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饶曙光丨电影市场要让好作品和好观众双向奔赴

新文人画院 2024-1-16 07:36 92966人围观 学术评论

2024年1月10日《文汇报·文艺百家》首发饶曙光文章《电影市场要让好作品和好观众双向奔赴》
以下文章来源于文汇文艺评论 ,作者饶曙光

饶曙光
电影理论家、研究员、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

       2023年中国电影市场年度总票房近550亿元,11部票房破10亿的影片全部为国产片,且题材、类型各异。
       在票房走高的背后,是观众对影片的满意和支持。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2023年多个档期的观众满意度得分居历史同期最高;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之2024年元旦档调查结果显示,元旦档电影观众满意度得分83.0分,环比增长0.2分。
       由此可见,要创造票房收益,关键是尊重电影与观众的关系,这样才能更大地发挥电影的综合性价值。

从关注票房到尊重观众
       从2003年开始的中国电影市场产业化改革,已经进行了整整20年。回望历史可以发现,中国电影曾迎来过连续十多年每年涨幅超30%的惊人成绩,又用短短数年时间完成了领先于世界的大体量影院、银幕等基础建设,但也面临过增长放缓的“拐点”论争,产生过票房和口碑完全割裂的现象。
       究其原因,是中国电影市场虽然在产业层面突飞猛进,但整体而言仍然是新兴的,具有很强的可变性和可塑性。只有解决曾经被忽视的结构性问题,不以票房论英雄,不单纯堆砌数据指标,不被资本裹挟,才有望实现内涵式的、可持续的繁荣发展。
       春节档原本一直是拉动电影市场大盘上涨的重要档期,是影片的兵家必争之地。但2022年春节档的收效却不尽如人意,虽然仍以60.26亿元的票房位列同档期影史第二,但相较于2021年近79亿的成绩,跌幅达到了23%。
       最为严重的是,观影人次的下滑更加明显,不仅低于2021年春节档,甚至低于2019年和2018年春节档。另一方面,这一年春节档52.8元的平均票价也明显高于往年。
       窥一斑而知全豹,票房指标和能否超越北美市场都不是中国电影市场的奋斗目标和主要矛盾。真正的目标和矛盾始终是提升中国电影的品质,尊重和满足观众的观影需求,进而再巩固国产电影的市场份额,为世界电影市场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而不是本末倒置。
       反观2023年暑期档,正是因为推出了一系列高品质之作尊重了观众,从而实现了电影与观众的“双向奔赴”。档期里既有呼应各类社会热门话题的《消失的她》《八角笼中》《孤注一掷》,也有独具史诗底蕴的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还有展现国产幻想类电影世界级水准的《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除了国产影片,市场上的引进片也丰富了观众们的选择,如聚焦著名物理学家的传记片《奥本海默》,有着强烈讽刺意义的《芭比》,延续美国大片强视听冲击力特性的《碟中谍7:致命清算(上)》等。

       电影理论家钟惦棐先生在上世纪就已高瞻远瞩地指出,“电影美学的核心,就是与观众的关系问题。”处理好电影与观众的关系,是保障电影内容生产和市场繁荣的基本逻辑。
       众多案例已经表明,不遵循基本逻辑,必然会给中国电影市场带来巨大打击甚至是颠覆。因此,中国电影唯有始终与中国电影观众站在一起,尊重观众、了解观众、满足观众,才能让 中国电影繁荣发展的红利惠及大家。观众也只有得到了尊重,才会用脚、用情、用心为中国电影投票。
从“社交需求”到“观影需求”
       以往被票房数据遮蔽的另一个问题是,观影群体正在发生变化。观众的结构性变化势必会影响中国电影的生产和创作,甚至能推动中国电影的结构性变化。
       统计表明,中国电影观众正在向成熟化、职场化、中高收入群体倾斜,而这些主流群体选择进入影院的最大原因是满足社交需求——69.5%的观众选择影院观影的原因是朋友社交,其次才是情侣约会和家庭活动。
       观众们之所以会在有社交需求时前往影院,是受以下因素影响:一是好看的影片太少,这成为了观众不首选影院观影的首要原因。其次,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和升级,观众倾向于选择更便捷的网络观影。此外,过高的票价也会打击观众的观影热情。
       马斯洛曾将人类的需求划分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等五个层级,社交需求是人与其他人建立情感联系或关系,进而获得归属和爱的重要环节。不可否认,尊重观众的这一需求,能深挖影院的社交功能,拓展社交空间,夯实基础建设,进而助力电影与其他娱乐形式争夺观众注意力,吸引观众走进影院。
       但如果仅仅倚重观影社交所需的仪式感以及着重打造热门档期,看电影仍然只能满足“过节”的社交需求,这显然是不利于市场发展的。头部影片过于拥挤在热门档期的赛道,会挤压腰部影片的生存空间。同理,其他档期如果没有丰富的影片支撑,也渐渐会偃旗息鼓。这便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观众的日常观影需求永远无法培育起来。

       2023年春节档的新变化提示了破局的可能——不仅票房和口碑都较上一年度有了明显进步,而且也发挥了长尾效应,“后春节档”成效显著,为观影从“过节”走向“过日子”做好了铺垫和范例。综合猫眼和灯塔的调查数据来看,春节档后的一个月时间里,第一周仍然拿下了30亿元票房,仅次于有情人节加持的2019年。
       此外,观影低频的观众从2022年的26%上升至2023年的33%,而低频观众用户又主要来自于三四线城市。这不仅反映出优质影片对低频用户的吸引力得到了明显提升,也意味着影片下沉到市场调动的是增量观众。
       这一反馈无疑能为市场注入确定性和正能量:中国电影在尊重观众的基础上,确保影片提质增效,同时也积极开发更多有号召力的档期,才能确保全年电影市场的平衡、均衡发展,进而深度培育观众的观影需求。
更大发挥电影的综合性价值
       前文已经提到,电影观众的结构已然发生了变化,需要更科学、合理、系统地处理好电影和观众的关系,主要路径便是满足观众多样化、精品化和个性化的内容需求。
       电影创作的多样化和精品化,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中国电影曾在被资本和流量裹挟的时候,陷入过观众埋怨没有好电影、创作者埋怨没有好观众的怪圈和悖论。问题暴露后,中国电影积极进行供给侧改革。
       首先是不再简单地重复观众熟悉的模式,下大力气开发了科幻、灾难片等类型,其次是有效提升电影的精细化程度,实现电影创作效益的最大化和最优化。最为典型的是对动画电影的“深加工”,不仅常见系列化开发的全产业链联动,还能从《白蛇》《哪吒之魔童降世》《长安三万里》等代表性影片中看到民族性与时代性的完美融合。
       另一方面,中国电影逐步完善的文化体系和评论体系,也在助力改善观众的观影素质和培育健康、多元的审美。双管齐下,才能更好缔结电影与观众的关系,好的影片终会和好的观众“双向奔赴”。

       必须再一次强调的是,电影美学的核心是电影和观众的关系,而这也是市场良性发展的基础。唯有尊重观众,重视观影需求,电影才有可能发挥其价值。
       与此同时,电影也好,电影行业也罢,不仅有经济价值,也有认识价值、思想价值、审美价值、情感价值以及更丰富多样的综合性价值,万万不可仅仅用经济指标来衡量电影和电影行业,更不能简单地以票房论英雄。颠倒其中的逻辑,只会导致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落入缘木求鱼的困境。
       中国电影市场一年五六百亿的票房,对于电影人来说,对于电影行业来说,是生存的基础和保障,是“饭碗”,一刻也不能没有;但对于国民经济来讲又远非举足轻重。因此,单纯用经济价值来衡量电影与影行业,完全不能体现电影、电影行业的意义和价值。换句话说,电影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对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贡献,不能简单用票房、用经济指标来衡量。
       事实上,电影多方面的、综合性的社会意义和价值,需要有专门的人、专门的课题来进一步深入研究,并且实现有效的传播,让电影行业所有从业者对自己的工作有更充分的认知,更要让全社会对电影、电影行业有充分的认知。

本文首发于2024年1月10日文汇报文艺百家

原作者: 饶曙光 来自: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