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开启左侧

川农学子理县三下乡:发展特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sicaujjxyjyx | 时间:2022-2-7 17:04:44 | 阅读:511|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文化网2月7日讯(通讯员 蒋宇翔)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央和省级层面先后出台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为乡村旅游创造了更优质的产业发展环境。在此背景下,为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响应新时代对大学生投身乡村振兴的呼唤,1月12日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院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小分队前往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通过实地调研和走访相关部门、乡镇和农户,了解理县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与前景,研究分析理县旅游产业振兴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建议和对策,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注入了青春活力。
据悉,理县旅游资源丰富,既有风景秀丽的自然生态景观,如米亚罗红叶风景区、毕棚沟自然风光、孟屯河谷原始生态;又有体现古羌文化和嘉绒藏族文化的人文景观,如桃坪羌寨、甘堡藏寨;还有集休闲、度假、疗养、保健于一体的古尔沟温泉,旅游业发展空间大。
1月12日下午,经过长途跋涉,实践团队抵达了理县并和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取得了联系。通过与县领导彭瀚霖同志交流,成员们了解到,理县将旅游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积极探索“旅游+乡村振兴”这一模式,立足资源优势,把旅游产业作为富民活县、推动转型发展的重点工作来抓,举全县之力,做大做强绿色生态旅游和民族文化两大品牌,逐步探索出了一条从“扶贫”到“富民”再到“强县”三位一体的乡村旅游共享发展之路,为当地居民致富带来了新希望。
谈到对理县未来发展的规划,彭瀚霖同志说:“我们理县将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以改善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以建设中国美丽休闲大县为目标,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全力推进,不断提升全县旅游接待能力,进一步提高群众满意程度。”
通过走访当地居民,团队成员了解到了旅游产业发展对于居民生活的巨大改变。在理县旅游产业开发前当地居民多以务农为主,在景区开发后当地民宿、餐饮等商户应运而生,居民收入增长,生活水平持续上升,为居民增收、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提供发展动力。
一位身着当地民族特色服装的老大爷满脸幸福的告诉团队成员:“我们的生活这些年变化很大,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政府给我们补助修建房屋,而且还把路给我们修到了家门口。感谢政府,感谢国家!”“现在吃的自来水,走的水泥路,我每天都会到广场锻炼身体,再也不用羡慕城里的生活。”当地村民告诉实践团成员,自从村里各项基础设施完善后,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了。说起理县如今的变化,当地居民滔滔不绝,成员们对此也倍感欣慰。
在当地政府工作人员的介绍与带领下,团队成员大致了解到了理县的全貌,对理县独特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气息有了更加深入的感知。在乡村振兴发展的建设中,农旅结合是众多乡村的尝试,也成为了它们的不二选择。农村景色与城市景色截然不同。其景色所营造的氛围节奏,予人的感受都大相径庭。乡村旅游无疑带给人们在城市生活中难能可贵的轻松与悠然,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巨大的资源支持。值得注意的是,农旅结合的乡村振兴发展模式,需要把握好开发力度,不可盲目求成,忽略可持续发展的积累。就如习总书记所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经过此次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们对旅游产业发展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更充分地感受到了政府解决居民生活问题,带动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切实行动。乡村振兴不会一蹴而就,更不是一时兴潮,为实现民族复兴,共同富裕,人民幸福的伟大愿望,乡村振兴一直在路上。在理县的经历是一堂生动具体、受益终身的实践教育课程,成员们深切体会到了乡村振兴战略取得巨大成就的背后,是政策大力推进、产业快速发展的结果,是一个又一个基层工作者的奋斗和担当。团队成员纷纷表示:“川农学子更应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担负起历史赋予新时代青年人的光荣使命。”


图为团队成员与当地县领导彭瀚霖同志进行交流 通讯员蒋宇翔提供

图为团队成员与当地县领导彭瀚霖同志进行交流 通讯员蒋宇翔提供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身穿当地特色民族服饰的居民 通讯员蒋宇翔提供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身穿当地特色民族服饰的居民 通讯员蒋宇翔提供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在理县政务大厅门口的合影 通讯员蒋宇翔提供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在理县政务大厅门口的合影 通讯员蒋宇翔提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热门问答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