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兰州行梦——城

四川文化网 2018-12-18 14:01 991人围观 文学作品

    一 初雨  登白塔之巅,望黄河天远,叹英雄功业千年,不及两岸清风滚滚东流无限。  这个点,正在兰州北岸高处白塔寺外。古朴的寺匾,衬得周围的天光一同昏黄。  初到兰州,恰逢烟雨。这是一个让当地人 ...

  
  一   初雨
  登白塔之巅,望黄河天远,叹英雄功业千年,不及两岸清风滚滚东流无限。
  这个点,正在兰州北岸高处白塔寺外。古朴的寺匾,衬得周围的天光一同昏黄。
  初到兰州,恰逢烟雨。这是一个让当地人也感到陌生的天气,“兰州的雨很少有像这样的”。据说,前一天还是烈日当空、流火无情。那么,只能理解为,天公为迎远客,突然改变了他习惯性的表情。
  城分两岸,戏称“河南”、“河北”,现代建筑已然林立,似两条秀丽狭长的带子,把厚阔沉静的黄河夹在中间,正如同行色匆匆的繁华包裹着千年不灭的寂寞。
  这在蓉城是体会不到的,因为锦江也熔炼成了成都繁华的一部分,并不独自流淌。
  劲风幕雨中,穿过一座步行铁架桥,直奔“河北”。桥面不大,两侧是人行道,中间通人力车,机动车禁行。当时心中犯疑,兰州这么一座西北大城,造桥怎么这么小气,也不建宽一点,让汽车奔驰,人群穿梭,才与黄河相配。后来才知道,这座被我们匆忙踏过的铁桥就是号称“黄河第一桥”的中山桥,可以算兰州标志性河面建筑,已经有久远的历史,现在专用为步行桥,7月7日的奥运火炬传递仪式就以此处为起点。
  由此感觉,人在旅行中面对一个陌生的地域容易产生很多想当然的误读现象,而且由于目的单一急切,总要忽略途中的风景。
  此是后话,当时已过桥登台,直临白塔山公园大门——到兰州必访的景点。
  二   白塔山
  门口依然是典型的中国古式建筑格局,匾额已旧,是为“九曲安澜”。“九曲”指黄河,这“安澜”二字立刻让我想到了都江堰的安澜索桥,两下一比,于是明白了在有江河的地方,人们总是不约而同地抒发着波澜不惊、平安永固之意。
  登山过程中,白塔山之景不在眼前,反在身后。回头一看,兰州之貌尽在眼底。数年前登昆明西山也有这种享受,高处瞰城,万千红尘一眼收全,再急速的奔忙也成了一种缓慢的蠕动,喜怒哀乐嘻笑怒骂在宽广的视野里都淡化为唇边一笑、片刻风云。
  只有墨绿色的清真塔,顶着一弯金色月亮,在千篇一律的众楼中闪出一个独特的身份,证明黄河岸边真主与信仰的存在。
  白塔山足够简单,只是让人一味地拾阶而上,专心靠近主题。主题是塔,塔的主题是佛,在没有任何遮蔽的天空里端坐。
  不经意间一抬头,素砖搭起的扶梯,已把我们向佛祖脚下引申。
  西北地区的质朴由此展现。不似江南的雕梁画栋,也不似京城的气派庄严。从台阶到塔楼,只是用灰砖累砌,辅以镂空雕花,简洁明快。门侧墙体的裂缝陈述着并不短暂的年份。没有色彩,反而让人专注于图案和整体造型,不过分留恋表面和局部。
  白塔山不高,山顶实际上是一座寺庙,主体建筑就是土黄色的七级佛塔。为什么又叫“白塔”呢?乱想理由无数,无一定论。
  塔基上挂着华丽的黄教幕布缎饰,各色哈达裹满玉石栏杆,对神的敬意决不吝啬。让人想到,藏传佛教突出的是神圣,而中原佛教讲究的是禅定和修悟。
  白塔寺文物级的景观是“玉象驮鼓”,据说与该寺起源有关。看上去确实洁白无暇、精致纯净,忍不住有一种想把玉象当宠物养的感觉(此语对菩萨不敬,罪过,罪过)。
  出寺向右一弯,隐隐道气森然。一座道教三星殿,是明清流传下来的建筑。三星,不用我说,大家自然知道这是保佑了人生三大基本主题的三位老神仙——福、禄、寿。看到他们三位如数万年前一样健康,我十分欣慰。
  正如众多的文化名山一样,白塔山体现了三教合一的文化包容性。儒、释、道和谐并立,不互相妨碍,但愿这样的统一真可以实现牌匾上那句话——“泽衍长康”。
  在文昌殿感觉就不同了,天下士子高考前蜂拥而拜之处,天上一下子贴近了人间。每一个省份都有自己的文昌殿,其虔诚献礼的场面都该类似吧。星君,你白嫩的双手握过多少学子一生的命运?
  后来看自己在神龛前的留影有重大发现,觉得本人眉目神情之间与文昌君颇有相似,那笑容更宛如转世再生。左右两个童子均是稳重之人,想起了兄弟们。红袍者象梁锋,略显呆滞,只有眼光如贼;绿袍者似蒋工,浑身披绿,不同之处在于蒋工喜欢多戴一顶同色帽子。
  星君身后跳在半空的黑面小鬼,不用说,正是平日在兄弟群中最活跃的曾胖,之所以把这个角色定位给他,全因此人从小到大的昵称“黑娃儿”,广东话叫“哈仔”。顺便说一句,这是他本人最忌讳的称呼。这不,他已经龇牙咧嘴,怒目圆睁,亲身证明了。
  离开时才留意到一面有雕花图案的黑墙,沉淀的色彩仿佛已凝固了一千年,厚重古朴。似乎从战国时代开始,关外的西北就崇尚玄色,吞没一切色彩,注定该他们统一天下。
  建筑似红酒,既要讲究年份,也要讲究出身。白塔寺,正如它并不夺目的色彩一样纯正,回忆时来品,更显陈酿味道。
  只是,越纯正的味道,就越挑剔品味它的主人。
  三   楼
  下山后无意间发现一个古典样式建筑群,依山势而建,沿河滨一线排开,规模不小。以为又来到一处经典名胜,但很快发现不对,楼宇皆为新建,且空无一人。
  显然,这个楼群还没有投入使用。只是,从内部结构来看,极象办公区域。难道是兰州市政府的新衙门?若果真如此,则难辨利弊啊。
  不错,黄河穿越的唯一省会城市,应拿出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气势。用大规模古式建筑凸显雄威,隐有一方霸主之气,令人赏心悦目,颇受感染,黄河首城特色尽展。
  不过,这会否又是一个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呢,善良的兰州人民又要在自己不知情的状况下为此掏多少腰包,他们的生活质量又会因此间接受到多大程度的影响,实现个人小小生活梦想的预期又要推迟多久呢?
  大把花纳税人的钱摆谱,可能还会冠以“传承民族文化”之光环,这在全国都成了一种难以遏制的铁律。黄河,你流淌万年,其间变更的仅仅只能是几条泛滥灾难的河道么?算了,牢骚少发,非兰州一城之过。
  四   龙源
  在成都锦江边漫步久了,该多到兰州河滨这样真正的水边走走,那是大家闺秀与小家碧玉之分。
  开阔水面把人的心胸也拓展得无边无际、大气凛然。拒绝了温软,只一味地阳刚纵横。
  滨河路被黄河一泻千里的气势一带,挺直了腰板伸展,奔放洒脱。
  “河北”沿岸有一处新建广场,主体雕塑高高在上,通体墨黑,线条分明,如玄女抛丝。当时觉得诧异,走近细看,发觉是草书中的一个“龙”字,对此创意和造型很是欣赏。
  果然,在广场入口处见一龙头石雕,上书“龙源”二字。心想黄河乃中华文明滥觞之地,这龙源之说确实是黄河岸边人们应有的骄傲与豪迈。
  广场核心区端立图腾拱门和龙柱,没有花哨的彩饰,显得很有气质。的确,在不该着色的地方涂脂抹粉,反而是自降身价的表现。
  与此相配,左侧出现了一个书法艺术墙,上面刻满了不同风格的墨宝,幅幅相连,目不暇接。步随心移,品字评人,是这片炎热的天空下绝对风雅的事情。一时间,齿缝涌泉,口无遮拦,面对人家的用心之作,什么放肆的语言都在向外喷溅。终于,流淌到一个极致——“我看,这些字好象没我写得好嘛”,引得同伴在一旁呕吐不止。
  亲近黄河,在这里最简单不过,下广场台阶就到河边松软沙地。这可真是“黄”河啊,以手探水,掬在掌中的都是一片浑黄。更不用说举目远眺,黄水入天,把感慨都扯到语言不及之处。
  时过境迁,两岸的土地早已被水泥柏油覆盖,变了颜色。只有黄河,千年一色地执着坚守着自我,反倒是这水,更象黄土地,把久远的历史本色如此直接地袒露给你看,它本身就是一种记载,它本身就是自己肉体的灵魂。
  不管世界怎么变,自己就一心贯彻奔流的主题,凭着永远素面朝天、不加修饰的容貌。丝毫不在意那些新出落的楼盘披着巨幅广告嘲笑自己老土。
  这种坚持,若只维系一时,别人说这是固执;若延续生生世世,他们说这是伟大。
  五   水岸
  傍晚回到了“河南”,回归了繁华喧闹的都市生活。这里的岸边,一派市民散心的景象。人虽多却不拥挤,大家各自安适,没有太多空间上的匆忙争抢。
  在宽敞的步行道上一路踱去,沿岸寻找《黄河母亲》雕塑,等找到时发觉手机没电,无法照相(相机一开始就没带出来),气得冒烟。于是学会了纯粹地欣赏景观,在脑海深处留下她的神韵作为弥补。
  事后证明,对兰州景物最深刻的记忆就是她以慈母之怀容纳快乐婴儿嬉戏的画面。那是缺乏相机时最完美的留存。
  兰州人懂生活,也知道自己的特色在哪里。岸边有租羊皮筏游黄河项目,河面上已有人驾筏小心翼翼地漂浮,更多的人跟我一样观望。
  著名的羊皮筏,由若干个羊皮球连缀而成。那些“皮球”,就是把整张羊皮缝合得天衣无缝,再往里灌气,吹胀至欲裂的程度,然后并排紧扎在平整的木排下方。此时的羊皮球,更象一只只可爱烤乳猪,流着油上烤架,只等落日余晖点起一把超度圣火,将其送往下辈子不再做猪的彼岸。
  跟羊皮筏合影也需要花钱,知道这是各处惯例,欣然给付后在筏前竖起拇指作胜利状,仿佛身后的“乳猪”们都是自己的战利品,同时留下得了便宜还卖乖的一句——“这些羊,真无辜”。
  我佛慈悲,愿万能的天主原谅这张照片和那些气死亡灵的语言,安拉保佑你们!
  六   夕照 · 泉
  然而,如果来世注定缥缈,那么,该握住今生的安详。就像此刻眼前的黄昏,给出西北坚城旖旎的一面。
  在临水石阶上插空坐下,作一个普通的兰州市民,看斜阳如血,悬空慢坠。那不象看一只眼睛缓缓闭合,倒象看它刚刚从梦境醒来。——兰州的空气质量好很多么?色彩如此鲜明清澈,把一切混沌都比了下去。金色霞光总给人灿烂的期待,该快乐时,就用一个晴朗的心境去迎接它;至于这背后会有怎样一个恼人的雨季,大可不必过早追问。
  远处鼓声填然,是为迎接奥运火炬传递进行的排练。领队正声嘶力竭安抚疲惫的队员坚持下去,但从鼓手心甘情愿的笑容上看,这种疲乏也是一种享受。重要的不是付出了多少体力,而是找回了多少失落已久的激情。
  近年来各种大型活动糅合进了更多行政和商业意味,疲于为现实利益奔忙的人们也少了许多对“兴奋”二字的体会。也许,仅凭自愿、不为任何利益奉献努力的活动反倒可以让人找回一些自我燃烧。
  忽然视野中彩光流溢,水雾在空中舞蹈,原来是对岸的音乐喷泉。同伴极盼近观,眼见抬腿就到的距离就是没有桥走过去,当机立断打车前往。
  到这里就明白了,兰州的休闲娱乐场所并不是随处可见,此地应该是一个比较集中的区域,人们群聚于此,作散步途中的浪漫停留或最后一站。所以,他们才把喷泉的规模造这么大,让所有人都可以感受轻松氛围的抚慰。
  音乐似茶,被浸泡在池水里,浓味化开,再通过喷泉抛散飞扬,音符漫入观者的神经,悄悄沉淀。漂浮的旋律把移动的人群凝固成有生命的雕塑。水雾消散,情感却被唤醒,就象保留一段少年歌谣,响在织梦的时节。只算计利益不审美欣赏的人当然会把这一切看得稀松平常。
  生活从来不属于麻木的心灵。
  七   夜饮
  没吃晚餐,直接到西关宵夜。在一个大啤酒广场点烧烤。十二年前在西宁逛夜市,当时吃的烤羊肉是用铁丝串起来的,肉块很大,吃得出一腔豪气,觉得西北风格狂放而痛快。如今再次找到这种感觉,仿佛时间不曾移动过,宛如昨天。
  扎啤自然是要的,可惜同伴不胜酒力,浅酌几杯已然上脸,两颊绯红。也好,让我多饮半桶,倒也可以江山入酒,快意江湖!
  我始终有个偏见,男人可以不吸烟,但不能不饮酒,而且量还不能太小,否则未免有点愧对一副七尺之躯、几根天生傲骨。不胜酒力的男人,过于精致细腻了一些。
  不过,我也决不刻意劝酒。自觉自愿的事情,一勉强,就失去了乐趣。
  八   兰大
  走完兰州大学本部并不需要花太长时间。
  大学之大,不针对面积和规模。想想这几年高校扩招圈地,大兴土木,成了少数集团追逐利润的游戏,便觉兴邦多难。
  众多现代教学楼林立的神州大地上,朴素的老式建筑显得可贵。
  尽管有了新楼,老楼外墙也作了修缮,但明显看得出来,某些建筑样式至少有二十年前的影子,整体建筑结构仍让人嗅到八十年代之书香。
  毫无疑问,让人最有感触的是图书馆,苏式老楼,仿佛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象征。那教堂般钟楼上的时针,不知在推进现在,还是在记录过去。只有来往学生手上的书本,把这个空间不变的使命演绎。
  进入内部,中分式的楼梯异常熟悉,每踏一步,就将时间踩回一季,直至抵达记忆泛黄的篇章。这啼嗒响声与外面亭子中的本校殉难烈士纪念碑构成回应,一同书写有分量的历史。
  手持红酒欢庆,不必刻意联想悲壮的鲜血,但不能从此把缅怀的一页从情感的日历上剥离。彻底放下昨日的今日是轻浮的、苍白无力的,同时也是没有明天的。就象望着窗外的是眼睛,便以为不再需要双脚。
  许多高校的喷泉大多时候是摆设,只在招生和开学时实行招揽性喷放。这个校园却不同,总是准点使用喷泉。周围行人习惯了这样的陪伴,并不表现出突然的惊喜。兰大本部以平静姿态坚持着这份“不节约成本”的执着,十分自然地在小水池里绽放大气的水花。
  与同伴安坐水边,谈天说地,时间仿佛停住;对一个怀旧的人来说,这就象重新年轻一次,不愿再度成长。
  穿行校园时正当烈日炎炎,高温灼热把游程逼短。匆匆一览,就算为回归留下借口。走出校门时发现这里也在拆楼,烟尘四起,只希望这几缕轻灰不要将此处一世纪的苍翠遮蔽。
  九   别
  多年前路过兰州,只是作为去敦煌的中转,没有停留,这一次算是真正的游历。不似初识,倒象访友;而这个友人,又显得亦幻亦真、妙趣横生。
  真正的旅行,不是边走边记录,而是边走边想象;从眼前的图画,联想起从未发生过的故事,引发内心深处久已沉睡的梦境,迷醉其中。不是脱离现实,而是升华现实。且行且梦,个人以为旅行的最大乐趣即在于此。
  别了,隍庙的玉器古玩;
  别了,西关小街的劲味凉皮;
  别了,空等奥运火炬时的满足与幸福;
  一切梦魇深处的花朵……
  离开时依然烈日当空,忽然很怀念刚到那天的一场小雨。对于今年只到兰州一次的人来说,这一天的雨就把一年的清凉下透了,只愿心中之江河不要一次性倾倒完毕。
  因为,后面还有无数大海等待。
  (全文完)
原作者: 苗笑武 来自: 四川文化网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