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报告文学【陪伴】逸西 著 | 他们是最可爱的人(后记)

四川文化网 2016-12-9 20:31 2802人围观 文学作品

○后记 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逸 西 在采写这部书稿的日子里,我听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一朝吸毒,十年戒毒,终生想毒。”由此可见,毒品对人所造成的生理、心理毒害是多么恐怖,难怪戒毒被称为世界难题。 一位 ...
1、陪伴

○后记  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逸 西

    在采写这部书稿的日子里,我听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一朝吸毒,十年戒毒,终生想毒。”由此可见,毒品对人所造成的生理、心理毒害是多么恐怖,难怪戒毒被称为世界难题。
    一位从事禁毒工作30多年的民警说,“一人吸毒,家庭不幸;两人吸毒,家族不幸;三人吸毒,社会不幸……”他还以自己的所见所闻告诫人们:“毒品不除,子孙不保,民族不幸!”
    国家禁毒委日前公布《2014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称,中国有1400万人在吸毒,直接造成经济损失达5000亿元。
    2016年3月23日,国家禁毒委又公布:2015年,中国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16.5万起,缴获毒品102.5吨,同比分别增长13.2%、48.7%,铲除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454万株,缉毒执法战果创历史新高。
    由此可见,毒品在中国肆意横行,且越演越烈,吸贩毒不法分子十分猖獗。一些地方干部也陷入了毒品的魔掌,染指其中,引发腐败案件。
    如何解决中国毒品泛滥的问题,有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在控制毒品泛滥的问题上,要一手抓源头,一手抓终端,两手一起抓,且都要硬,才能避免毒品在中国泛滥成灾。同时,毒品的预防工作不能单纯靠公安、海关、边防进行查处,而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和努力,需要从学校、社区、机关单位等人群聚集的地方,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预防毒品宣传教育。
    那么,司法行政戒毒教育工作如何开展呢?
    四川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将“常青藤戒毒模式”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贯穿到教育戒治全过程,已出现了可喜的局面。
    他们针对戒毒人员存在对毒品的强烈依赖、心理异常、人格变化、自控能力差等一系列问题,重视个体化教育,已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方法,从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关系各方面入手,找准“软肋”进行强攻。
    同时,他们还运用自身的各种经验和知识,不断创新和探索,面对戒毒人员的倾诉,让其宣泄不良情绪,待平静后再进行心理辅导;运用赏识教育,树立戒毒人员自尊和自信,调动戒治积极性,从“要我戒治”转变成“我要戒治”。
    “常青藤戒毒模式”的适应性回归考验是一种很好的尝试。它让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提前融入社会,进行适应性训练,修复其心理和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功能恢复。通过约束性机制,在戒毒人员心中设立了一根心理警戒线——绝不复吸,使其在周归、月归期间,拒绝毒品成为一种常态。从而,降低了真正回归社会复吸的可能性。
    四川省统计局一份第三方社情民意调查显示:2015年对12886名四川司法行政戒毒系统解除强戒出所的戒毒人员进行电访、信访和面谈。90.4%的受访者在最近一次解除强制戒毒后,保持操守,不再尝试复吸。其中,81.2%的受访者得到了朋友的支持和帮助,与家人共同居住的占73.1%,满意度和操守率均高于选择独居的受访者,而通过司法行政强制隔离戒毒,出所人员对毒品的认识,有了显著提高。更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四川司法行政戒毒系统收治的艾滋病感染戒毒人员出所3000多人,到目前为止,无一例交叉感染现象发生,他们信守承诺,真正做到了“艾滋病感染到我为止”。
    由于篇幅有限,本书采撷到的,只是四川司法行政戒毒系统的一角,还有诸多感人事迹,未采写进来,我深感遗憾。例如:
    在戒毒战线上工作了20多年的宋超,2014年10月,被四川省司法厅选派前去支援藏区扶贫工作,深受藏区群众喜爱,大家都亲切地叫他“希宁”(意为“亲人”)。
    为了陪伴戒毒人员,把工作放在第一位的攀枝花市强制隔离戒毒所一大队大队长张健,忽略了妻子的感受,2004年导致家庭破裂。至今尚未再婚的他,依旧把工作看得很重。前妻在离婚时,埋怨他说:“我嫁一个男人,成天看不到!大队有事跑得飞快,家里有事找不着人!”
    还有在戒毒者与亲人之间构建桥梁的民警刘泽均、被戒毒者称为“暖心哥哥”的文胜、戒毒者的孩子们眼里的“守约叔叔”黄建刚、在儿子心中的“缺席爸爸”丁小平、“热血男儿”牛桥、管理工作佼佼者梁建平、用青春书写忠诚的黄帅、挑战自我的黄小波、戒毒人员最喜爱的民警辜崇谊、朱涛、华智勇、陈军、崔蓉跻、刘科、张震、张波、余波、卢文胜、李智、刘泽均、钟标、文光聪、文溢、陈雪梅、李炜、王川、彭建、韩志勇、陈祥瑜、黄建刚、陈文、肖月斌、陈丁先、李世勇、陈雪连、华智勇,特殊战场上的“白求恩”杨沅儒、美丽的“白衣天使”吴晓琴、扎根基层的黄华、“老顽固”张文海、最怕接听儿子电话的曾娟、“编外看护”陈雪松……
    这些,我均未能写进这本集子。他们真情陪伴戒毒者的事迹,深深地打动着我,感染着我。
    我常常含着眼泪写作。
    本书采写过程中,得到了如下单位和个人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一并深表感谢。他们是(排名不分先后):

    四川省戒毒管理局:
    林蒙昌 王哲 赵泽勇 沈宁达 彭朝阳 车孟春 陈德 王涛 万辉 周冰川 陈英 唐晨杰
    四川省资阳强制隔离戒毒所:
    李兵 钟太云 邓刚 任安莲 刘海(教育科) 刘学灿 刘海(一大队) 谭兵 肖炜 周长维 付涛 汤吉 张英明 杨雷 刘嫣然
    四川省新华(绵阳)强制隔离戒毒所:
    杨春林 陈福明 蒋文剑 袁传兵 王群英 王晓钦 郭葆青 张方燕 杨丽 赵强 王晓涛 陈姝霖 赵小平 张小刚
    四川省眉山强制隔离戒毒所:
    童立云 程华东 李群忠 骆志军 周永朝 王富裕 谢汀兰 任雪涛
    四川省成都强制隔离戒毒所:
    段宗彬 李涛 张敏 赵洪 吴正君 付卫东 顾荣莉
    四川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
    朱怀忠 陈俊 唐容 张小燕 罗潍 刘君 赖波 周利 任凤鸣 熊玉竹 杨莎 毛豫川
    四川省成都戒毒康复所:
    张卫国 黄朝怀 李汉泉 蒋宪君 宋华 张强 邓渊 李龙军 帅相兵
    泸州市强制隔离戒毒所:
    黄智华 邓杰 张强 王熹 袁林 罗冰 张峻荣 潘利
    攀枝花市强制隔离戒毒所:
    刘镇 冯明 毛和成 罗洪光 李敬中 程序 陈嫒 张健 周方来 黄发春 卓亮 沈永恒 李劲松 刘大勇

    当社会、家庭和亲朋好友歧视或抛弃或远离艾滋病病毒感染吸毒人员和多次戒毒又复吸的人员时,我们的司法戒毒民警却挺身而出,亲近他们,陪伴他们,替他们找回走失的灵魂,助他们重获尊严,给他们绝望的心灵以慰藉,让他们回归社会迎接生命的春天!所以,戒毒民警在他们心中,永远是信任和精神的卫士!
    正如我在本书引子《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所说,司法戒毒民警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故而,人们对这支队伍,充满了崇高的敬意!(特别说明:为保护戒毒人员,本书中他(她)们及亲朋好友,均为化名)

    2016年6月26日于成都
逸西近照
作者简介
    逸西(原名刘逸西),著名作家、诗人、资深媒体人。
    著有诗集《放逐》《梦雪》《民主的细节》《我们的记忆》及长篇报告文学《剑门关下铁人情》《民主的碎片》《陪伴》等多部。获四川“五个一工程”奖。
    曾在广西、广州、四川和中央媒体做过记者、编辑,从事新闻工作至今20多年来,在国内外采写若干有强烈反响的新闻。
原作者: 逸西 来自: 四川文化网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