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陪伴(报告文学) | 第一章 变革 | 第四节 “常青藤”在绵阳发芽 | 逸西

逸西诗人 2017-6-29 15:36 1026人围观 文学作品

有人说,禁毒的关键在于戒毒。毒品没有市场,自然就会断了它蔓延的根基。
○一部灵与肉对话的白皮书
○一部心与魔决战的血泪史


点击新窗口打开


○逸 西


    有人说,禁毒的关键在于戒毒。毒品没有市场,自然就会断了它蔓延的根基。

    《禁毒法》颁布实施后,2008年8月,四川省新华(绵阳)强制隔离戒毒所(人们习惯称“新华人”)在四川省新华劳教所的基础上,正式加挂了“强制隔离戒毒所”的牌子,同时也是司法部强制隔离戒毒局在全国指定的首批重点探索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的10个试点所之一。

    当时,“新华人”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合并办公”的运行机制,下设16个机关科室,19个建制大队,现有在职民警496人。全所总占地面积4100亩(含山林和坡地3800多亩),收治4500余名来自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广元市、德阳市等省内市区的男性强制隔离戒毒人员。

    自2008年8月25日正式收治第一批戒毒人员以来,“新华人”积极贯彻落实《禁毒法》,认真履行强制隔离戒毒工作职能和新任务,在四川省司法厅、四川省戒毒管理局党委的领导下,面对收治规模急剧上升、警力严重缺乏、收治对象结构复杂等重重困难,实现了场所持续安全稳定。7年多来,已累计收治强制隔离戒毒人员15000余人。

    聪明又智慧的四川戒毒人探索出的“常青藤戒毒模式”,目前已在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各戒毒场所进行统一推广。

    那么,“常青藤戒毒模式”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戒毒模式?它又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呢?

    自《禁毒法》颁布实施,四川戒毒人就开始琢磨和思考有没有一种具体的框架模式用于指导今后的戒毒工作?勇于探索和大胆实践,寻找他们具体实施戒毒工作的方法。于是,他们想到了一种生命力极其顽强的植物——常青藤。它易记,且内涵丰富,其绿色象征“生命、健康、希望和活力”。根据常青藤的生长特性,它表现出不安于现状、会四面八方地延伸,不断地扩展生存空间,从而寓意“生命顽强和上进”。同时,其生长既依靠凭借物又互相攀附,形成支持网络,更符合“社会支持和互相支持”的寓意。其英文名“Ivy”可分解为“I”——我,寓意以“我”为本,即人本理念;“V”-“Valiant”——勇敢,寓意民警勇敢面对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的挑战,戒毒人员勇敢面对戒毒的困难;“Y”-“Yes”——是,引申为积极的表达,寓意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坚持以积极的态度戒毒。

    此外,基于“常青藤联盟”(lvy League)已成为顶尖名校的代名词,“常青藤”还寄寓了“追求卓越”的深刻内涵。“常青藤生命复原戒毒模式”倡导建立“常青藤戒毒联盟(Ivy league drug)”,共同为破解世界戒毒难题而奋斗。因此,常青藤具有“生命、健康、不屈、希望、支持、人本、积极、追求卓越”等多种丰富意蕴。据此,四川戒毒人设计制作了“常青藤生命复原戒毒模式”的标志,成为“常青藤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

    同时,“生命复原”新概念融合了戒毒模式的立足点、重点和戒治目标,体现了模式的核心,即“培育复原力戒毒人员”“ 构建复原力场所”“ 协调构建复原力家庭及社区”,而戒治目标——“恢复还原戒毒人员健康生命”,即“生理复原、心理复原、健康行为复原和社会功能复原”等。

    于是,“常青藤戒毒模式”诞生了,在绵阳发芽,在四川各地生根、开花、结果。

    依据这一模式,近年来,“新华人”在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中实践社会管理创新,取得了积极成效。四川“常青藤戒毒模式”的效果开始呈现,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国药物滥用防治协会、北京大学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等国内顶级戒毒科研机构的专家教授对“常青藤戒毒模式”予以了高度评价。

点击新窗口打开

新华场所风貌


    2014年,“新华人”按照四川省司法厅、四川省戒毒管理局统一部署和要求,及时转变观念,加强业务培训,根据“常青藤戒毒模式”,搭建了“亲情介入、医疗支持、社会参与”三个联动帮扶平台,努力提升场所的戒治质量。

    在搭建“亲情介入”平台中,“新华人”认为,吸毒者虽然伤害了家庭,破碎了亲情,但家庭是港湾,亲人的接纳和支持是戒毒人员戒毒和回归社会的信心与动力。据此,他们通过开放场所邀请亲属来所帮教、建立远程网络帮教体系、开办家长学校提升家属帮教能力等,将亲情介入视为戒毒工作的重点。

    在搭建“医疗支持”平台中,他们突出了三个重点:发挥戒毒医疗在急性脱毒期的治疗作用和主导作用;利用所外优势医疗资源对急危重症疑难病戒毒人员进行救治,确保他们生命健康;对戒毒人员生理体能恢复、抗复吸治疗、卫生知识及疾病预防知识的普及教育给予有效的医疗指导。

    在搭建“社会参与”平台中,他们积极联系卫生、药监、企业、社会团体及科研院校,寻求支持,依托专业机构开展科研合作,利用政府相关部门资源提升戒毒工作社会联动效果。在搭建“三个平台”践行“三个戒毒”的过程中,他们避免“单打独斗”、一家之力搞戒毒的局面,内引外联、多措并举着重借力五个社会资源,不断探索戒毒工作新途径。

    在借力医疗行业优势资源上,场所采用聘请、招募、购买服务等途径,与绵阳当地医疗卫生部门沟通合作,开辟了戒毒人员绿色救治通道,对场所的急症、突发病、危重病人实施积极的抢救和治疗,对一些疑难杂症及场所不具备医治条件的病人建立联合会诊及住院治疗制度。近期该所正积极寻求驻地党委政府支持,拟与绵阳第三人民医院共建绵阳第三人民医院新华强戒所分院,将其打造为主要承担药物依赖戒断、精神康复诊治,集医、教、研、防为一体的特色专科医院。

    在借助戒毒领域行业资源提升戒毒工作专业水平,他们借助中国药物滥用防治协会的专业戒毒力量,邀请协会专家对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给予指导和帮助,促进戒毒方法不断完善和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不断发展;与北京大学药物依赖研究所建立长期教学科研合作关系,开展民警戒毒专业知识提升培训,推动戒毒理论研究和科研实践;多次安排民警到香港等地考察戒毒工作,与香港戒毒总会及社会团体进行交流,学习别人在戒毒领域的新理念和新做法,保持与香港戒毒总会的专业联系,共享其网络平台的各类戒毒信息和资料,为助推戒毒工作新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在探索强制隔离戒毒工作过程中,他们积极实践戒毒人员社会适应性考验,即经诊断评估,符合条件的戒毒人员在戒毒执行期间可以申请回归社会进行自主戒毒,并按规定回到戒毒场所接受监督和矫治辅导的一种戒治方式。社会适应性考验的目的在于让戒毒人员回到真实的社会环境中进行适应性训练,同时考察其社会功能恢复和保持操守情况,以检验戒毒的实际效果,为科学评估和改进强制隔离戒毒工作提供依据。

    回归社会适应性考验分为“周回归”和“月回归”两个阶段。“周回归”要求戒毒人员每周必须返回戒毒所一次,接受监督检查和矫治辅导。“周回归”期间考核合格的,可以转入“月回归”阶段,每月回戒毒所一次接受监督检查和矫治辅导。社会适应性考验期间,戒毒人员、家属、居住地社区、公安派出所与强制隔离戒毒所签订5方协议书,约定各方应尽照管及帮教职责。

    社会适应性考验整合了戒毒人员自身、家庭、居住地社区、公安机关以及戒毒所的综合力量,成为戒毒人员巩固戒毒成效和继续保持操守的重要支撑,为实现戒毒场所与社会的无缝对接起到了重要作用。回归期内戒毒人员与社会融合,实现自主管理,期满回所后对其操守保持情况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检验,增强了戒毒人员戒毒主动性、积极性,使其操守率大大提升。

    为体现对回归社会戒毒人员的关爱,加强后续照管,提升戒断巩固率,为其戒断毒瘾、融入社会创造良好的环境,新华所实践开放式办戒毒的工作理念,利用所内自有的3800亩山林土地,与企业合作,共同打造集戒毒康复、职业培训、临时就业安置等多功能一体的“绿色回归家园”,园区内工作的人员都是该所戒毒人员,在园区除接受戒毒康复指导外,还学习植物栽培、养护等实用技能,劳动报酬与社会务工人员相当。

    “新华人”在园区还建立了戒毒人员家长学校,定期为戒毒人员亲属提供戒毒专业知识培训,邀请省内知名戒毒专家、专业心理咨询师到园授课。现已开办家长培训班4期,参加培训者达200余人次,重点解决戒毒人员家庭亲情破裂和戒毒人员亲属缺乏起码的戒毒知识技能,增强亲情帮教在戒毒工作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极大地提高了亲属的帮教能力。同时通过常规的亲情电话、家委会QQ群和视频会见等形式,架起戒毒人员与家属沟通和交流的桥梁,实现家属对戒毒人员的远程网络帮教,打破家庭帮教时间和空间限制,既拓宽了帮教渠道,又方便了家属帮教,深受广大家属欢迎。

    “绿色回归家园”重视利用重大的传统节假日,积极构建亲情帮教平台,通过举办园区开放日、家庭联谊会、家属座谈会、亲子活动、亲情餐、联欢会、夫妻团聚房等亲情帮教形式,让戒毒人员近距离感受亲情的关爱和温暖。母亲的呼唤,父亲的眼泪,妻儿的相拥……一幕幕感人场景,唤回了一个个失落的心灵,激发戒毒人员安心戒治的“原动力”。2015年,园区共开展各类家庭帮教活动50余次,来所参加帮教活动的家属1000余人次。

点击新窗口打开

戒毒人员开展心理拓展训练


    “绿色回归家园”投入运行以来,深受戒毒人员家属的拥护和支持,戒毒人员踊跃到“绿色回归家园”参加戒毒康复,先后有500余名戒毒人员入住“家园”参加戒毒康复、职业培训,50余名戒毒人员期满留园实现就业。2015年底,新华所对80名曾在“绿色回归家园”接受戒毒康复的戒毒人员进行回访调查,通过直接走访调查对象,尿检、电话信函联系调查对象并到当地公安机关、禁毒机构或社区核实情况等。80人中,有3人无法联系,实际接受调查77人,调查结果显示:77人中。保持操守(未复吸)70人,保持操守率达90.9﹪;就业68人,就业率达88.3﹪。两项指标均远远高于未到“绿色回归家园”参与适应性训练的其他戒毒人员。这种开放办戒毒的理念和成功做法得到国家禁毒办专职副主任王刚、国家药物滥用监测中心主任刘志民等领导和专家、学者的好评。

    此外,新华所还长期与四川师范大学、西南科技大学、绵阳师范学院等高校保持友好联系,开展互动交流活动。

    他们邀请师生到所内参观交流,了解强制隔离戒毒工作开展情况,对戒毒人员开展帮教活动;借助高校力量对民警开展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专业培训,提升戒毒业务水平;安排戒毒人员到高校现身说法,通过典型案例引起共鸣,对青年起到警示教育作用。近两年来,共计邀请高校师生来所帮教达600余人次,开展专业培训80余人次,安排戒毒人员现身说法50余人次,对强制隔离戒毒工作如何融入社会的探索实践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场所定期开展社会开放日活动,邀请社会人士、社会团体到所内参观交流,通过社会力量建立志愿者队伍。新华所和爱心人士及志愿者组织联系,请他们入所开展结对帮教活动,开设“爱心讲坛”,提供心理咨询。如西南科技大学的学生志愿者,定期来所活动。两年来,场所共开展社会开放日活动10次,接待志愿者、社会爱心人士1200余人次,收到很好效果;场所与绵阳市邮政局合作开展“信心•千信”活动,邮政局专题发行“亲情联谊家书”信封和邮票6000余份,免费为戒毒人员邮递亲情家书,并收到各类社会爱心人士捐书、捐物万余件;积极与地方公安部门合作,为解决戒毒人员收治、变更过程中的各类疑难问题进行协调沟通,取得公安部门的帮助和支持,促进了场所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未完待续。文中劳教、戒毒人员及亲属和朋友均为化名)


作者简介

    逸西(原名刘逸西),著名作家、诗人、资深媒体人。

    著有诗集《放逐》《梦雪》《民主的细节》《我们的记忆》《疼痛在心》(中国首部反腐诗集)及长篇报告文学《剑门关下铁人情》《民主的碎片》《陪伴》等多部。获四川“五个一工程”奖。

    曾在广西、广州、四川和中央媒体《民主与法制》等做过记者、编辑。从事新闻工作至今20多年来,在国内外采写若干有强烈反响的新闻。

原作者: 逸西 来自: 法治四川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