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川农大雷波实践团:支教与调研齐步前进,助力乡村稳定发展

四川文化网 2023-9-3 23:14 517人围观 校园文化

  四川文化网雷波7月8日电(通讯员 李菠 张璨)2023年7月8日,四川农业大学环境学院“环行雷波,科技赋能”实践团走访四川省雷波县大杉坪村,基于基础调研的工作,进一步推进了调研的进程,了解化肥施用情况,获知 ...
  四川文化网雷波7月8日电(通讯员 李菠 张璨)2023年7月8日,四川农业大学环境学院“环行雷波,科技赋能”实践团走访四川省雷波县大杉坪村,基于基础调研的工作,进一步推进了调研的进程,了解化肥施用情况,获知村民的需求,助推雷波县乡村振兴战略。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等作出部署,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方向任务。新时代大学生,应积极响应国家以“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团队结合该校环境学院学科特色,以了解当地农业发展,宣传环保知识为主要内容,根据所学知识,发挥专业优势,对当地的化肥施用方式进行调研。并对雷波县当地的风景、特产进行宣传,吸引旅客前往,推动当地经济发展,让大学生参与到乡村振兴战略中来,为雷波乡村振兴贡献青年力量。
  据了解,雷波实践服务团在7月7日就进行了包括环保宣讲,村民环保意识调研等多项活动,团队成员们已经初步了解了当地对环保的看法,也与当地的村民和学生建立了联系,为进一步的化肥调研打下基础。7月8日,“环行雷波,科技赋能”实践团,再次来到大杉坪村村委会小学,团队成员就塑料污染和气候变化展开了“与减‘塑’有个约会”的主题讲课。


  杨睿刚老师同学告诉记者,他发现大杉坪的学生普遍乖巧有余而独立性不足,为此他努力营造快乐、宽容、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们愿意参与进来,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课堂也是欢快娱乐的进行。在课堂中,他提出为了减少塑料,让孩子们用瓶盖贴纸画环保标识,去创造最喜欢的美丽乡村。杨睿刚表示:“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去设计属于自己的环保表示,这是为了鼓励他们在了解环保知识的同时敢想、敢问、敢说,尽情释放自己,让他们在学习中思考感悟,潜移默化中建立他们的环保意识。”团队成员为这群孩子们带来丰富多彩的环保知识宣讲,在课后也和孩子们游玩嬉戏的同时,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孩子们也帮助实践服务团完成了采访调研工作。
  为进一步调研化肥使用情况,雷波实践团在7月8日下午走访村民家中,采访化肥使用情况和进行环保意识调研。采访中了解到,黄琅镇大杉坪村,为进一步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增强大杉坪村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发展、自我监督意识,该村实行村民积分管理奖惩制度:满足自身发展成效明显、勤劳致富增收显著、家庭整洁有序常态保持等项目的村民可自主申报积分奖励。基于这项制度,雷波实践服务团的工作受到了诸多帮助,能够稳步推进。团队重点对大杉坪村中稍高学历的学生进行了环保意识调研,被调研的学生需回答团队提出的20个问题,表达自身对环境的看法。调查发现村中仍存在学生环保意识薄弱,宣传力度不广的现象,有待加强。同时,团队也对村民化肥施用进行了采访。据团队队员李天一称,他这次调研采访了一位会说汉话的中年妇女,她的家中每年大约能收获3000斤玉米、土豆等农作物,一年施肥三次,每年所有土地总共施用每包80斤的化肥18包 。调查发现,当地村民基本都施用常规化肥,比如玉米化肥,土豆化肥等,用于增加土壤肥力,除去害虫以达到增收目的。村民的施肥方式区别于常见的大面积喷洒肥料,而采用对根施肥,只在根部的部分土壤施肥。


  大国“三农”,气象万千。雷波实践服务团就雷波发展与“三农”问题进行深入融合探讨,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最新农业生产信息可以使农民掌握最新的市场需求,继而可以针对性的进行选种、选择合理的栽培技术与栽培面积,从而可以更好的促进农业的发展。雷波实践服务团将利用短视频、公众号、互联网等将农业生产信息化,从而促进农业信息的交流,进而可以最大程度的提升农业生产效益。期待接下来雷波实践服务团队对雷波当地红色故事的宣讲,对雷波文化的传承,并将环保知识和红色故事以通俗易懂的形式有机结合,向外传递。
原作者: 四川文化网 来自: 四川文化网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

关闭

主编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