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萧继东《都江堰百寿图》丨述说长寿之乡美丽动人的故事

四川文化网 2024-2-26 10:09 5828人围观 艺术名家

  2022年底,由萧继东先生完成的油画《都江堰百寿图》,反响之强烈赞誉度之高,一时间,《都江堰百寿图》成为地域具有标志性的文化现象。  文化现象包含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方式文化几个特征。《都江堰百寿图 ...

  2022年底,由萧继东先生完成的油画《都江堰百寿图》,反响之强烈赞誉度之高,一时间,《都江堰百寿图》成为地域具有标志性的文化现象。

  文化现象包含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方式文化几个特征。《都江堰百寿图》与文化现象,构成怎样的内在逻辑关系,其深层的意义和对文艺创作的启示是什么?引起了研究者浓厚的兴趣和深入思考。

  一般来说,被艺术史、思想文化史研究者关注的艺术文献并不多见。符合研究条件的艺术作品,既要达到艺术的高水准,也要符合时代要求体现时代精神,要立意深邃思想内涵丰富,并且有首创性质。

  我们讲的首创性质,并不是单纯的指,出现了某种新的绘画样式。而是指将人文、历史、地域文化、推广的主体性等综合因素,与绘画的集合,共同构成艺术作品的完美内涵。即:艺术作品引起的轰动效应,在文化领域成为有典型意义的文化现象。

  可以这样讲,具有首创性质,就具备了前瞻性、前卫性、时代性、也具有了世界性。我们欣喜的看到,油画《都江堰百寿图》的创作推广全过程,在全国都具有首创性质,是一项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化艺术工程。

  进入到网络大数据和公众视野的《都江堰百寿图》,还具有很高的文献和史料价值。

  《都江堰百寿图》由著名油画家萧继东先生创作完成。我们文章的视角和侧重点,不是叙述萧继东在古稀之年踔厉前行,以超凡的勇气,历时三年的时间,用西方具象绘画的语言,架上绘画的样式,对着真人写生,日复一日笔耕不辍,创作出了100位百岁寿星的肖像,让人感佩动容的故事。

  我们的视点是:观察、思考、判断,《都江堰百寿图》成为文化现象的内在原因;提供作品具有文献和史料价值的依据;归纳时代、地域、文化、生态因素,对艺术家创作的影响。进而思考,怎么为艺术守正创新,提供新的理念和实践路径。

  

  《都江堰百寿图》的文献和史料价值在哪里呢?

  纵观近现代中国美术史,有一幅长卷中国画《流民图》,是蒋兆和先生于1942年创作的;还有一幅油画《父亲》,是罗中立先生于1980年创作的;《都江堰百寿图》是2022年完成的。

  有趣的是,这三件作品出现,间隔时间都在四十年左右。

《流民图》是在1942年,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出现的。画家用中国水墨画长卷表现了国破家亡,百姓死于战乱,饿殍盈野,哭泣流浪的惨状,定格了民族的屈辱和苦难。艺术能够唤起民众,三年后日本战败投降,中国人民迎来了抗战的全面胜利。

  时间走过了四十年,油画《父亲》产生了。在中国美术史上,画家第一次用巨幅尺寸,以超级写实主义的手法,震撼的刻画了一个,满面愁容淳朴老农的肖像大特写。

  1980年,油画《父亲》出现的时间,中国历史正处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农村改革联产承包制的初期,是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突显的时期。

  黄河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油画《父亲》被赞誉为:“我们的父亲”,作品深刻的感染力量至今依然回荡。

  又是四十年之后,《都江堰百寿图》完成的时间节点是:中国政府向全世界宣告,经过四十年改革开放,中国已经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正朝着建设现代化国家的第二个100年迈进。

  我们凝视画布上的长寿老人,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寿星们,脸上洋溢着幸福、安详、健康、知足的神情。油彩的美丽溢出了,新时代人们的精神风采。100位寿星流露的神情是真实的、可信的、过目难忘的。

  从《流民图》到《父亲》再到《都江堰百寿图》,时间走过了120年,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三件艺术作品用艺术形式,记录见证了近现代,中国社会沧海桑田的变迁轨迹,并展示了,中国老百姓的形象,从哭泣到愁容再到欢笑的过程,这个过程浓缩了120年的中国历史,真实、形象、深刻、可信。

  为何,要站在历史的经纬度上,将三件艺术品进行类比,因为,我们看到了几个共性的逻辑特征:

  首先,三件作品都是人物画,创作者聚焦的点都是,社会底层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状态。

  其次,不论是中国水墨画,还是西方的油画,虽然,画种不同作画的材料创作的方法各异,艺术家以现实主义的理念,具象手法,用老百姓看得懂,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诚恳倾述亲身经历的历史感受,提炼概括了时代人物的典型特征,又是一致的。

  再有,艺术家倾其全部的真诚和深情,眼界不是内观自我日常的小趣味,而是视野宏阔,笔墨聚焦人民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素材中,挖掘、熔炼、淬火、锻造,反映时代的宏大主题,为人民而艺术,为时代服务为时代呐喊,践行崇高的艺术伦理。

  由此,可以得出基本的判断:艺术家的人品决定了他的眼界,决定了他所能达到的艺术高度,也决定了他作品的历史地位。

  因此,我们提供的依据是要说明,能够成为中国美术史的历史文献,成为民族艺术史不可多得的珍贵档案,需要的充分必要条件。

  阅读温故而知新。从血雨腥风的战乱,到百岁寿星群像,真实记录了中华民族,从苦难到民族独立,再到富裕的小康社会,艰辛坎坷的探索历程,有着警示和启迪后世的深刻意涵。

  凡心系苍生,关注现实,胸怀天下的艺术家,能站在社会发展史、艺术史的高度、深度思考艺术创作,他们的作品,才会有不能被忽视的,学术、文献、历史的价值。这是成为文化现象的艺术作品,必须具备的内在逻辑和构成因素。

  

  我们观察的第二个方面是,《都江堰百寿图》的艺术特色。对西方的油画技术,萧继东沉淀了一生的教学经验,汇集了几十年的研究成果。厚实的专业素养,是他能在古稀之年,游刃有余完成《都江堰百寿图》,这样宏大的文化工程的重要条件。

  其艺术特色,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关注民生,肯定普通民众生活状态,在艺术中的意义,是十九世纪现实主义艺术理论的基本内容。也是萧继东不受其他思潮干扰,执着完成《都江堰百寿图》的自信和定力。

  其次,现实主义绘画,既是一种创作态度,也是油画技术发展的高峰。出现过世界级的杰出画家。例如:库尔贝、米勒、柯罗、列宾、霍珀等等。

  这种油画技术,要求画家对素描和色彩能够完美把握。萧继东是熟练掌握油画技术的艺术家。目前,国内能够驾驭这种技术的画家不是越来越多,而是越来越少了。

  萧继东的素描画得好。表现为:造型结构准确扎实,体积的厚重感、立体感强;刻画深入又形象生动,整体感好细节丰富。用俗话说,就是画得很活。

  再有,萧继东的色彩画得好。100幅油画肖像色调,既不雷同,又很好的把握了整体色调的倾向性、完整性。

  特别是人物皮肤的质感,在不同的光线变化中,呈现的冷暖关系和许多灰色变化,画家用抑扬顿挫的笔触,一气呵成,有很强的绘画性且难度极高,有许多效果无法重复。

  靳尚谊认为,“从古典到现代,油画的标准是一致的,画得好不好,看三点:结构、色彩、造型。”按照这一标准《都江堰百寿图》是难得的精品。

  还应当特别强调的是:艺术创作中的情感因素,不仅让画家自己动情,更要感染到读者和观众,才是至关重要的。

  萧继东与都江堰的山水,建立了真挚深刻的血肉之情。因此,对描绘的每一位寿星,他都心怀敬畏和虔诚,那是对生命对长者对岁月的敬畏,是对艺术的虔诚,对时代的感恩之情。

  这样的深情,通过《都江堰百寿图》的展示,确定无疑的传达给了观看的人。

  

  都江堰市政府全过程,保障支持了《都江堰百寿图》的创作,为讲好都江堰的故事,增添了新的内容。

  都江堰的故事,持续了2千多年,里面涵盖的内容丰富多彩。诸如:都江堰人文地理、历史遗迹、生态文明、长寿文化。这些资源共同构铸了《都江堰百寿图》的含金量。

  因此,这是一项文化艺术的系统工程。在全国具有首创性。为新时代的艺术创作开辟了新思路。表现为:

  首先是,地域、历史文化资源的对接。都江堰具有世界历史文化名片的地位,其人文、地域历史属性,既有很高的现实经济和生态价值,又是厚重精深的文化理念。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就是高妙精彩的概括。

  战国时期秦国国君,秦昭襄王(公元前306—前251),任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开凿修建都江堰的初衷和定位,是将天府之国的资源,作为秦国的物资保障基地而修建的。

  我们从历史史料中看到,都江堰建成后,为秦统一中国,乃至西汉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迄今,都江堰仍然发挥着,良好的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用成都人的话说:简直不摆了。

  其次,生态文明资源。岷江有东西二源:东源出自海拔3727米的弓杠岭;西源出自海拔4610米的朗架岭,两源汇合于虹桥关上游川主寺。然后,自北向南流经茂县、汶川县、都江堰市,最后于宜宾市注入长江。

  “岷江遥从天际来,神功凿破古离堆。恩波浩渺连三楚,惠泽膏流润九垓。”这是清代诗人,黄俞写都江堰的诗句,将岷江水比喻为上天恩赐的,“恩波”、“膏流”,膏流是脂肪、是油。“九垓”按汉语词典的解释“指中央至八极之地”,可以理解为润泽神州大地。

  这恩波膏流,在都江堰市政府精心保护管理下,都江堰的水质、植被覆盖率、优良的空气质量,综合因素作用下,长寿老人不断增多,成为全国闻名的长寿之乡、幸福之地。

  还有,长寿文化资源。长寿在都江堰市已经成为文化现象。我国最早的史书《尚书》洪范第九说:“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民间新春祈福拜年,祈愿五福临门,吉星高照平安吉祥,五福寿为先。

  不难看出,都江堰长寿文化,与流经都江堰的岷江水,形成的山、草、林田,空气、绿色生态环境,有密切的关系。最好的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内涵。

  同时,老百姓身处在小康社会,真的富裕起來了。现在许多家庭拥有汽车,有宽敞的住房,有的家庭有承包的山林土地收入,有的家庭办起了民宿,吃上了旅游饭。这些都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精神面貌,改变着老百姓的生活方式。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明确结论:《都江堰百寿图》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能够成为文化现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方式文化几个方面,缺一不可。除了自然环境,富裕的小康社会,长寿文化这些因素,创作还需要萧继东这样优秀的艺术家。

  想要完成《都江堰百寿图》这样的文化工程,艺术家光有技术还不够,还要独具慧眼,敏锐发现长寿这个题材的价值,更要有博大的胸襟,坚强的毅力和好身体。诸多的因素集合在一起,才可能为都江堰市打造出,《都江堰百寿图》这张靓丽的名片。

  最后,必须要强调的是,萧继东无偿的将100幅油画《都江堰百寿图》,赠给了都江堰市政府,是令人动容的义举。

  随着时间的延伸,这些油画作品将成为都江堰市的珍贵文物,人们在游览都江堰古迹风光的同时,又多了一个观看的内容。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都江堰市政府的呵护下,《都江堰百寿图》会向南来北往的游客,讲述都江堰古今变迁的历史,述说长寿之乡美丽动人的故事。

(文/宋志江,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版协会员)


画家简介

萧继东,男,1946年生于四川成都,1982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现西南大学)美术系油画专业,1985年创办四川教育学院(现成都师范学院)美术系并任教授,油画家,书法家,“诚恳现实主义艺术”代表人物,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美协油画艺委会会员,四川美协昆仑风景油画研究会副会长,致公画院荣誉院长,四川长江画院院长。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画展,被国内外政府和文化机构、企业及个人收藏。

原作者: 文化视界 来自: 四川文化网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