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书法家李长生先生在一带一路西部论坛分享东方文化

草圣书画中心 2020-6-11 16:47 1025人围观 艺术动态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大家好,今天有幸有机会与大家一起共同学习共同分享优秀的传统文化,非常感恩主办方及一带一路智库约请。大家都知道,文化分东西方,咱们今天就一起分享东方文化的"因果定律“。无论儒释道 ... ...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大家好,今天有幸有机会与大家一起共同学习共同分享优秀的传统文化,非常感恩主办方及一带一路智库约请。大家都知道,文化分东西方,咱们今天就一起分享东方文化的"因果定律“。无论儒释道或是基督教都对因果定律持肯定态度。

  在人生的规律中,人们由一般到特殊,由常道到非常道,在如何对待人生上,依据是否认识“全息 因果 律”,承认全息 因果 律,遵从全息 因果 律,一般有五种不同态度。
  由于对待人生态度的不同,对待自然全息 因果 律的态度不同,因而产生出各类不相同的结果,各自走完甚为难得的一段人生之旅,消旧业产新业,弥旧因种新因,为将来新的或高或低不同层次的生命再循环而“自作自受”。
  菩萨畏因,凡人畏果。修真 者因为畏因而高度重视因的生成机制和机理,在本因 、内因、外因上整体把握,在本因 上痛下功夫修炼,进入和掌握自然因果 规律,消因化业,重新造化自己的人生和道生,自作道业佛果而乐受永享。

  一、 混命

  不信自然无以明,醉生梦死混人生;
  消尽宿福造新业,不识身后坠沉沦。
  混命,是一种大部分常人的对待自然全息 因果 律的状态。就目前世间而言,大部分人是不明自然全息 因果 律,不信自然全息 因果 律,他们过度地沉迷于四大假合,在混命的总趋势中度过一生;他们大多数都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积福或者造业,以决定将来的去向。这部分人恶业善业的积累,果报的享用,都处于一种被动的总趋势之中,由其本因 中善恶因子含量的多寡,内因中的心性修为水平,外因中的社会影响、家庭教育等多重集约因素所决定。不戒杀者将来的去向一般不妙。
  世俗间有一句名言:人生是赤条条的来,赤条条的去。严格地说,实质上并非如此。我认为人是一手提恶业,一手提福报来到世间。这个业和福都全息 地储存、携带在“来先去后作主人”的元性 的全息 系统之中,在一点灵光 上镶嵌,在时空中流转。是珍惜人生难得之机缘增福消业,还是醉生梦死消福增业,唯看己之心念而已,一念之差常至万劫难复。
  不信自然无以明。这类混命者,大都不相信万物是隐显共存,不相信物质不灭定律。不相信除了肉身之我的客观存在外,还有信息状态之我的客观存在,只承认硬件而否认软件。
  “不信自然”,这一现象的出现,从根性上分析,是他们在进入这一人生之前,他们的本性在时空的某一特殊环境中,没有经历或较少经历惨痛的磨炼;或者虽有刻骨铭心的经历,但是元性 的能量在时空流浪生死的过程中损耗过大,丢失过多,一点灵光 内在的量级微弱,不能对意识产生足量的潜移默化和导向作用。根据多年观察,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本源信息的来源。
  由于自然生态平衡的急骤破坏,众多灵光 祖源并不是人这一生物链,而是动物生物链和植物生物链的本性灵光 ,大批地挤入了人这一生物链进行生灭流转。它们的本性品质与人这一生物链灵光 的品质差异太大,因而更不易相信和承认全息 自然因果 律。特别是那些源于植物生物链或者进入过植物生物链循环的灵光 ,迷闭最深。其次是本身就是动物链祖性,或者原本是人这一生物链祖性,由于果报曾经进入动物生物链的这一类灵光 。
  不相信自然隐显规律者,则不明全息 因果 律,不明全息 因果 律就不会正确对待人生,成为醉生梦死混人生者。物欲的追求,情欲的放纵,伴随着他人生的旅程。这类人一方面通过享乐人生而快速耗尽既往所积累的福业,一方面又由于七情六欲的追求而不断产生新的恶业。福果消尽,背上沉重的恶因包袱,走完人生道路。这类人是不计后果的,认为即使有那么一回事,我也不会知晓,今朝得乐且行乐,那管身后业随性,过一天算两个半天,混命度时光。却不知自然规律无情无私,量因赐果,元性 层次的堕落,真我的沉伦将等待着他。
  不杀生是佛道重视生态平衡的一个重要戒律,不杀生要求的提出,是师尊们用大智慧观察众生灵的全息 因果 律,而提出的免造大恶因的重要方法。俗语说:“万物有灵”,这其中就有一个此“灵”是谁之灵的问题。如果不重视生态平衡而大肆杀生,生物链就会被破坏,其生存环境的消失,其逸入空间的灵,必然由于果报而挤入人群,必将导致人类本性品质的下降;杀生者将来的去向大多数不佳,其本性灵光 必然会因无情的果报而进入三大生物链中他负债最多的生物链中生灭流转。全息 因果 律在无形中决定着、维护着生态平衡。

  二、安命

  敬畏自然知阳阴,循守天道惜物命;
  福缘不足难进道,安分乐命积功行。
  安命是一部分有一定福因根基者的人生态度。他们相信自然之道,知晓并且相信阴阳和显隐的道理,相信命运 轨迹的客观存在。敬畏天道自然规律,维护自然生态平衡,遵纪守法,约束身心。
  这部分人从根性上分析,既往虽然具备一定的福因来到人生,但是并不丰厚,而且根性并无多少慧质。
  灵光 在时空中损耗和丢失较多,这类人的祖源灵光 大部分是源于人类这一生物链,只是光质耗散较多,或者曾因某种杀业而进入过动物生物链中,因而灵光 中含有“物性”杂质,成为慧性之障。
  少部分灵光 源可能来自于动物生物链,但必定在既往所生的动物链中曾有浅修行史。这类人由于本因 上的多种原因,因而在领悟人生实质上,根性对意识的潜移默化和导向作用就不明显,在人生旅程中一般都相信自然,敬畏自然,从而安生乐命,不妄求取。
  这类人常因往世积修福慧不足以及灵光 损耗较大,本因 中的物障等多种因素,而难以明白大道之理,不易自觉地寻道、进道实修;或者有机缘进道实修,但是对本因 中的灵光 不足所带来的副作用力认识不足,对本因 中所携带的业因不能正视,意识缺乏本因 中灵光 和善因能量的支持,因而常由于志心不坚而发生中途退转。
  虽然这类人属于缘(原)人,应当能够闻道进道修成,但是由于后天心性是修炼之主导,最后的结果仍然取决于他们自己的心。当然他们大都善根深植,即使不能入修或者恒修,也能够安分乐命,并且注重积行累功,为社会和众生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奉献,以求获得未来的福报。

  三、知命

  承认隐显共一理,敬畏自然不乱为;
  勤修善德积福慧,丰己留世改运程。
  知命,是部分具有较多福因和一定慧质者对待人生的态度。知命者是相信自然规律的,他们大都是间接“知命”,经过验证后深信不疑,并且遵从全息 因果 律,注重积行累善业,主动消恶业,积福累行度人生,迁改人生原来由恶因写就的不吉经历,并为今后奠定厚薄不同的基础。
  这类人从根性上分析,有较多的福因,但是“慧因”却并不是足够,灵光 损耗较多是影响慧性的主要原因之一。也许原来某一时期较足,但在数次迷途后又有减损,一般人的灵光 大多数在历史上都有一个反复损耗丢失,又反复重整收回的过程。
  所以这类人,虽然能正确对待人生,并且运用一般的积修方法去改迁人生道路。但是真正进入佛道领域实修,其慧性尚嫌不足,亟待添福增慧。在这末法时期中,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会有缘进入正修法门,有幸进入佛道修真 行列。如果能够把握住后天的不懈努力,坚定不移地修佛性道心,就可以有一定的造诣,甚至成道了道,因为修真 的关键是人心的定向和努力。
  这部分人的灵光 ,大部分源于人这一生物链,少数人可能历史上曾进入过动物生物链。也有较少的人根源于动物生物链,但有一定修为史者,因为果报因素而进入人类生物链中,这是一种自然赐予的良机和福报。
  明代《了凡四训》的作者袁了凡的经历,可以说是“知命”的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袁了凡在青少年时代,曾遇云南的一位孔姓先生,孔先生精通命理,有“铁口”之称。他为袁了凡批八字,推算终身命运 。详批细注,那一年可考中第几名,那一年可以当贡生,那一年开始出任知县……
  结果在袁了凡的人生旅途中,都一一全部应验。他由此而认定,人生一切遭遇,全都是命中注定,天命难违,个人是丝毫无能为力的。这就是一种被动“知命”的事例。
  但是,由于他“知命”而因此畏天命,为人正直,为官清廉,注重积德,他因此而累积了一部分“福因”。就凭这点“善因”,他后来有幸遇见高僧云谷禅师,他就命运 问题请教云谷禅师。云谷禅师开示于他,讲明命运 来源于因果 ,剖析因果 循环之理。这才使他豁然开朗,懂得了命运 既是有一定之数,又是能够改迁的。从此便广积阴德,注重积行累功,每天都记自己的“功过格”,严格检查自己的言行举止,从善如流。并且持经诵咒,以求感于天。从这以后,原来“铁口”孔先生推断他应当开始走的“背运”,全部都不“灵验”了。
  孔先生曾批注他命中无子,寿命只有五十三岁。结果他不但有了儿子,而且还很成才,寿命也活到七十多岁。到了晚年,他将自己一生从“知命”到“改迁命运 ”的过程和经验体会,著书立说,写成了一本《了凡家训》,用来教育子孙和后人。

  四、造命

  舍死忘生赴大道,性命双修悟玄妙;
  证得三生识生死,借假修真 命再造。
  造命,是指改造命运 、再造命运 两个层次的人生经历,重点是指再造命运 。再造命运 又包括再造人生,修证“道生”,再造未来两个范畴。是一个“我命由我亦由天”向“我命由我不由天”变化的人生之旅。
  能进入造命对待人生者,从根性上分析,大都具备较深厚的福慧。他们在既往的多次历程中,大都积累了很扎实丰厚的善因,很可能多次或数次进入佛道领域实修,因而灵慧也很足。
  有少数人甚至是直接而下,那么先天灵慧就更足,因此而不易迷途。部分人也携带这样那样的恶业因,但是一旦偿完或接近偿完,就很容易明白自然大道之理,自觉地或因机缘际会而进入造命的领域,学习掌握佛道修真 理论和方法,进行诚修实证。
  但是,也必须明白,根性对人的影响只是一种潜在的能量,关键是人心的变迁。如果心被欲蒙,迷恋红尘,不知退步求真,即使灵慧较足,也很可能难以大成,或者中途坠入旁门以及退转。
  造命是先天福慧积累到一定层次者的境地。他们大都是在根性的默引下,在后天智识的学习中认识“我命由天亦由我“的玄机,相信人生具有来龙去脉。通过重德、修德、守德,积行累功,积修显德、阴德、玄德,定能消弥恶性因业,从而改造命运 ,进入上乘修真 境地,性命双修,再造命运 ,通过道生的完善决定未来去向。
  这一类型人的灵光 根源,绝大部分都是源于人这一生物链,其中少数人也可能历史上曾经进入过动物生物链,但其进入动物生物链以后,也常未忘修,因而灵性不昧,有缘重入人的生物链之中。
  也有较少数是根源于动物生物链,但有较高的修为史者,它们或因为果报因素而进入人类生物链之中,或因跟随师父们多年,有其功德,特许其进入人类生物链获得人身,借人身以修成正果,脱去原来的动物性,归入正道。这是一种自然赐予的良机和福报,社会上功夫界有部分较知名的人,也属于这种情况。
  在归根复命期,自然赐予人们返修的机会极大,允许面较从前大大放宽。由于修证的紧迫性,可以说只要你的心觉悟到要修真 ,师父们就愿意大力扶持接引,对于前根、福慧、果报的要求已经大大放宽。将要求订在道心、佛性的修持上。
  只要牢牢把握住道心佛性的修持,有一个宏大而合符师意的誓愿,师父们就会慈悲地接引他进入造命和了命的层次中千锤百炼,消业化因,铸成道器。

  五、了命

  德行齐备返先天,性命再造换新颜;
  逍遥物外无羁绊,我命由我不由天。
  了命,是高层次修炼者的境地,是德志行信皆备,经过艰韧不拔的修炼,从而步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境界,在修证上获得高层次之“果”的生命再造大善性业绩。
  了命是坚如磐石般的道心,纯真无暇的佛性长期修持的必然结果。道家师父向我们要一颗纯洁的佛性,佛家师父向我们要一尊坚定的道心。每个修真 者凭此佛性道心冲破魔境,必然都会大成圆道,进入圣境。
  了性与了命不同,就象有道与得道不同,得道与成道不同,成道与了道不同一样,存在着质量上的区别,层次上的区别,应当注意在概念上区分开来。
  了性只是性体上的解脱而获得自在,了命则是在了性的基础上,形神俱妙,浑然一体,性命一体获得大自在。
  了命层次的修证,较一般修持层次艰苦卓绝得多,也是一个较长时间的修证过程,需要实践者佛性纯道心坚,并且三百善,三千功德齐备,才能圆成。
  以上昰我个人对因果律的认识,由于本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理解不透彻,有讲的不对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感谢主办单位,感谢一带一路智库,感谢故宫博物院杨老师分享。感恩本源堂周子淳给我治疗,使我有机用嗓子与大家分享优秀的传统文化智慧。祝大家吉祥如意,健康快乐。谢谢大家。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原作者: 综合 来自: 四川文化网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

关闭

主编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