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吉友林博:一把老月琴

阳程 2019-9-4 16:03 18261人围观 文学作品

  “叮···咚···”一声清脆悦耳的月琴声响起,一个彝族老人拿着一把月琴拨动着。这是一把看起来很普通的月琴,没有其他彝族月琴那样有花哨的彝族传统三色条纹,因为有些年份了,表面呈现出复古色,琴面水曲柳 ...

  “叮···咚···”一声清脆悦耳的月琴声响起,一个彝族老人拿着一把月琴拨动着。这是一把看起来很普通的月琴,没有其他彝族月琴那样有花哨的彝族传统三色条纹,因为有些年份了,表面呈现出复古色,琴面水曲柳材质的木板纹理清晰,琴声清脆、婉转,时而跳跃、时而激昂。宋太宗的诗《缘识·月琴三柱四条水》中这样写月琴,“月琴三柱四条水,圆魄移来混俗耳。自古从今清且奇,五音一弄惊神鬼。”
  月琴是中国传统乐器,起源于汉代,是从阮演变而来的。月琴在彝族、哈尼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人民的音乐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老人拨动着琴弦,在婉转的琴声中我似乎感受到了我古老的族人们劳动的干劲、收获的喜悦。彝族人民对月琴一直有着很深的感情,每当节日和红白喜事都要请月琴高手到家里来演奏。从各地来参加聚会的亲友们如果觉得这个人琴弹得好,就会给演奏者有价值的物品或钱财以表示喜爱和仰慕。
  弹琴的这位老人68岁了,是村里的老干部、老党员,名叫格曲。他说他十几岁便开始对月琴有了浓厚的兴趣,小时候看着公社里的文艺队弹过,自己家里没有月琴,每次看见别人弹,都跑去看,偶尔弹一弹,慢慢地也会弹几首曲子。但是他认真琢磨弹琴是因为十几年前儿子意外去世,老人白发人送黑发人,悲痛不已。儿子走后的一段时间里,老人便只和酒还有琴为伴,走到哪里便弹琴弹到哪里,喝一杯酒弹一曲琴,酒醒了发现他怀里还抱着月琴。就这样月琴陪伴着老人度过了人生最艰难的一段日子。后来老人想通了,便潜心练琴。现在老人成为了当地的月琴高手,乡里村里甚至县上大小演出都会请他上台演出。

  老人说这把月琴在他手里已经二十多年了,这把老月琴还有一个比较传奇的故事,这把老月琴是他的姑爷从大凉山布拖县一个叫阿布罗哈的地方带来的。老人的姑爷1956年入伍到凉山州兵团,在那里参加了剿匪。有一次在一个叫做阿布罗哈的地方剿匪,一个在土匪家里当“娃子”的小孩从土匪家里把这把月琴带了出来,格曲的姑爷也喜欢月琴,便悄悄把月琴留了下来,自己没事的时候为了打发时间,排解寂寞就拿出来弹弹。后来格曲的姑爷退休后回到峨边。把琴带到峨边,在得知格曲喜欢月琴后,他姑爷便把钟爱的月琴送给了“知音”格曲,就这样格曲有缘得到了这把琴。格曲说,听他姑爷说这把琴当时都至少有一百年的历史了,因为爱护有加,这把琴一直受到良好的保养,音质越来越好。
  格曲老人说,他弹过很多月琴,就属这把琴最听他的话。格曲不懂乐理知识,但只要他会哼的歌便能弹出来,他自己琢磨了很多彝族传统曲子,也创作了一些曲子。看见格曲左手在琴颈品位上快速的按动、转换,右手自然快速这地在琴弦上拨动着,悦耳的琴声萦绕着老人家的小院子,真是一种视听享受。
  格曲是共产党员,做过村干部,老人人老心不老,现在在哈曲小学任小学的月琴老师,已经教了一年了,每个年级都在教。他说他想把自己对彝族月琴的理解教给下一代。他说他小时候没人教他,条件也不好,没有月琴,现在时代好,党的政策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好,学校里有几十把月琴,只要想学都可以学。格曲说他教的孩子里还六七个孩子很有天赋。格曲老人现在过的忙碌而充实,脸上经常挂着笑容,乡干部下村到他家里都要聊一段时间。暑假期间,许多孩子天天到他家里来学月琴,老人细心教导。我想,这就是一种传承,在文化多元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在大小凉山开出更加灿烂的彝族文化之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6 人)

原作者: 吉友林博 来自: 四川文化网
精彩评论13
  • Lahosummer 2019-9-5 19:13
    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 金山 2019-9-5 18:31
    生活中的很多人是并不了解民族音乐,更不了解音乐人的,四川文化网既传承民乐更推广音乐人很好美赞。
  • sy531755 2019-9-5 15:52
    民族文化的传承人。
  • 天然呆 2019-9-5 15:38
    彝族文化的传承人
  • *1972 2019-9-5 10:24
    月琴弹起来……发扬优秀民族文化
  • T793988 2019-9-5 10:15
    真的很棒、

查看全部评论>>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