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开启左侧

“小组微生”新发展,“上风上水”幸福村

作者:怡萱 | 时间:2020-2-3 16:42:09 | 阅读:565|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文化网讯(蒋怡萱报道)“天府桃园千般美,田园花木万户春”,坐落于江安河流域的万春镇幸福村,每到天朗气清、日风和煦之时,总会迎来大批游客到此郊游踏青,欣赏田园风光。幸福田园景区,是万春镇“小组微生”发展模式的典范。2020年1月11日,四川农业大学的同学们来到幸福村,开始了对其“小组微生”发展模式现状的调查研究。
  在前期了解中我们团队知道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道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过去“大统筹、大流转、大集中”的土地整治模式下,出现了一些农民“被上楼”的情况,亦或是在采用集中安置的模式中,出现了村落规模太小、点位过于分散的问题。于是,在全市广大干部的不断探索中,依山傍水、配套完整、产村相融的“小组微生”新农村综合体应运而生。
  “小组微生”是什么呢?它是指新村规划建设过程中要坚持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的发展模式。“小”是小规模聚居:在便于农民生产生活的前提下,控制新村规模,建设“紧凑型、低楼层、川西式”民居;“组”是组团式布局:利用当地山势、水系、林盘,结合农村生产生活需求,形成组团式布局;“微”是微田园风光:在民居设计中设置前庭后院,鼓励农民因时种植,形成瓜果梨桃、鸟语花香的微田园风光;“生”是生态化建设:在整体建设中要遵循自然法则,灵活规划,保护青山绿水,留住乡愁。

住宅.jpg
图为幸福村村民集中居住地。通讯员 蒋怡萱 摄

  “以前村里的路是泥巴路,下雨天出门必须穿雨靴。现在门口都是水泥路,好走多了。”这是接受采访的村民告诉我们的情况。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的印象中,农村是杂草重生的泥泞小路尽头的老旧瓦房,是被无数条横着竖着的田埂划分成一块一块的农田,是拴在屋后吃草的咩咩叫的山羊和在房前窝在屋檐下休息的黄狗。而我们多调研的幸福村确已是颠覆了传统的人们对农村的看法。在幸福村,房子是集中建设的,房前房后的菜园子是对农村特色的保留,也是对农民生活的便利。
杠上花.jpg
图为幸福村民俗商品售卖点。通讯员 蒋怡萱 摄

  走进幸福村,映入眼帘的是热闹不凡的民俗商品街。村民们叫卖着地方特产,或是将自家种植的新鲜蔬菜进行售卖。游客们络绎不绝,或是驻足于田间地头,拍照留恋,或是驾一叶扁舟,摇曳于芦苇荡,或是到访湖边农家乐,品尝特色农家菜,亦或是小憩于湖边茶馆,当冬日的暖阳撒进自家院子只是,再沏一壶清茶,真可谓是好不惬意。
书记.jpg
图为队长对幸福村村委书记的访谈。通讯员 蒋怡萱 摄

  在对幸福村村委书记唐小兵的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幸福村的‘小组微生’发展模式,不仅仅是一次新农村建设,更是一种乡村旅游的发展创新。幸福村因地制宜,不仅环湖建起特色民居,打造出微田园风光,更是引入火车餐厅、阳光玻璃房等网红打卡景点,吸引不同年龄阶段的市民到此观光郊游。与此同时,温泉酒店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幸福村将借此打造成享田园风光、品绿色农家菜、泡天然温泉的养生度假圣地。交通方面,随着地铁17号的建设,幸福村将纳入成都市主城区轨道交通网络,届时,幸福田园风景区将作为热门景区推给成都市民。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正是幸福村‘小组微生’发展模式下产村融合的有力证明!”
合影1.jpg
图为调研团队在幸福村的合照。通讯员 蒋怡萱 摄

  在我看来,幸福村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村落,它是在“小组微生”模式改造下而诞生新型村落。在方便农民自身的同时,又将农村的特色作为一大卖点提供给游客,让农民在感动幸福的同时也渐渐的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真可谓是一举几得。虽然目前的幸福村发展已经不错,但是它的建设并没有停下,随着17号线的修通以及特色民宿的修建,幸福村又将发生如何的变化,幸福村在路上,我们的调研也在路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