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庄庸|第十二届鲁迅青少年文学奖四川赛区专家评委作品展

陌潇尘 2021-5-30 17:59 722人围观 文学动态

庄庸,博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现为中国青年出版总社有限公司中国青年智库论坛办公室副主任。出版《网络文学评论评价体系构建:从顶层设计到基层创新》(2018年山东省第三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国 ...

第12届鲁迅青少年文学奖

四川赛区评委会专家评委

庄庸


【专家评委简介】

庄庸,博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现为中国青年出版总社有限公司中国青年智库论坛办公室副主任。出版《网络文学评论评价体系构建:从顶层设计到基层创新》(2018年山东省第三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国家网络文艺战略研究:中国文化强国新时代》(2019山东省泰山文艺奖理论与评论类一等奖)、《互联网+新文艺创意写作理论与实践:作品为世界立法》《华语网络文学智匠创作研究》等系列合著。出版长篇现实题材小说《擒王》(一、二),入选“2017北京市优秀长篇小说”;合著长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青少年研学旅行小说《一带一路上的中国密码》项目,入选福建省新闻出版局十三五项目规划。长期从事青少年作家的发掘、培养和作品出版工作,正在研发“新时代青少年智脑科学与故事思维写作课”系列培训教材。

 

青少年写作课沉思录:

为自己、未来和中国时代“写”什么?

庄庸|文


作为特约教师,参与B大网络文学研究与创作课时,我一直追问B大的同学:“我”们在B大,到底应该“写”什么?

实际上也是在拷问自己和同辈:对于这些可塑性很强、却不知道要往哪个方向着力的年轻人,我们到底应该提供什么样的“写作课”,才能具备“史上最牛的加工能力”,让他们适应当下与未来的社会实际需求和发展趋势?

这实际上已经从对青少年“写作能力”的培养,走向对“高校创意写作课程体系的重建和写作教学核心能力的重塑”的思考。

经过“B大写作课”的思考、探索和实践,我逐渐形成如下一些成体系的观点与看法:

 

1.互联网+中国时代,高校“写作课”并不只是中文系甚至只是创意写作专业硕士的“必修课”,应该是所有学生进校后、毕业前“最应该上的一门核心必修课”:

1)在这门课上,写作和表达的技术训练,只是最基础的;

2)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逻辑和智慧的科普与培养;

3)最核心的,是要建构起洞悉现实,研判大势、预判趋势并能判断形势作出“取势而为”即时行动抉择(书写第二人生)的“时代感”。

 

2.针对当下高校写作课程建设的三大典型现状,我们的写作体系和教学能力建设亟需三大转型:

1)走出沿袭中小学和高考作文体系而来的命题写作、围墙高拥的学院体表达,抑或自媒体时代裸露欲、偷窥癖和表演秀的“私”写作困境;

2)走出“编剧”、“文学”、“戏剧”、“新闻写作”、“财经写作”等分门别类的所谓“创作技巧与技术训练”误区——比起在当下泛文化娱乐全产业链中更专业、更商业、更产业的技术训练[例如编剧],高校中的创作技巧与技术训练并不具备任何优势,相反因为“真空”、“温室”、“不带菌”而更容易误人子弟。

3)走出“国际先进的写作理念和经验”和“国内本土的写作体系和教学课程”大杂烩大拼盘糅合而成的所谓“产学研一体化的新型写作体系”画饼。

 

3.高校写作体系的重建和写作教学能力的重塑,必须要能回答和解决当代中国青年学子“核心时代能力”培养的三大趋势问题:

1)我们如何为B大学生提供与社会实际需求和发展趋势相适应的写作训练?

2)我们如何为中国青少年构建基于“职业(学业)/专业写作”、“社会/公民辩论”以及“兴趣/社群表达”的“自我意识、族群认同和文化建构”等核心写作体系?

3)我们如何在多元化的个人叙述PK单一的主导叙述、西方叙述模式与中国叙述模式抢夺文化领导权的战争中,通过写作课,为年轻世代重塑用中国话语构建自我、族群和国家认同的论述和表达能力,寻找最佳的路径?

是的,我以为,我们的“写作课”,已经不仅仅是培育、培养、培训作家/编剧/创意写作人才……的“创作技巧与课堂实践”小问题,而是事关当下年轻世代如何适应社会实际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如何驾驭自己人生的小方向盘、推动大时代的宏大车轮,又如何用“中国话语”书写自己的第二人生、创造中国的美好未来、参与甚至主导未来“大世界”元理论建设……切身相关和切中时代脉动的大问题。

这实际意味着整个高校写作专业的开设和教学课程体系建设,在当下中国现实生态中,已经被提到了一个“小切口、大格局”的境地,不得不直面拐点式的大转型:大变化、大变局、大变革时代,我们应该引导当代青少年为自己、为中国时代、为整个人类未来书写什么?

 

4.在“B大写作课”上,我提出“时代感写作(智匠/智脑创作)”的概念和方法,这样尝试着跟同学们互动、探索和实践的:

1)你才是你一生最重要的作品。

写作不仅仅是“写”文章/作品,而是重塑自己的思考、逻辑和智慧,书“写”自己的第二人生。

大变化、大变局、大变革时代,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三千年历史未来之大变化和全球治理体系大变革,我们亟需适应社会实际需求和发展趋势的写作训练。

2)哪怕是“杯水中的风波”(日常生活中的经历与体验),也要站在时代的左右,左右这个时代,成为勇立潮头浪尖的时代弄潮儿。

写作要帮助我们获得“这个时代的方向感,或者说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有能力驾驭自己的人生小方向盘”。

所以,放弃“海量信息”的思维模式,掌握“局部细节---想象、猜测和勾勒出整体观—宏大的格局”的思路、逻辑和智慧……

3)从“失落十年”的过去时代感,到当下拐点(从两秒到两年)的“当下时代感”,再到新美好十年的未来时代感……我们通过写作训练,重建我们能够建设美好生活、美好世界、美好未来(而不只是批判现实、批判社会、批判人生)的“时代感”。

唯有如此,才洞察现实,研判大势,预判趋势,判断形势,选准切入点和着力点,采取行动,寻找并确立自我的意识、身份的认同和社会甚或时代的位置。

 

5.从“中文系(文学院)危机”到“创意写作中国热”,从“中高考作文命题新趋势”到“学业就业、择业创业、职业事业新突围”:从“培养什么人”到“国家(时代)战略需求”的强大需求侧暗流

21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个十年及以来——

“中小学语文(作文、阅读)改革”到“大学核心写作课程改革”;

“中文系危机”到“创意写作中国热”;

“人文学守发展契机”到“中国新媒介文艺浪潮”和“人工智能、大数据时代和算法革命”;

“传统出版”到“数字阅读”、从“新闻传播”到“网络传播”、从“自媒体时代”到“全媒体时代”;

“网络文艺(如网络文学、网络影视和短视频集)新兴类型勃兴”到“新旧媒体融合建构的新文科、数字人文和新话语体系建构运动”……

从中小学大语文、大阅读、大作文和大学科之变,到高等院校中文系、人文学院和新闻传播等核心与关联学科、专业和课程等,经受着一波又一波的波浪冲洗,都是基于一个旋转的轴心:

“培养什么人”到“国家(时代)战略需求”的强大需求侧,倒逼“供给侧结构性的改革”——或者强烈“求生欲”驱动下的主动变革与自适应创新。

其旋转的支点,始终是这样一种“全民焦虑”与“集体突围”的现实与需求痛点:我们是在提供与社会实际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相适应的学科、专业与人才培养方案,可以持续输送这个时代、国家和未来亟需的、特殊的、核心的创新型拔尖人才,还是脱节的、滞后的、失同步化的 “双一流精英废物加工厂” ,培养的是“需要回炉再造”的未完成品?

中国青少年“从学业到职业”、“从就业到择业”、“从专业到创业”、从“建功立业到干事创业”(毕业即失业OR找到一个好工作)的现实痛点,国家顶层设计“培养新时代亟需的、特殊的、核心的创新型拔尖人才”的战略需求,席卷中国-全球“网络”青年的“制脑权之争”(培养谁、谁培养、为谁培养的赢取下一代战争)……三方力量夹逼,倒逼着从中小学语文(作文、阅读和其他学科)改革到整个大中小学基础教育学科、专业、课程和人才(学生和师资)培养方案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6.新时代人才选拔机制体制:我们需要什么样“受益终身”的青少年新写作课?

马云说,天亮了,谁醒了?

朋友说她猜马云的真正意思是“变天”了。

是的,今天,互联网+时代,面对三千年历史未来之大变局,马云的对策很直接也很粗暴,“我们要找的是合适的人,而不是把谁改变成合适的人”。不合适的人,直接咔嚓掉。

所以,我在“B大写作课”上问:未来两三年后,我们的同学毕业时,带着简历带着自己,还能再带点什么,才不会被马云们的“屠刀”直接咔嚓掉呢?

这就“倒逼”我们“活在当下”,且要“活着,并活得更充实更美好”:大学时代,是惟一留给我们把自己从“不合适的人”改造成“合适的人”甚至是比合适更优秀更卓越的“最后的关键时机”。

但这拷问的不仅仅是学生,还有老师和学校----如何才能具备“史上最牛的加工能力”,让学生能从“不合适”到“合适”,进而从“优秀”到“卓越”?

我们这些“导”师,到底要将他们引“导”到哪里,又HOW TO DO IT——也就是我常问的“目标/任务,路径(里程碑步骤),当下最应该做成的小事情是什么”。

基于“十四五”时期中国青年就业结构与趋势研究和青年人才参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实践路径研究,我们建构了一个“新时代人才选拔赛”的模型,从而选择“写作课”作为切入口,寻找和建构“新文学、新青年、新人才”培养的好杠杆,撬动从一个人“学业就业择好业、创家立业干事业”到“一代人书写青春新史诗”的大格局:切口虽小,格局甚大,需要建构四两拔千金的好杠杆——从“青少年新写作课”到“新时代人才选拔机制体制”,毫无疑问,是性价比最佳的好杠杆之一:

重建从中小学作文到大学创意写作(智匠创作)衔接的基础,提取文学创作、新闻出版、媒体传播、影视文创等共同的全媒体“爆款方法论”和“超级IP”创作与生产法……逐步构建具有特色的创意写作、全媒体爆款创生(创作与生产)、智匠创作和众创时代新书写体系的“阶梯式写作核心能力培养体系”,为中国青少年提供“从中小学作文、大学写作到社会表达”衔接的技术训练、思维逻辑和“书写人生”价值形塑形态、业态和生态系统。

这就是我们正在研发、建构和试验的“新时代青少年智脑科学与故事思维写作课”阶梯式写作核心能力培养体系。

 

我们正在路上。

方向和路径还未完全确定。

但我们确实在实践中沉思,在沉思中探索。以此抛砖引玉,与大家一起研讨。

希望与青少年书在写自我、书写未来、书写新史诗的道路之上,相伴而行。

 

(说明:2015629日,中国人民大学2015年创意写作国际论坛暨骨干教师研修班”,庄庸受邀做主题发言:《“B大写作课”沉思录:我们应该引导年轻世代为未来和中国“写”什么?》。这是提交给会议主办方的发言摘要。由于临时有事,未到现场发言。此次系第一次公开发表,根据最新观点变更标题、内容有增删。)

 

 第十二届“鲁迅青少年文学奖”(四川赛区)征文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该赛事分初赛、复赛、决赛,2021年6月25日(星期五),是初赛征文截止日期。 欢迎爱好文学、爱好写作的广大青少年朋友踊跃参加。请扫描如下二维码,进入报名通道报名!

 


      参赛者需关注“鲁迅青少年文学奖”(四川赛区)微信公众号、四川文化网微信公众号,或在四川文化网“鲁迅青少年文学奖”菜单平台完成报名。参赛详细操作流程,请关注“鲁迅青少年文学奖”(四川赛区)微信公众号。点此报名】

 

       第十二届“鲁迅青少年文学奖”(四川赛区)征文活动颁发两类奖项:写作奖(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及文学创作奖(青年组)。写作奖的参赛选手为在校中小学生;文学创作奖的参赛选手为高中及高中以上、35岁(含35岁)以下的青年。

 

 

       初赛题目自拟,文体包括现代诗、散文、小说。现代诗50行以内,散文2500字以内,小说8000字以内。

 

       第十二届“鲁迅青少年文学奖”四川赛区征文活动颁发两类奖项:写作奖(小学、初中、高中组)及文学创作奖(青年组)。

 

 

文学创作奖 

(青年组)

 

文学创作奖分置小说、诗歌、散文三个奖项,分设:

 

特等奖1名,奖金30000元(现金+奖品+证书)

 

一等奖3名,奖金20000元(现金+奖品+证书)

 

二等奖6名,奖金7000元(现金+奖品+证书)

 

三等奖20名,奖金1500元(现金+奖品+证书)

 

优秀奖若干名,奖金600元(现金+奖品+证书)

 

文学创作奖优异者,将签约鲁迅青少年文学奖创作研究院,作为专业人才定向培养。

 

写作奖

 

(小学、初中、高中组) 

 

写作奖每个组别分设:

 

特等奖3名,奖金10000元(现金+奖品+证书)

 

一等奖6名,奖金5000元(现金+奖品+证书)

 

二等奖15名,奖金2000元(现金+奖品+证书)

 

三等奖30名,奖金1000元(现金+奖品+证书)

 

优秀奖若干名,奖金500元(现金+奖品+证书)

 

另设“组织工作先进单位奖”、“优秀导师奖”等奖项。

 

写作奖特别优异者,将签约鲁迅青少年文学奖创作研究院,作为专业人才后备力量定向培养。

 

“组织工作先进单位奖”、“优秀导师奖”获得者,可签约鲁迅青少年文学奖创作研究院,人才互为输送和深造,定期进行培训和交流。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原作者: 四川文化网 来自: 四川文化网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