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别样传记:穿越大唐的诗意相会——读谢天开《薛涛传》

四川文化网 2023-7-16 10:23 10439人围观 文学作品

  一阵风,一枚桃红小笺从白纸墨字的书页里露了出来。似木芙蓉的暗香,又若浣花溪的清波,在我的眼底浮动。恍若看见那大唐的佳人手拈红笺,履过花香缓缓走来。此刻,在锦江水清澈流过的夏日,我独坐在花影横斜的窗 ...


  一阵风,一枚桃红小笺从白纸墨字的书页里露了出来。似木芙蓉的暗香,又若浣花溪的清波,在我的眼底浮动。恍若看见那大唐的佳人手拈红笺,履过花香缓缓走来。此刻,在锦江水清澈流过的夏日,我独坐在花影横斜的窗前,沉浸在散发芬芳的《薛涛传》里,好像书里的文字也随书笺被风吹起,整个人跑到大唐去了。
  嗒嗒嗒,清脆的马蹄声在青石道上响起。一乘华丽的马车穿过繁华长街驶来,踏风掠过。车上坐着一位翩翩公子,一身紫绡裾,头戴纶巾,腰佩紫金鱼袋,脚蹬红锦靴子,随着马车前的骏马奔跑起来,衣袂飘飘。如玉的容颜,倾世的风姿,令所过之处,惊为天人。
  这位卓尔不群的公子,不是别人,正是女扮男装的薛涛,人称“校书郎”的大唐才女。
  作为书评家,也是本书的作者,谢天开先生在《薛涛传》里为读者生动而传神地描述了这一场景,从真实的史料中挖掘出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成都三月三,风和日丽,古娘娘庙会热闹非凡。正在马上观看民俗表演的薛涛来了兴致,忽然调头而去,骑着雪耳红毛马折返官署,索来校书郎的官服穿上。成为大唐女校书,是薛涛的梦想。只是如今她的梦破了,恩主韦皋向长安奏请薛涛为秘书省校书郎,终未得到批准。此时,心有不甘的薛涛,决意穿上紫绡裾校书郎新服,“换了一乘剑南西川府署官家豪华马车,驶离了剑南西川节度署高大狰狞的门阙”,去古娘娘庙会“显摆张扬”。虽然一身男儿装,薛涛还是被人们识认出来了,有人朝她大呼大喊:“薛洪度!薛校书!”百姓的仰慕和尊敬,驱散了她“心头无比的郁闷”。于是,便有了先前的那一幕场景。
  当我读到书中的这一章时,不禁为之喝彩。作者如丹青妙手,寥寥数笔,简洁而凝练地勾勒出动人的画面,将薛涛独特而迷人的风采呈现在面前。我真的没有想到,这位大唐蜀中才女竟然有如此任性、如此可爱,如此独立不羁的一面!马车行进在青石道上,马蹄声回响在岁月的回廊中。薛涛身穿锦绸紫绡裾,头戴软纱唐巾,宛如行走在历史长河中的文学傲影。她的校书郞服华丽而精致,锦绸紫绡裾映衬出她高贵的气质。头上的官巾仿佛是对她卓越才华和文学成就的加冕,宛若一片飘扬的文化旗帜。她用男儿装包裹着自己的身躯,以一种挑战传统的姿态,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和自由。在作者的笔下,我看到了不一样的薛涛,看到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唐代杰出女诗人,看到了一个在男权社会中自我救赎的女性形象。
  《薛涛传》是一本引人入胜的传记作品,以诗意的语言,生动的叙述,书写了唐代才女薛涛传奇的一生,还原了薛涛才华横溢、坚韧不拔的形象,展现了她独特的才情,不屈的个性和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成功地将读者带入唐代的诗歌国度,与这位中唐杰出女诗人诗意相会。
  作者从成都薛家院子开篇,自然地引出了8岁薛涛与父亲对诗的情景。“暮春风起,落红堆积着慵懒与感伤,春阳弦动在树叶之上”。暮春时节的院落,烘托出薛陨的淡淡忧伤。从长安入蜀为官,薛陨带着一家三口定居成都,多少有些失意。此时,他坐在一把川西竹椅上,看见庭院中一棵苍老的梧桐,高耸入云,心中一动,有意考考视为掌上明珠的爱女,便因景吟道:“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而薛陨话音刚落,小薛涛“晃动双环总角发辫”,脱口而出:“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这便是诗歌史上著名的父女对诗,一老一小的《井梧吟》,看似偶然之作,无心插柳,却竟成就了一代才女的横空出世。


  作者将父女的神情与姿态描绘得栩栩如生。而声音,“一个苍哑,一个响脆;一个泥缓,一个风快。”暮春、落红、庭院、梧桐、老父、小女,一个吟,一个对,构成了一幅情景交融的诗意画面,定格千年诗歌之美。
  小小年纪的薛涛,才思敏捷,显露出了她惊人的天赋,过人的文学造诣。但是,这句对诗并没有引起老父薛陨的赞叹,只是默默无言。书中没有详写薛陨的内心活动,甚至看不出他的反应,作者巧妙地通过薛陨的肢体语言,默默吃完一桌子的瓜菜,将那竹椅挪了挪,然后走到门外,“薛陨斜斜地看着天、云、树,心头不晓得在浮想着什么”。作者走进薛陨的内心世界,猜想他应当在心里反复地咀嚼着小女薛涛的诗句,于是带出了薛陨对薛涛未来命运的担忧,“教坊、青楼、鬻餐......猜不着啊。”最后无奈地长叹了一口气,“怔怔地望着那一棵苍老的梧桐树。”这里没有过多的文字渲染,也没有任何评价,却入木三分地将薛陨的内心烘托出来。《井梧吟》这一章,生动地再现了小薛涛与父亲对诗的情景,展现了薛涛从幼年便表现出的过人天资,也为薛涛的命运埋下了伏笔。井梧之吟一句成谶,成了薛涛一生的真实写照。
  随着《井梧吟》,我进入了薛涛“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的官妓生涯,感受着她在大唐诗坛上一鸣惊人的才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轨迹。在你人生的每一个阶段,你会遇见谁,冥冥中似乎早已安排,绝非偶然。更何况一个伟大女诗人的诞生,注定会有一场不凡的奇遇。薛父病逝后,家道中落,少女薛涛与母亲相依为命。而这时,神意选中了韦皋,这位唐代著名的将领和政治家,时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成为影响并改变她命运的“恩主”。如果薛涛没有遇见韦皋,可能就没有后来的薛校书。如果韦皋没有与薛涛相遇,可能韦皋的名字会被历史的长河淹没。因此,作者画龙点睛地写道:“一切皆为机缘,遇见韦皋是薛涛三生有缘,发现薛涛是韦皋三生有幸。”
  唐德宗贞元元年的一天,韦皋来到薛家,那天注定是改变薛涛命运的一天。韦皋“惊奇地发现,眼前的这个雌儿不仅容仪秀丽,且才调尤佳,兼之性格开朗,长于应对”,这让他眼睛一亮,“嗅到了从这个女孩身上散发出来的幽幽书香。”在《南北鸟》的一节,作者以优美的文字,描述了这一场旷世相遇。就在那一天,韦皋将16岁的薛涛带到西川幕府,“召令为乐妓,伺酒赋诗,”薛涛便成为入了乐籍的官妓,开启了她登峰造极的诗歌时代。
  在这本传记里,韦皋是着笔较多的人物,丰满而有情有义。韦皋和薛涛之间的关系,本身是一段备受关注的历史典故。作为唐朝的名将忠臣,韦皋掌管了重要的地方军政权力。薛涛则是一位杰出的女诗人,以她的才情和诗作闻名于当时。他们之间的联系源于薛涛作为官妓,而韦皋则是她的保护者和赞助人。他对薛涛的关心和赏识,为她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支持和保护。在唐代的男权社会中,女性诗人往往受到限制和歧视,但韦皋对薛涛的赏识却给予了她一定的空间和机会展示她的才华。韦皋对薛涛的保护和支持,使得她能够在困境中继续从事创作,并有机会与其他文人交流,这对她的诗歌成就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薛涛的才情与政治见识,深得韦皋的赏识和呵护。他向长安奏请薛涛为秘书省校书郎。校书郎一职,是“多少文人的梦想”,白居易、元稹、韩愈、杜牧都曾为校书郎。对于薛涛来说,更是无上荣耀,这意味着她将成为大唐第一位女校书。然而,在封建男权社会,要成为国朝女校书,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梦。而薛涛不屈的个性也在这时展露了出来,于是便有了她穿上紫绡裾校书服,女扮男装的惊世之举。在《紫绡裾》一节,作者生动地展现了薛涛与众不同的风采,无论是骑马青石道上还是乘坐豪华马车,她都以独特的方式和勇气向命运挑战,彰显出她独立的个性与追求自由的精神。然而,“薛涛自己也没有想到”,她的这一“任性”之为,却违反了大唐律令。恩主韦皋冲冠一怒,免去了薛涛地方校书职,发配松州犒军。作者共情地写道:“薛涛的美梦,这下子冰凉了。”
  读到这里,不禁为薛涛的命运而担心,作者紧紧地抓住了读者的心,从而自然地带出了薛涛著名的《十离诗》。薛涛生活的中唐,政治动荡、战争频仍,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不确定性和困扰。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经历着离别的痛苦和无奈。薛涛以她敏锐的感知和深刻的情感,以及自身“罚赴边”的遭遇,有感而发地创作了《十离诗》,委婉曲折地向韦皋表达了自己思念西川幕府的心情。作者特别用了一章叙述薛涛《十离诗》的创作背景和才情,巧妙地借校书郎段文昌之口,“《十离诗》,真的是一组奇诗,手法之新,从前诗坛还未曾有过。”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到薛涛的才华和对人生变迁的深刻体验。这些诗作不仅在当时的背景下有着现实意义,也在今天依然具有触动人心的力量。韦皋被这组诗打动了,终于回心转意,召回了身在边关的薛涛。在这里,作者以诗一般的语言写道,薛涛“用几张薄薄的红笺,唤醒了南康郡王在宝剑弯弓下内心深处雪藏久远的柔软”。
  写薛涛,绕不开一个重要的人物,他就是元稹。这是因为薛涛和元稹之间一段特殊而令人注目的情感关系。薛涛和元稹都是唐代著名的文人,他们的浪漫爱情成为了文学史上的佳话。在《薛涛传》里,薛涛和元稹的故事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谢天开先生以细腻的笔触,讲述了两人从相知、相识、相恋到别离的过程。虽然这段缠绵的恋情很短暂,元稹因为政治地位和移情别恋与薛涛分开,但薛涛对元稹的爱恋却缠绕了她的后半生。
  才子元稹与佳人薛涛的出场,该是一种怎样的见面方式呢?这是读者所期待和想探知的。这场相会在作者笔下别开生面地展开,恍若经典的电影镜头。
  “东川梓州驿馆到了,停了车,马头晃了几下,喷着粗气.....帘子掀起,先伸出一只精巧无比的绣花红鞋。”
  这里没有描绘薛涛的装束、容貌,却让人浮现出一幅画面:马蹄哒哒,薛涛身着红绡裙裾,乘坐装饰华丽的马车,一路尘土飞扬,急着去会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新入蜀东川梓州查案监察御史元稹,即将走入薛涛生命中的才子。而元稹此时的心情与薛涛一样急迫,他素闻薛涛芳名,文采斐然,“名驰四方,诗达上国”,心里更加好奇今夜要见的成都薛涛,“这是怎样的一位奇女子?”
  当元稹见到薛涛即席所赋《四友赞》,不由为薛涛的诗才所倾倒,“此诗为杂言诗,以文为诗,就是当朝国子监祭酒韩愈读见,也要点赞的。女史的《四友赞》写得如此的巧,如此的妙,让人叹服!”
  能得到这位中唐大才子的高度赞赏,足见薛涛卓尔不凡的才情。薛涛也被眼前的男人迷住了,“这便是自己于千万人中要寻见的良人?”
  月色似水,静谧的驿馆里,两人四目相对,惺惺相惜。薛涛打量眼前的男人,“双眉如剑,风姿英俊,当为大唐第一美男子。”元稹也端详着面前的大唐簪花仕女,“面若满月银盘,容仪秀丽”。更打动他的,是“这位西蜀第一名妓,却无一丝一毫风月痕迹。举止投足,一笑一颦,眉目间奔涌出无法描述的东西。”
  “天雷地火,瞬间震动了彼此的心弦。........一场蓄谋已久的大唐姐弟恋注定要发生了。”
  《薛涛传》中作者运用大量笔墨描绘了薛涛与元稹的初次相遇,这场初会让人不禁联想到《红楼梦》中宝黛初见的情景。这种似曾相识、怦然心动的感觉,似乎暗示着前世的缘分。薛涛与元稹的相遇为他们的爱恨纠葛拉开了序幕,与《红楼梦》中的宝黛初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透露出情感共鸣和命运的纠结,让人忍不住想要追寻其中的奥秘。
  元稹对薛涛的才华和美貌深感倾心,一如他为薛涛《锦江集》作的诗序:“锦江滑腻峨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在他的心目中,薛涛堪比汉代才女卓文君。而薛涛也对元稹的文学才华和风度仰慕不已。她,终于等来了元稹。她的孤傲,她的才情,在元稹这里找到着处。自此之后,薛涛义无反顾地投入小她十岁的男人怀抱,沉醉在浅唱低吟的缱绻时光中,过上了神仙眷侣的日子。“巫山云,蜀山雨,翻天覆地,云雨相接。蝶恋花,蜂采蜜,红帐低垂,锦衾波涌。”作者将元薛二人的缠绵写到极致,也预示着后续的悲欢离合。
  深情终是被辜负,薛涛的痴情换来元稹的移情。元稹,这位与白居易齐名的天才诗人,曾写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绝唱,让薛涛错信了他的痴心。这段感情仅仅甜蜜了三个月,如烟花般绚丽短暂。随着元稹升迁调离蜀地,两人不复相见。初心不改的薛涛沉浸在相思之苦,她写下让人断肠的《春望词》,妙笔生花地记录在用蜀地锦江水制成的“薛涛笺”上,寄给一生挚爱的人。满怀期许的薛涛再次出发,“水路兼程地赶往江陵夔州”,希冀与元稹再续前缘。孰料,在去江陵的路上,她却等来了元稹纳妾的消息。薛涛遭受巨大的打击,痛苦地写下了《谒巫山庙》:“山色未能忘宋玉,水声犹是哭襄王”。在这段描写里,作者没有加以评价,只是如实地叙述了薛涛千里迢迢赴约江陵,却面对情感的变故而心灰意冷的经历,这让人不禁感到心痛和同情。
  在封建社会,如此离经叛道的爱情,势必会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薛涛与元稹之间存在着社会地位和家庭背景的差异,以及政治上的纷争和变故。这些因素对他们的爱情构成了巨大的阻碍和考验。由于政治考量和风流本性,元稹终究辜负了薛涛的深情。这段爱情故事独特之处在于它的悲剧性和才情交融的复杂性。薛涛和元稹都是文学家,他们的诗作中互相赋诗表达情感,这种才情的碰撞和交流,使他们的爱情充满了诗意和浪漫色彩。然而,由于历史和社会的限制,他们的爱情最终无法实现,成为了一段悲剧。
  在这个章节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刻画出了薛涛的内心世界,真实地呈现了薛涛的情感经历,让读者能够感同身受地体会她的悲痛和失望。薛涛的个性和形象在这样的描写中得以展现,她的深情和痴心为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她的遭遇产生了共鸣,感受到了她的坚韧和勇气。同时,展现了元薛才情和命运的交织,赋予了他们的爱情以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风华绝代的薛涛在经历了彻底的绝望之后,终于心如死灰。“去年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看尽世事沧桑,暮年的薛涛卸下了钟爱的红绡裙,换上灰色道袍,隐居于锦江河畔碧鸡坊枇杷巷里。薛涛的命运不禁让人满怀怜惜和同情,更油然而生一种敬意。作者在《劲节奇》一章里,特别提到薛涛喜爱竹子,“晚年更喜爱雪霜之中的冬天劲竹”,曾写下了《酬人雨后玩竹》:“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体现了薛涛如竹子一般的“隐逸坚贞的品格”,坚韧不屈、清高孤傲的个性。也正是如此,使她不同于一般乐妓,虽然“容仪秀丽”,却不“以色事人”,而以自己的才华和清高在社交圈和文人群体中获得了认可和尊重。
  《薛涛传》全面地展现了薛涛的诗歌成就和才华,让读者从薛涛的诗歌和创作背景中,深入地了解到这位大唐杰出的女诗人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薛涛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细腻温婉的爱情诗,也有慷慨悲壮的抒怀诗,充满了女性的柔情和独立的个性。在唐代的男权社会中,薛涛能够以女性的视角和独立的思考,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这在当时是非常难得的。她的的诗歌不仅在当时受到高度赞誉,而且在后世的文学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书中还详尽介绍了薛涛笺,向读者展示了薛涛在制笺艺术上的精湛技巧和创造力。她以木芙蓉皮为原料,木芙蓉花汁为染料的制笺过程被呈现得生动而细致。读者可以感受到薛涛对材料的精选和对每一个步骤的认真对待。这种详尽的描写不仅让人对薛涛的制笺技艺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也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窥探古代制笺艺术的机会。
  薛涛的十色笺,风靡唐朝,“让天下的诗人从此有了书写诗歌的专门诗笺。”书中提及,薛涛犹爱红笺,如李商隐的诗句所赞:“浣花笺纸桃花色”。薛涛的红笺小诗纷纷入了文人雅士的怀袖,受到青睐与推崇。只可惜“近水楼台先得月”的风流才子元稹,终究辜负了卿卿意,“唯恨诗成君去后,红笺白纸为谁开。”写尽相思的红笺,浸透了薛涛的眼泪,化作了如今望江楼前的斑斑竹林。
  作者在《薛涛笺》的一章里,通过对薛涛制笺过程的艺术表达,读者可以感受到她对细节的追求和对艺术的热爱。她不仅在选材、染料和工艺上下了许多功夫,还在笺纸的装饰和创意方面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她以木芙蓉皮和花汁制作的笺纸不仅具有独特的质感和颜色,更是一种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审美价值的追求,这些细节的呈现,使读者对薛涛的制笺过程有了更加生动的了解,突显了她在制笺艺术领域的独特地位。
  薛涛笺与她的诗作和文学成就相辅相成。薛涛笺被广泛用于抄录、传抄和保存她的诗作,成为了传承和延续她文学影响力的载体。而薛涛笺的制作工艺和品质使其成为一种尊贵的文化象征。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女性的地位和权力非常有限,然而薛涛不仅在文学上有所成就,还对笺纸进行了独一无二的创造,成为那个时代的“商业神话”和文化符号。难能可贵的是,薛涛对于自己的追求和热爱从不妥协,这种坚持和勇气使她成为了一个独特的存在。
  在作者精彩而生动的叙述中,我仿佛穿越到千年前的大唐,与那位女诗人一场诗意的相会。我仿佛看到了成都摩诃池畔,亭台水榭之间,薛涛与文人墨客吟风弄月,“或相唱和,出入车與,诗达四方,名驰上国”;
  我仿佛看到了这位西蜀才女与当朝才子元稹,一同泛舟赏景,诗文唱酬,“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
  我仿佛看到了她青石道上的傲娇身影,一袭红衣,骑一匹雪儿红马奔驰而来,何等英姿勃发,光彩照人;
  我仿佛看到了她在浣花溪旁,汲清澈的浣花溪水染纸,用她灵动的玉手将笺纸染成夭夭桃红,心底的春思在纸烟笺云上袅袅升起;
  我仿佛看到了罚赴边关途中,她眼中的苍凉与愁思,以及松州归来毅然脱离乐籍的决然与孤傲;
  我仿佛看到了她洞悉了人间冷暖,看透了红尘的喧嚣,穿上了道袍,抛弃了红装,隐逸碧鸡坊琵琶巷里,从容地度过最后的余生......
  《薛涛传》以其流畅而优美的文笔,以及深具艺术感染力的描写方式,巧妙地融入史料与诗歌,真实而全面地呈现了薛涛传奇的一生。从她最初作为官妓、女校书的身份起步,到最终成为享誉世界的女诗人和造纸制笺的创造者,展现了她惊人的蜕变历程和令人感叹的浪漫爱情故事,以及她的个性与命运的交织。这样的叙述方式,不仅展现了她卓越的才华和非凡的个性,也深入揭示了她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让读者如同亲眼目睹,将这位大唐蜀中才女的形象活灵活现地还原在我们面前。
  作者通过细腻入微的描绘,精准而逼真地勾勒出了一个文采斐然、多情温婉,同时又独立不羁、气度不凡的扫眉佳人,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极具魅力的传主形象。这部传记以其独特的创作手法和出色的文学艺术,为读者呈现了一幅令人心驰神往的画卷,令人难以忘怀。


  全书分为“传”和“评传”两个部分。前部分的“传”细致地描写了薛涛的成长经历、艺术追求以及作品的创作背后的故事。读者可以看到她从一个年轻的女子成长为一位自信、独立并且才华出众的女性。这种成长过程中的坎坷和磨砺,以及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使得薛涛的形象更加立体和真实。后部分的“评传”,主要是诸多名人对薛涛的评价,从多个角度对她的文学价值和文化意义进行探讨与评议。虽然只占了书中很小的篇章,但这种划分使得读者可以全面了解薛涛的生平和作品,也能对她的文化影响有更深入的认识。
  《薛涛传》不仅是一部耐读的传记文学,更是一部具有文化与学术特质的传记作品,同时是一部优美的传记性散文作品。
  作为一部传记作品,《薛涛传》在传统传记的传承方面表现出色。作者通过广泛的研究和深入的调查,搜集了大量关于薛涛的历史资料和文献,致力于还原薛涛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读者可以通过书中细致而全面的叙述,了解薛涛从小女孩到成为一位杰出诗人的成长历程,感受她的人格魅力和艺术才华。
  作品在创新方面也展现了作者的独特视角和思考。《薛涛传》不仅局限于对薛涛的简单叙述,更深入探索了她与当时社会、文化背景的交互关系,揭示了她作为一个女性诗人和官妓身份所面临的挑战和抉择,为读者呈现了一个更加复杂和多维的薛涛形象,使我们对她的理解更加深入和全面。
  此外,作品兼具文学性与学术性,给读者带来了丰富的阅读体验。作者运用了优美而生动的语言,如散文一般细腻地描绘了薛涛的生活场景和情感世界,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她的时代。同时,作者对薛涛的生平和作品进行了深入的学术研究和分析,通过对她的诗歌、书信等文本的解读,展现了她作为一位诗人的艺术追求和思想内涵。
  《薛涛传》不仅是对薛涛生平的纪录,更是一次文学与学术的交汇,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真实而丰满的历史人物形象。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深入思考和探讨的空间,反思历史时代对女性艺术家的限制和挑战,思考女性创作在当代社会的意义和价值。作品不仅为薛涛这一具体人物赋予了灵魂和生命,更通过她的经历和创作,展示了普遍的人类情感和追求,引发读者对人生意义和艺术创作的思考,提供了一次深入探索文化与人性的文学之旅,可谓当下传记传承与创新的一大收获。
  此刻,窗外的天色已渐黄昏,微风依然轻拂。我轻轻取出夹在这本书中的桃红小笺,拈在手中,眼前浮现出那位一袭红裙的大唐女诗人,她伫立在锦江河畔,凝视着望江楼前的江水,似乎在低声吟唱,江楼千古,江流千古......她的形象仿佛穿越了时光,让我感受到了千年的情思和诗意。
  曹蓉简介
  曹蓉,成都人。知名作家。冰心散文奖得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西部散文学会理事、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成都市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成都市成华区作协常务副主席、成都市武侯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西北大学中国散文研究所特邀研究员、中共四川省委政法委网宣智库成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
  著有长篇畅销小说《栀子花开》;散文集《那边的香巴拉》《赴一场人神之恋的爱情》《流浪的云》《月亮的鞭子》;长篇人物传记《我是中国人》《雪源大师传奇》《高道李真果》《薛永新传》《李耀亨传》等。
  作品获“冰心散文奖”“丝路散文奖”“四川文学奖”“四川散文奖”“海内外散文传播奖”等。
  长篇小说《栀子花开》,被誉为“中国版廊桥遗梦”,进入全国书城畅销书榜单前20名;长篇人物传记《高道李真果》《薛永新传》《我是中国人》《李耀亨传》等,被誉为“最具传统文化底蕴的深度励志传记佳作” 。

原作者: 曹蓉 来自: 四川文化网
精彩评论1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