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雁江龙泉组织名家重走古驿道文化探访活动

谦谦 2017-6-21 21:24 1691人围观 四川文旅

  由资阳市雁江区委宣传部、成都市龙泉驿区委宣传部组织的两地名家重走古驿道文化探访活动于2017年6月20日上午在雁江区南津古驿举行。来自两市、区的作家、诗人、记者、摄影家、画家等文学艺术家50余人参加了此次 ...

  由资阳市雁江区委宣传部、成都市龙泉驿区委宣传部组织的两地名家重走古驿道文化探访活动于2017年6月20日上午在雁江区南津古驿举行。来自两市、区的作家、诗人、记者、摄影家、画家等文学艺术家5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20日上午,在雁江南津古驿道,艺术家们恍惚穿越时空回到了过往的历史里。在水观音寺古驿道上官马疾驰重现唐玄宗为杨贵妃“一骑红尘贡荔枝”、八百里加急文书传递;身着古装的人们在驿道旁挑箩篼行走、劳作;沱江河口有头戴斗笠的垂钓人,静享美丽南津的静谧悠闲生活;水观音寺茶铺过往的商人在歇脚品茗;三三两两赶集的大姑娘小媳妇在林荫嬉戏游玩;南津街上理发摊的理发师正在给客人理发、打铁铺叮叮当当正在燧铁敲打制作工具、蔑匠正在编制背篼箩筐织一片和谐的景致;栓马石记不住千万遍缰绳的亲吻;上渡口布满了纤夫的辛酸印迹;古驿站、马王庙、南大门、东栅门、碧云宫、余国祯故居、龙王庙、扯谎坝、曹荻秋故居、大宫馆(客栈)、江西馆、湖广寺、西栅门、栖流所、猪牛市场,漫步古驿街道,回味历史。在南津镇政府广场正在展示表演非物质文化遗产刘绪阳东峰剪纸艺术、堪嘉高台狮舞、川剧变脸、汉服展示等,精彩的表演引起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迎仙桥是南津驿官道出西门的必经之地,不知不觉名家们一行人已置身于此。只见桥侧身雕刻有精美的龙饰,如今龙头已不可寻,龙尾虽留在桥上,却已遭风化损毁。相传这里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曾有个穷石匠混入施工队,成天混吃混喝,只打一块石头磨洋工。包工头很不满意,要撵走他。临走时,他把自己打的那块石头也背走了,送给附近的一个穷老婆婆后,便消失了。大桥建成时,却有一块刹肩石怎么也镶不上,这时候有人想起穷石匠打得那块石头很像,便派人去找石匠,怎么也没找到,却在老婆婆院坝发现了这块石头。老婆婆以百两银子卖给了包工头,并将石头往缺口处一放,恰巧合适,大桥始成。县太爷踩桥剪彩时,恰逢一迎亲花轿过桥,县太爷下轿礼让,老百姓感动,便取名为“迎仙桥”,取其迎亲和仙人送石之意。
  据南津镇政府退休干部江代华介绍,早在元朝至正年间,就始建了南津驿站和龙泉驿站。明清时期,随着商贸的迅速发展,一条蜀道上又兴起了上起成都下达重庆的大路,俗称东大路,史称官道。“东大路”全程1200里,起于成都锦官驿,经龙泉驿、南津驿、内江、隆昌、荣昌、永川、过关口、走马岗、白市驿、石桥铺、浮图关,止于重庆通远门,是古代巴蜀两地的唯一陆路交通。“我们今天所走的这条驿道曾经奔驰过无数快马,传递过无数讯情,传说驿道始建于大禹治水疏九河时,也有古籍记载它为秦汉两代传递政府文书而诞生。”江代华一边在前带路一边向大家解说道。
  6月21日艺术家们在龙泉驿参观山泉镇东大路、大佛寺、天落石、北周文王碑、柳沟铺战址、古驿道。据了解山泉镇大佛寺、北周文王碑及摩崖造像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山泉镇大佛村八组,存庙宇四合院,正殿用石柱,根据题刻应是晚清民国时期修建。内奉大佛一尊,原头像已毁,后人依岩壁又雕刻佛头,从侧面看头像与身躯并不在一个立面上。殿内两侧有土中掘出的造像若干,看去象清代的作品,多有残缺。古东大路旁大佛寺后古称“天落石”的岩壁上,立于北周闵帝元年(557年),2013年被国务院正式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佛寺古称周文王神祠或周文王庙,整个大佛寺的摩崖石刻占地面积268㎡,其中“天落石”是一巨型的单体砂岩岩石,长约14m,宽8m,高4.4m。其东壁上的北周文王碑通高2.44m,宽1.24米,碑首刻蹯螭,佛像莲花,米雀,扶桑叶片,额题阳文正书竖读十五行,每行4字,共56字,均分布在棋格内,字径4cm*5cm,字体为魏碑体,记碑名,领衔立碑人强独乐的官爵。碑文正体楷书,均置于棋格内,阴刻竖读40行,每行34格,共1348字,字径2.5cm左右。内容大致为追叙北周文王宇文泰功绩。碑帽浮雕为朱雀和4尊小佛像。同一块巨石上除北周文王碑外,还有摩崖造像十余龛,后代碑刻数处,多为唐及五代作品,少数为宋至清朝作品。
  洛带古镇是四川省打造“两湖一山”旅游区的重点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首批重点小城镇、成都市重点保护镇、成都文化旅游发展优先镇、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镇”。作为世界客属第二十届恳亲大会的核心分会场之一,洛带被世人称之为“世界的洛带、永远的客家”,“天下客家”的定位得以确立。
  洛带古镇位于龙泉镇北10公里,坐落在龙泉山脉中段的二峨山麓。建于三国蜀汉时期,传说因蜀汉后主刘禅的玉带落入镇旁的八角井中而得名,镇上居民中客家人有2万多人,占全镇人数的9成;故有中国西部客家第一镇之称。唐宋时,隶属成都府灵泉县(今龙泉驿区),名排东山“三大场镇”之首。清朝时更名为甄子场,后复原名并沿用至今,是一个千年古镇和历史文化名镇。镇内传说众多、古迹遍地,场镇老街以清代建筑风格为主,呈“一街七巷子”格局,广东、江西、湖广、川北四大客家会馆、客家博物馆和客家公园坐落其中,是名符其实的“客家名镇、会馆之乡”。镇内90%以上的居民为客家人,至今仍讲客家话,沿袭客家习俗,被誉为“中国西部客家第一镇”。
  古驿道丰厚的驿道文化、历史文化资源引起了艺术家们的关注和共鸣。龙泉驿区文联副主席、人文地理作家魏平表示,“古驿道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要更多关注文物保护,更多地关注古驿道,希望日后能同雁江的名家一起将这些文化元素编纂成册。”雁江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明办主任张智勇说“新时代下,资阳成都开启一体化新篇章,两地交流日益密切。雁江区与龙泉驿达成区域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携手,共同发展。雁江、龙泉两地组织文化艺术界人士重走古驿道,探秘古今成资一体化,让千年驿路延续两地深情厚谊。”
  雁江区委常委、纪委书记龚华,龙泉驿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文联主席刘泽双带队带参加了古驿道文化探访活动。

 

 

 

 

 

 

 
 
原作者: 贺通 来自: 四川文化网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