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探寻王右木先生故居传承英雄革命精神

四川文化网 2019-9-4 10:49 2131人围观 校园文化

四川文化网绵阳市电(通讯员 朱浩铖)为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五四运动一百周年,传承和发扬革命先烈,激发当代大学生爱国热情。7月27日,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实践小队前往了四川绵阳江油武都镇,革命先 ...
  四川文化网绵阳电(通讯员 朱浩铖)为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五四运动一百周年,传承和发扬革命先烈,激发当代大学生爱国热情。7月27日,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实践小队前往了四川绵阳江油武都镇,革命先烈王右木先生的故里进行实践调研学习。风景园林学院党工部部长唐宁,媒体部部长刘峻江等6人参与了此次调研学习。
  知革命先烈,体会爱国精神
  实践团队在出发之前就不断地收集着王右木先生的基础资料,实践团队分为两拨一拨在网上收集,一拨进入图书馆翻阅资料,最终实践团队知道了王右木先生是位早期新民主主义革命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我们得知了王右木先生于1922年2月领导建立马克思学会和成都各校读书会,创办《人声》旬报,自兼社长和主笔,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新思想,批判无政府主义思潮。1922年10月15日他在家中主持成立青年团成都地方执行委员会,被选为执行委员。6月经恽代英向团中央推荐,在成都团地委改选时任书记。在上海赴广州途中,参加中共三大的中央领导人会见了他。同年秋回成都,根据党中央指示建立了四川最早的党组织,成立中共成都支部,任书记,直属中共中央领导。他是四川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者和四川党、团组织最早的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
  [attach]25979[/attach]
  图为王右木先生翻译著作。四川文化网通讯员  唐宁  摄
  为了加深对王右木先生的了解,实践团队来到王右木纪念馆,首先映入实践团队同学们眼帘的是王右木先生的雕像,王右木先生手持书卷,身体挺直面相前方,十分高大。雕像下的文字写着:四川马克思主义运动先驱,党团组织创始人。雕像背后的墙壁上是每一位共产党人都牢记的入党宣誓词。他挺直的脊梁象征的是革命先烈铮铮铁骨。
  在导游的讲解加上木牌说明的情况下,实践团队还了解到王右木先生在投入马克思主义传播工作之前,就是一位有救世救民报复的有志青年。王右木先生曾经尝试过许多方法来拯救这个国家并且和孙中山先生一样去日本留过学,探寻那最后一丝救国之法。虽然最后还是没有走通,但是这样一个把国家命运与自身理想融为一体的伟大革命家是值得当代青年学习的。正因为有王右木先生这样的人存在,马克思主义才得以在四川被大力推动和发展。
  [attach]25980[/attach]
  图为王右木纪念馆。四川文化网通讯员  焦恩泽 摄
  记革命先烈,发扬爱国精神
  为更好的传承马克思主义的火炬,并且向广大青年学子传播爱国革命精神。川农风景园林学院实践小队决定在暑期制作一期纪录片,用最直观的方式来反映王右木先生的生平、事迹以及他为四川革命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以此来传播爱国革命精神。让所有看过短视频的人记住这些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做出巨大贡献的伟人。
  [attach]25985[/attach]
  图为王右木先生主笔报刊《人声》。四川文化网通讯员  唐宁 摄
  为此,唐宁同学和刘峻江同学专程带了摄像机来到武都镇。实践团队首先是以采访的方式对江油当地的老百姓进行镜头取景,并且了解王右木先生在当地老百姓心中的地位,而后实践团队对王右木先生的故居进行拍摄,还邀请了导游对王右木故居及王右木先生进行了一个片段的单独讲解,最后还对王右木故居的负责人进行了采访,负责人对实践团队的成员表达了自己对同学们这次活动的高度肯定和大力赞扬实践团队的成员对铭记革命先烈并且发扬爱国精神做出了努力,唐宁同学擦着汗对实践团队的其他成员说:“纪录片预计将在九月份开学的时候剪辑完成,希望可以对其他看过后的同学们能有所收获。”
  [attach]25981[/attach]
  图为王右木故居负责人采访时取照。四川文化网通讯员  焦恩泽  摄
  此次绵阳江油一行,实践团队的同学深刻的了解了王右木先生和革命爱国精神。就是这样的一群人救中国于水生火热中,他们前仆后继,为了中国他们不怕牺牲自己,虽然革命英雄王右木先生于1924年赴广州参加会议返川途经贵州土城时被杀害,但是这并没有使中国革命前辈停下脚步,而是带着更加愤怒更加坚决的脚步前行着,这就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学习的,应该发扬的,应该传承下来的中华爱国主义精神,实践小组的成员都对自己这次参加了,如此有意义的活动而感到骄傲。

刚表态过的朋友 (4 人)

原作者: 朱浩铖 来自: 四川文化网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

关闭

主编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