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袁蓉荪 时光里的行者

四川文化网 2017-2-15 16:27 1803人围观 城市摄影

从美术到摄影、到风光到佛窟……袁蓉荪的半生都与艺术、与美息息相关。这是一个爱美、追美、为美痴狂一生的人。与美结缘在很多人的猜想中,摄影家袁蓉荪与美结缘,一定始于摄影。对此,袁蓉荪表示,怎么可能那么容易 ...

       从美术到摄影、到风光到佛窟……袁蓉荪的半生都与艺术、与美息息相关。这是一个爱美、追美、为美痴狂一生的人。

        与美结缘
       在很多人的猜想中,摄影家袁蓉荪与美结缘,一定始于摄影。 对此,袁蓉荪表示,怎么可能那么容易被你们猜到答案? 实际情况是,袁蓉荪与美结缘,始于美术与绘画。 由于从小的喜爱,进入中学后,袁蓉荪就开始拜师学画的过程。先从新都师范退休的美术老师罗自元,系统地学习素描、写生,让他对形体、透视与空间关系,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袁蓉荪受到传统文化影响越来越深,渐渐地喜爱上中国画,捉刀金石篆刻,到省博物馆著名国画家赵蕴玉家里拜师学艺。 "赵老师是张大千的弟子,诗书画三绝,被誉为'蜀中四老'之一。我每周骑车去一次或两次赵老家,看他绘画,走的时候,带走老师一幅作品回去临摹,下次再带去赵老的作品和我的习作。"如此往复,风雨兼程,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画的空灵墨趣、赵蕴玉先生的谦逊儒雅、点点滴滴汇聚在一起,造就了一个不一样的袁蓉荪。 绘画挣来的第一桶金,开启了袁蓉荪的摄影之路。 1978年暑假,学画初有小成的袁蓉荪受成都猛追湾游泳场之邀,去画冷饮店的宣传画。那是一段他至今还在怀念的时光:穿着游泳裤在池边的美工室绘画,随时可跳进泳池里游泳。一段时间下来,画美了、游爽了不说,还意外地挣到100多元报酬,当时相当于许多人2-3个月的工资了。父母没有接受儿子拿到人生第一笔劳动报酬的孝敬,袁蓉荪用这笔钱买回了心仪已久的海鸥4B型相机。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台相机,袁蓉荪开始在学习绘画之余兼习摄影。每次外出写生,他除了画板还要带上相机,回到家里就钻进厨房、卫生间临时布置的暗室冲胶卷、放照片。 就此,成都的摄影圈渐渐闪现一个瘦小的身影,"小袁"的亲切之称直到现在。

       为美追寻 

       最初,袁蓉荪还不是一个专业美术师或者摄影师。因为有些美术功底,他先后在部队单位从事美术设计、全军工业品展览代表成都军区在北京军事博物馆等地的展览布置、军区文艺汇演的舞台美术和灯光设计,军工产品的广告设计拍摄等等。在繁忙的工作重压下,美术和摄影,都只好见缝插针地挤时间去创作。直到后来,袁蓉荪在美院专业学习毕业后,离开机关到军区下属广告装饰公司任职,才有了更多的空间和自由度。为了调节紧张工作的压力和城市的喧嚣,他开始把自己的身心投入大自然,驱车西部山川,拍摄自然风光,踏上了迄今为止仍在继续的寻美之路。 

       袁蓉荪说,名山大川的风光容易拍摄出唯美的画面,但是,这些地方出新不易,能被不断复制的作品,意义就不大了。"在漫长的寻美之路上,有太多精彩纷呈的四季景色,我们可以自己去发现不一样的美景,不一定是气势磅礴的宏大景观,往往自己独特眼光发现的不经意的美更加令人惊喜!" 而袁蓉荪所追求的,也正是这样的拥有鲜明个人特色的,不可复制的经典之美。 在自己拍摄的无数风光摄影作品中,袁蓉荪对《圣洁天湖纳木错》印象尤为深刻。作品创作于1995年,去纳木错的路还非常差,袁蓉荪从拉萨驱车到当雄县后,当地人说他的皮卡车进不去,只好包了一部北京牌212吉普车往圣湖去。当天晚上袁蓉荪和仅有的几个外国旅行者一起,合衣而卧在湖边一个简易接待站里,这里海拔5000多米,晚上更是狂风大作,呼啸震天,可谓饥寒交迫盼天明。尚未天亮,袁蓉荪就加上所有能穿的衣服,顶着寒风,扛着沉重的林哈夫4x5胶片相机,艰难前行选景,期待东方第一缕阳光。上天垂念,所有的辛劳没有白费。终于,当金色温暖的阳光撕开漆黑的乌云投向念青唐古拉山和圣湖纳木错的时候,袁蓉荪悲喜交集,用几乎冻僵的手,尽情亢奋地拍摄这转瞬即逝的景色,将此时的纳木错、湖边的玛尼堆和刻有六字真言的牛头骨用镜头定格,把神秘圣湖的自然之美与地域文化之美融于作品中。 

       为美记录 

       2005年,袁蓉荪的又一次古镇探寻之旅,但当他走到山中古道尽头时,眼前的一幕深深地震撼了他,"长满苔藓的古代石刻造像吸引了我,石板路上的马蹄印似乎在诉说千年故事,盘根错节的古树和丛丛荒草,石刻上千年风蚀的道道石纹和斑斑石花,残存的朱砂、石青等矿物质颜料历经岁月洗礼后的迷人光彩。这些画面相互交织,动与静、自然与人文,如此融洽地结合在一起,刹时灵动山间,万籁寂静,就此萌发拍摄石窟的念想。" 山间的石板路仿佛一条时光隧道,将过去和未来连接。这次意外之旅,也让袁蓉荪决定放弃工作,系统地研究和拍摄巴蜀石窟。袁蓉荪说:"这些石窟远离人群,来去交通不便,但也是它们得以保存下来的原因。十年来,拍摄了数万张各地石窟照片,不仅记录了佛窟本身的风貌,还有人们的生活,佛与众生,就这样融合在一起。" 巴蜀石窟艺术,在佛教石窟由北方进入,一路走入四川后,逐步有了鲜明的地方特色,融入世俗生活。千百年来,和当地的百姓生生息息,朝夕相依。在拍摄中,袁蓉荪尤其强调石窟的地域文化,所处的人文历史环境,那一方水土的那方人,他们世代和这些石刻在一起,与佛共存,他们是真正的信仰者。心灵的崇敬,并非宗教的崇拜,而是对人类文化和文明的虔诚。 这些年,为拍摄石窟在荒山野岭中发生了许多故事。20073月,袁蓉荪到安岳茗山寺,山上精美的造像令他流连忘返。不觉天色已晚,下起雨来,只得在文管员的小屋里借宿。担心一晚,第二天早起一看,下山的黄泥土埂路已是泥泞不堪。文管员说,这路下了雨,得一个星期才能干。没办法,袁蓉荪只得硬着头皮下山,越野车的方向根本不听使唤,一个劲地往沟里滑,几公里的下山路,汽车五次滑入路边深沟。村里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十多个上了年纪的老大爷、老大娘和袁蓉荪一起,硬是用绳索、扁担、木板把车抬出来,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开上水泥路。这个经历,是他寻觅拍摄石窟中特别难忘的一页。 携带着无数这样的故事,背负着对美的孜孜追求,袁蓉荪说:"对于拍摄表现大自然,一直是我心向往,当然会继续,拍摄我心中的好山好水好风光。但更多的时候,我会继续关注历史文化题材的拍摄,记录我对这些传统文化的感悟,以我之眼,展现历经千年沧桑浮华的华夏文明之美。"

对话袁蓉荪

  Q
  袁老师您好,美术家与摄影家都是美的追寻者,他们通过不同的方式记录下心中的感动。巧合的是,这两个标签您同时拥有。您认为这两者之间有联系吗?或者说,学习美术的经历对您取得摄影方面的成就是不是起到了促进作用。
  A
  摄影作品和绘画作品的呈现,都是通过视觉语言来表现,必然离不开基本的审美要求,摄影人具有多方面文化素养,尤其是美术的专业修养,对摄影图片思想和图像的表达肯定有很大影响。
  Q
  许多摄影家拍摄时候都是从风光摄影起步的。有人说,这是自然对心灵的抚慰;也有人说,这是一场灵魂的独行。您是怎么理解的?需要掌握怎样的诀窍,才能拍摄出一张令自己满意的风光摄影作品?
  A
  这两者的说法都有道理,在长年逐美的过程中我都有体会。关于风光摄影,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多的诀窍可言。朝晖夕阳,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奇异自然现象,历代墨客骚人,都不禁要舞文弄墨,一抒己怀,摄影也不例外。由于早晚色温的关系,摄影的表现更是如妙笔生花一样,景色具有与平常不一样的观看效果。另外,早晚太阳的低位光,使风景在对比中显现出特别柔和优美的光感。当然,由于这时光照不够,一定要用快门线和一个坚实的三脚架。要拍摄一张好的风光照片,不是到达点位拍下来就好了,要多观察思考,考虑环境季节,早晚时机、主体光位等因素,尤其是意境表达,再选择适当机位去拍摄。
  Q
  首先是技巧,其次是意境,重在思考、重在观察,这寥寥数字中已经包括了太多的东西,也包括了无数张在观察思考过程中产生的作品。那么,您对一张好作品的评判标准是怎么样的?
  A
  好作品的评判标准很多,但一张好的摄影作品首先要能够打动人,很好地运用摄影手段,作品有特别的内涵表达,呈现独特的视角。好作品要有灵魂,要与社会脉动。
  Q
  与社会脉动,是否就是您曾经提及的用映象记录社会?能否请您解释一下它的要素?
  A
  纪实摄影记录社会现象,揭示现象生活背后的本质,其最大的特点是记录当前,留给未来。拍摄纪实图片,可以站到30年或更久远的时间以后去思考:那时的历史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建筑师、档案馆需要什么有价值的影像?
  我认为,一是历史价值,这是纪实摄影的终极目标,不能成为历史,只不过是过眼烟云,就不值得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做;二是档案价值,优秀的社会纪实摄影一定是一份出色的社会档案,能够同时提供多方面的时代信息,浮光掠影而产生的图像不具备这样的价值;三是时间价值,这是纪实摄影的另一个坐标。流逝的时间不会再现,图像却是一段时光的见证,让时间停留并保存下来,长时间的记录形成时间的连续性图像对比,更具多重文化艺术价值。
原作者: 川西映象 来自: 四川文化网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