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建筑师刘卫兵:聚焦川西林盘的生态价值

八禾 2022-4-29 22:19 5590人围观 艺术动态

四川大卫建筑设计主持建筑师刘卫兵:聚焦“碳汇”,构建生态价值转化机制,以及传统人居生态和当代可持续建筑的融合。

刘卫兵

四川大卫建筑设计主持建筑师


  四川大卫建筑设计主持建筑师刘卫兵,受邀对话央视《企业家精神》主持人朱迅,讲述四川大卫设计追求文化创新之路,并谈论传统人居生态和当代可持续建筑的融合。在中国建筑设计发展之路,深度对话分享企业文化及使命。

中央电视台《企业家精神》四川大卫建筑设计主持建筑师刘卫兵接受访谈


  节目中,刘卫兵讲到大卫建筑守护的是历史传递我们的温情和文化的基因。不为公司发展设置产值目标,专注于生态人居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努力让民族建筑文化自信地走向世界,这是大卫建筑的独特性。


  谈到历史建筑,刘卫兵表示文化的积淀赋予了建筑精神,使空间从物质的空间走向精神的空间。我们不仅是从时间和空间单独理解这两个词,它们之间的更迭也存在着一种连接。回望历史、关注当下,建筑才有生命力。
  “文化最具竞争力”这是刘卫兵所理解的企业家精神,在节目最后,他表示,要使得团队有朝气、有创新性,创作出更有时代感和中国气派的作品。


  此前,政协第十五届成都市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期间,成都市政协委员、四川大卫建筑设计主持建筑师刘卫兵的公文包里,揣着一份《重视川西林盘生态价值 助力公园城市迈向碳中和》的提案。这份提案被选入全体会议大会发言材料。今年也是刘卫兵第10次参加成都市“两会”。
  以公园城市为“形”,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刘卫兵认为,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也是立足公园城市生态本底与自然禀赋的碳汇实践。“成都要保持生态平衡、充分发挥生态价值方面的较大优势,需要着力解决的关键是如何把良好的绿色生态‘底色’从‘颜值’转变为‘价值’。”


聚焦“碳汇”,构建生态价值转化机制

  “碳汇”,是刘卫兵今年提到的关键词。
  “川西林盘是成都特有的‘近自’田园生态系统,实质上是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可持续人居环境和生态碳汇系统。”在他看来,保护和修复工作除了遵守“不拆除历史建筑、不拆传统民居、不破坏地形地貌、不砍老树”等基本规则,还应该更全面系统地恢复和提升林盘聚落的生态功能。“只有认识到林盘是川西民居和林、田、水共同营造的生态碳汇系统,才能充分发挥其生态价值。”
  他认为,林盘保护必须以人为本,将保护与利用统一,将林盘建设成为公园城市的提升生态系统碳汇的增量,才能助力公园城市实现碳中和。


具体怎么做?

  刘卫兵建议,一方面,应对本土植被、动物、河流等做全面考量,以科学发展理念完整保护川西林盘生态系统。比如,恢复本土植被和野生动物的多样性、疏通沟渠激发环境活力,营造温润适宜的微气候,显现林盘宜居的生态价值。另一方面,应充分尊重和研究传统川西林盘的生态肌理和建筑布局,吸取传统生态人居智慧。如尽可能采用当地可获得的、可再生的建筑材料,建造更适应本地气候的绿色建筑,使新民居具有环保、节能的良好性能,让川西林盘成为公园城市建设的碳汇法宝。
  他认为,川西林盘保护要与其经济发展转型和生态碳汇价值等相结合,通过对其碳汇效应的科学合理利用,将川西林盘资源转变为生产力,构建生态价值转化机制。
  刘卫兵也分享了具体实施路径。
  在技术研发上,他建议加强提升生态碳汇能力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完善生态系统碳计量方法和手段,建立川西林盘的碳计量法则。比如,定量评估山、水、田、湖等生态系统活动在减排增汇中的作用,为有效管理川西林盘生态系统碳汇,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提供科学依据。
  “区别于一般的自然生态资源价值核算,川西林盘已经成为成都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的主战场。”他认为,还应从公共、企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生态产品价值构建林盘生态机制转化核算体系,推动川西林盘绿色发展和价值转化。
  此外,他还建议通过推进能源结构优化、耕地生态保护以及绿色建筑、低碳交通、低碳消费等,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川西林盘更新和居民生活中,实现川西林盘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的创建工作,并编制发布《川西林盘绿色低碳发展技术导则》。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原作者: 四川文化网 来自: 四川文化网
精彩评论1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