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英魂永在——蓬溪县牛角沟实地考察

四川文化网 2024-2-21 16:32 384人围观 校园文化

四川文化网(通讯员 罗思语)2024年2月,为响应学院号召,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林“鹰”社会实践团成员罗思语前往位于大石镇牛角沟村的中国工农红军四川第一路指挥部旧址(旷继勋起义遗址)和蓬溪县旷继勋纪念馆进行实 ...
       四川文化网(通讯员 罗思语)2024年2月,为响应学院号召,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林“鹰”社会实践团成员罗思语前往位于大石镇牛角沟村的中国工农红军四川第一路指挥部旧址(旷继勋起义遗址)和蓬溪县旷继勋纪念馆进行实地考察,了解苏维埃政权历史。本次社会实践立足于党十八以来党和国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通过实地考察的方式深刻领悟党的领导、领袖领航、制度优势、人民力量的关键作用,坚定我院学子紧跟党奋进新征程的信心决心。

图为纪念馆与起义遗址实地照片通讯员罗思语提供

  1929年6月,由中共四川省委军委领导,中共党员、川军第七混成旅代旅长旷继勋指挥的武装起义在牛角沟村举行。史称“蓬溪起义”震惊全川,4000余名官兵在党的领导下,一路向北向东攻城拔寨,给国民党反动派地方武装及政权以沉重打击。起义领导人旷继勋后来受党组织委派,先后到上海党中央以及鄂豫皖根据地、以及川陕苏区工作,从而成为我党早期卓越的军事指挥家。

图为起义遗址内陈设通讯员罗思语提供

  80多年来,当年中共四川省委命名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路”诞生地牛角沟村历经风雨,最终在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大步流星。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牛角沟村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充分发掘红色资源、传承红色文化、走农旅融合之路,持续擦亮“四川红军第一村”金字招牌,使之成为远近闻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图为“四川红军第一村”标牌通讯员罗思语提供

  据本实践团成员实地调查采访得知,近些年市上曾多次于旷继勋蓬溪起义牛角沟遗址组织退休和在职党员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怀着对革命先烈的缅怀和崇敬之情,通过参观陈列馆、唱红歌、上党课、重温入党誓词等体验式参观。“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在红色氛围中,让大家都能受到生动又深刻的党性教育和精神洗礼。”团成员在考察期间也发现,在日常前来游玩参观的大多都是大人带着小朋友的,让他们也能跟随革命先辈的脚步,重温红色历史。

图为红色文化旅游项目荣誉通讯员罗思语提供

  十八大以来,国家大力投资支持红色文化基地发展,牛角沟也不例外。通过开发当地文化旅游项目,村里的基础设施都得到了改善,人口有了回流,建筑更加漂亮,就近务工的居民也随之增加

  2020年8月,大石镇引进蓬溪县红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启动了占地1500余亩、总投资1.5亿元的“四川红军第一村”红色文化旅游项目,通过教育培训、军营体验、原乡民宿等方式,以红色资源优势激发旅游潜力,以旅游产业反哺农业产业,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着力将牛角沟村打造成为全省红色乡村旅游目的地、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全省党性教育基地和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图为旅游项目内部陈设通讯员罗思语提供

  在旷继勋纪念馆中,成员表示收获最大的还是苏维埃政权在蓬溪的成立以及旷继勋先辈起义的征程,旷继勋同志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用青春和热血为中国革命事业谱写了壮丽的诗篇。他为党和人民毕生奋斗表现出来的信仰坚定、对党忠诚、顾全大局、不计得失、坚持真理、勇于斗争、攻坚破难、敢为人先的崇高品质,是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激励我们奋勇向前。

图为实践团队队员与旷继勋雕像合影通讯员罗思语提供

  成员罗思语表示,在此次社会实践实地考察中,我看见了遗址翻新后的改变:纪念馆附近增加了家风馆和镜园,纪念馆背后的山坡修建了楼梯,广场上新增了很多坦克飞机的模型等等。漫步其中,感受到的仿佛不是瑟瑟寒风,而是当年起义时的历历呼啸之风,山上曲径通幽,时常给我以“青山处处埋忠骨”之感,站在坡顶,顺着旷继勋雕像,看见的是河对岸的电梯高楼,在纪念馆前的公园中漫步,本该是提醒行人勿要践踏草坪的提示牌上,写的是不同的军民情谊,令行人感同身受。英雄停留在此,而他们的事迹造就了我们的当下,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更应该珍惜当下,有所成就,为国家发展添砖加瓦。
原作者: 罗思语 来自: 四川文化网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