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开启左侧

川农环院学子,绕“核”在行动

作者:wins | 时间:2023-9-2 23:48:20 | 阅读:219|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文化网8月20日电(通讯员 李雪瑞)2023年8月18日由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川农环愿”青年志愿服务宣讲团和“爱水护水小分队”社会实践团队策划组织的川农“环愿”志愿服务宜讲活动正式开展。团队成员以及四川农业大学环境学院的部分师生前往绵阳两弹城进行参观学习,深入了解“两弹一星"元勋的故事和经历。

  首先“两弹历程馆”内以时间线为轴向我们详细地展示了新中国核工业起步和发展的历史。1965年8月三线建设时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九院)内迁梓潼,在此相继完成原子弹、氢弹设计方案。当时,享誉国内外的著名科学家王淦昌、朱光亚、于敏、程开甲、郭永怀、邓稼先等,肩负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的重托,怀着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为人民造福的愿望,为实现“振我国威,扬我军威"的理想,云集在这里。这里还集中了万余名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在不到两年时间里,就完成了两弹的理论设计。1990年九院院部迁绵阳后,在梓潼长卿山西麓的九院旧址“两弹"元勋邓稼先故居、张爱萍将军住过的“将军楼”以及科学家们住过的“科学家楼”均原貌保留,供人们参观缅怀,九院旧址被称为“两弹城”。

团队之后来到了邓稼先故居进行参观并举行了庄严的瞻仰仪式,向邓稼先铜像敬献花束。在参观完邓稼先故居后,团队又先后参观了李英杰旧居、王淦昌旧居、将军楼等,深深地感受到老一辈科研工作者为挺直中华民族脊梁、反击帝国主义核讹诈所表现出来的无私奉献、忘我牺牲的精神。


此外,团队也系统的了解了核工业的原理以及核废料的去除工艺,作为环境学子,团队成员重点关注了核工业废料的无害化处置等问题,尤其是核废水排放等相关知识,“爱水护水小分队”社会实践团队着重进行了记录,以便在后续实践活动中向社区居民进行宣传普及。    此次参观学习活动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通过此次活动,让同学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无数革命先烈和广大科研工作老的无私奉献和辆牲精神,也借机对自己的学科知识进行了更深度的探索。大家纷纷表示,作为环境学院的一名学子一定要继承先烈遗志,继续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为达成碳达峰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