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陪伴(报告文学) | 第一章 变革 | 第六节 “红花楹”在德阳绽放 | 逸西

逸西诗人 2017-6-29 15:45 1033人围观 文学作品

绽放的红花楹花颜色艳红,像涅槃的火凤凰,在四川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激情燃烧。
○一部灵与肉对话的白皮书
○一部心与魔决战的血泪史


点击新窗口打开


○逸 西


    绽放的红花楹花颜色艳红,像涅槃的火凤凰,在四川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激情燃烧。

    作为一省专门收治女性的强制隔离戒毒所,如何将教育矫治工作的一般规律与女性教育的特殊性相结合,如何提高女性戒毒人员的主体意识,塑造自尊、自立、自强、自信的“四自”品格,培养她们健康、积极、向上和乐观的品质,成了女所全体民警的头等大事。


点击新窗口打开

女所英姿


    首先,她们要帮助戒毒人员戒除“心瘾”,在教育矫治工作中,树立“不能服从,但要服务她们;不能放任,但要信任她们;不能迁就,但要成就她们”的理念。

    同样,女所在“常青藤戒毒模式”的框架下,于2010年8月开始实施“红花楹”母性回归计划特色教育模式。

    这一模式以“红花楹”作为母性回归计划的象征,以充满热情、鲜艳的生命色彩和热情浪漫的气息为主题,表达女性戒毒人员生命重新燃烧,在“绝望中重获新生”。

    “母性”是人性在女人身上的完美体现,女性修养的最高境界。“母性”更是一种痛苦的灿烂与辉煌,是以牺牲自我为代价的母爱情感。

    “回归”则是对女性戒毒人员实现社会角色回归,通过教育和心理疏导实现边缘人群心态回归正常人群融入社会;是性别角色回归,通过教育实现对自身角色的接纳和认同。

    总之,“母性回归”就是通过有步骤、分阶段的教育,实现基本素质全面提高和自信回归、性别回归、心态回归和角色回归。

    而“红花楹”的花语则是:在绝望中重生!

    “红花楹”母性回归教育,以性别意识复苏教育为主,强调女性与社会道德、价值观相容相依。所有教育内容均围绕“责任”主题,以“补偿教育、名家讲坛、技能培训、亲情帮教、社会帮扶”为载体,设计道德、法律、行为、技能、修养五个教育模块,以“从心、从责、从法”和“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开展教育。 

    从心:从内心的真实需要出发,做最好的自己,让生活因自己的行为矫正而变得有生气和活力。

    从责:从社会道德底线,履行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的社会和家庭责任,做有责任的女性。

    从法:从国家法律法规找到自己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能做,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

    妇德:培养品德与文明礼貌,成为诚信文明的女性。

    妇言:传授知识和处事智慧,成为知书达理的女性。 

    妇容:培养仪表和礼仪,成为自信自爱的女性。

    妇功:技能教育和创造力培养,成为生活自立的女性。

    四川省司法厅副厅长扎柯说,“红花楹”母性回归计划是一次社会管理创新的集体尝试,对于促进戒毒人员安心戒毒,宣传戒毒等有着积极和深远的意义,为戒毒工作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女所五大队(艾滋病专管大队)大队长任凤鸣这样总结出艾滋病戒毒人员的心理特点和情绪特征:她们焦虑情绪严重、心理浮躁倾向突出、自杀倾向明显、疑病症和强迫症状明显等。对此,任凤鸣认为,民警在陪伴艾滋病戒毒人员戒除毒瘾时,要服务于她们,以“人文思想、人文关怀、人文精神和人文意识”等聚合与重塑她们的信心。

    2011年6月23日,茶道表演、民族舞蹈、赞美母爱、讴歌家庭……一场特殊的“美丽女性评选”决赛在女所举行。同时,“大爱谱和谐”亲情帮教活动也在这儿进行。16名戒毒人员和30名家长参加“心手相牵”亲属座谈会。邀请志愿者代表和亲属代表发言。戒毒人员代表朗读了给家人们的自白书,她们的亲人和民警们坦诚交流、真情关爱。这一亲情互动,不仅加深了戒毒人员与亲人之间的沟通,还构建了相互包容、支持、谅解的氛围,增强了社会各界对戒毒场所的了解,让更多的人帮助劳戒毒人员早日戒除毒瘾,回归社会。

    2013年5月2日,女所拉开第二届“携手你我,给心灵一片晴天”心理健康月活动序幕。旨在进一步提升戒毒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她们心理健康意识,营造一种学习、普及、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的良好氛围,帮助有心理困扰或障碍的戒毒人员走出心理阴影,共同创造良好的戒治环境,提高戒毒教育矫治质量。女所邀请四川师范大学、内江师院、四川省妇联、四川省科协的有关专家、教授来所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指导戒毒人员心理互助,进行个案心理咨询和传授心理干预技巧。

    2015年3月8日,女所又举办了一场令人耳目一新的“巴蜀讲坛”公益讲座。邀请成都大学管理处处长、成都老干部活动中心客座教授崔红前来主讲——女性健康的自我管理。

    当天,崔红从人体9大系统(呼吸、消化、泌尿、生殖、运动、循环、感官、神经、内分泌)入手,邀请女所9名戒毒人员参与演示,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人体在正常情况下的系统运行情况,以及受毒品侵袭后损坏的系统运行情况。

    在讲座现场,崔红用衣服、皮球、管道、橘子、柚子等道具,进一步向戒毒人员阐述吸毒行为是如何进入、抑制并损坏生殖系统,破坏生理功能和生育功能。“孩子们,你们还年经,如果长期吸毒,会严重破坏生理生育功能,甚至再也当不上妈妈了。”新颖的教学、直观的展示、简明的阐述、语重心长的的话语,让女所戒毒人员听得入迷。

    如何调整受毒品损害的人体系统?崔红还为戒毒人员开出了自我调整“六保”秘诀:保持平衡心态、保持习惯阅读、保证合理膳食、保证充足睡眠、保持适当运动、坚持保健体操。她在现场还带领戒毒人员一起做起了“阳关关,海三三”女性保健操。


点击新窗口打开

不爱红妆爱武装


    近年来,女所重视社会帮教平台,依托“红花楹”母性回归教育举办场所“名家讲坛”上百次,借助社会资源,将优秀传统文化、生活艺术、心理健康、技能培训等众多主题引入其中,陶冶女性戒毒人员情操,培养她们成为内外皆美、自信自尊、自强自立的新女性。

    在女所人的共同努力下,她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女所先后荣获中央六部委表彰的“先进单位”;全国妇联颁发的“维护妇女儿童权益贡献奖”“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司法部表彰的“先进集体”、部级优秀学校;全国戒毒系统“禁毒艾滋病防治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奖;四川省政法系统“先进集体”“我最信任的基层政法单位”等荣誉;荣记集体一等功2次,集体二等功5次。涌现出了以李志强、张晓芳、李麒、任凤鸣、刘君等为代表的先进个人193人次和以周利、熊玉竹、刘薇、江璐荟等为代表的优秀青年。

    2015年4月29日,女所从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楠木寺村整体搬迁至四川省德阳市黄许镇新龙村。一个占地面积130亩的新女所,催人奋进。

    女所连续18年实现场所“六无”(无逃脱、无非正常死亡、无毒品流入、无所内案件、无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无重大疫情),累计收治戒毒人员6000余人,为维护社会稳定,预防和减少犯罪做出了积极贡献。

    “红花楹”在德阳继续绽放。(未完待续。文中劳教、戒毒人员及亲属和朋友均为化名)


作者简介

    逸西(原名刘逸西),著名作家、诗人、资深媒体人。

    著有诗集《放逐》《梦雪》《民主的细节》《我们的记忆》《疼痛在心》(中国第一部反腐诗集)及长篇报告文学《剑门关下铁人情》《民主的碎片》《陪伴》,长篇笔记体小说《“死活人”》(一个艾滋病毒感染者日记)等多部。获四川“五个一工程”奖。

    曾在广西、广州、四川和中央媒体《民主与法制》等做过记者、编辑,从事新闻工作至今20多年来,在国内外采写若干有强烈反响的新闻。

原作者: 逸西 来自: 法治四川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