技能,作为“特色旅游纪念品”,连续两年进入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国际旅游商品交易博览会”,经政府部门分别赠送给相关领导及外国驻蓉机构和台港澳知名人士,颇受欢迎。自2018起,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主管、省民政厅登记成立的“四川雅符民俗艺术博物馆”常年陈列展出,开发文创产品进入市场,受到各方面专家学者认可和广大民众踊跃请购与收藏。
  “中国符法艺术”以中华民族最高艺术精神为引领,坚持“抱朴守真”“大巧若拙”“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的艺术原则,经过长期的学术探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认可。在艺术实践方面,将古代画符规程和运气转笔的祖传秘法同现代书画艺术手法结合起来,牢牢把握神韵玄机,酒墨与朱砂并用,创作出了近千件符法艺术作品,其中包括六大系列、五大长卷,经过多次巡回展览和博物馆常年陈列展出,并以文创产品进入市场营销,受到收藏爱好者的好评与求购,证明这是一种喜闻乐见具有深厚群众基础和巨大市场潜力的艺术形式。
  “中国符法艺术” (简称“中国符”),是与“中国石”“中国结”并称的远古三大文明。在当代坚持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发展文化产业战略指引下,由原始磊石记事打造出来的“精美的石头”,由结绳记事演变而来的“美丽的同心结”,早已开发成精美艺术品享誉全球。“神奇的符号”紧随其后,形成中国结、中国石、中国符三位的特色纪念品,对于填补创新远古三大文明的缺环,延伸华夏文化上限,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的学术地位和艺术地位。

12234.jpg
著名书画艺术家张复祥先生为“中国符法艺术”题名

12260.jpg
在国际学术研讨会上,18个国家和地区的46名专家学者签名,支持“中国符法艺术”的研究与开发

12309.jpg
北京大学国学院院长龚鹏程教授与魏明生合著的《论“中国符法艺术”的国学地位》首页载图

12353.jpg
四川省政府机关秦琳主任(后排左2)在全省团拜会上推介符法艺术

12386.jpg
港澳学者在福建省武夷山市参观并请购“中国符法艺术”展品时合影

12419.jpg
中外著名人仕争购“中国符法艺术”作品(四川卫视新闻频道截图)

12452.jpg
泰国驻蓉总领事孙建功夫妇喜得“中国符法艺术”作品并向中新社记者发表谈话说:

12523.jpg
“这是从来没有见到过的真正艺术品!”(据中国新闻网报道截图)
四川省洪雅县委、县人民政府派宣传部长尹红(左1)向联合国代表捐赠三道“中国符法艺术”作品

12570.jpg
 “2023符号学国际会议”将“中国符法艺术”列为“中国符号学遗产”内容之一。
图为魏明生(前排左4)在会议第三论坛发言后与部分论文作者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