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开启左侧

四川学子三下乡,见证乡村振兴

作者:梵淅淅 | 时间:2021-8-24 11:40:21 | 阅读:387|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文化网8月24日讯(通讯员 吴仕凡) 为帮助宣传平乐古镇,了解乡村振兴发展情况,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筑梦兴农小队于7月12日前往成都市邛崃市平乐古镇进行为期两天的线下实践活动。实践队员对当地原住民进行了采访,对当地有更深的了解,并据此在8月15日-8月21日线上制作了相关海报和调查问卷。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经历了一场激烈的变化,尤其是西部地区,乡村衰落是一个不争的客观事实。改革开放使我们获得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种地的人越来越少,农业产业开始衰退,乡村经济也因此停滞不前。同时,城乡发展不平衡也由此拉开。为实现建立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党和国家重大战略,这是基于我国社会现阶段发展的实际需要而确定的,是符合我国全面实现小康,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而明确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的客观要求。所以我们走向乡村,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同时见证在党的领导下,乡村振兴的发展程度。

在线下活动中,小队队员采访了当地的原住民。采访过程中,队员得到了很好的反馈,受访者怀着无尽回忆、无限感慨的样子让队员们印象深刻。原住民大多都是些老爷爷老奶奶,对于他们来说,关于乡村振兴全都化作了他们周边发生的变化,其中,当问到一位爷爷这附近变化是不是很大,他说:“变咯,都变咯,变得大,变得多,就只有这个老桥没有变,其他都变了,原来这边只是个光坝坝(什么都没有)。”老人慢慢陷入了无尽的感慨和回忆之中,陷入了沉默中,小队队员也纷纷离开,不再打扰这位爷爷的回忆。


Screenshot_20210824_112610_com.huawei.photos_mh1629775584070.jpg
图为采访当地原住民爷爷。通讯员 吴仕凡供图。
不过通过爷爷奶奶们的语气、模样,小队队员们感受到了他们在怀念过去的同时对于现在生活环境的满意。最终,队员们完成队内安排采访计划并将反馈结果进行分析,从而有利于更准确的宣传。分析结果显示,乡村振兴已经慢慢发展成熟,在乡村,通过发展旅游业结合当地特色,形成特色景区,吸引游客前来旅游、观光,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从而实现乡村振兴。采访结束后,实践小组成员在受访者同意后将采访录像制成视频,作为一份重要参考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宣传。
在线上实践中,实践队员制作了调查问卷,调查群众对乡村振兴的了解程度和了解渠道,并通过调查问卷让人们更了解乡村振兴。通过调查问卷,小队成员知道当代大学生对于乡村振兴的了解主要通过学校社会实践和网上新闻报道,群众了解程度大都一般,但对于去为乡村振兴发展助力的想法都比较强烈。小队成员们还制作了相关海报,帮忙宣传平乐古镇,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图为成员制作的调查问卷。 通讯员 吴仕凡供图。.jpg
图为成员制作的调查问卷。通讯员 吴仕凡供图。
平乐古镇的发展是乡村振兴的一个小小缩影,正是因为有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和人们的相互扶持,才让乡村城镇化,让生活更美好。作为大学生,力所能及的是去帮忙宣传,用自己的专业技能,为乡村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从而加速它的发展,见证乡村振兴。通过此次社会实践的开展,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组织部及团建活动部实践成员对乡村振兴有了深刻的了解,实践成员共同参与到乡村振兴公益活动中,向社会传播和谐正能量。成员们认为:乡村振兴任重而道远,宣传乡村振兴,弘扬不惧艰苦,走进乡村的精神,和国家齐心协力,助力乡村振兴,这是时代和社会赋予当代大学生的责任。
图为成员制作的宣传海报。 通讯员 吴仕凡供图.jpg
图为成员制作的宣传海报。通讯员 吴仕凡供图
“加强基层组织,助力乡村振兴”,这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口号,更像是一个任务。队长朱佳颖呼吁道:“现在的生活日益美好,助力乡村振兴,提高综合国力的任务义不容辞,当代大学生应无惧前浪,一往无前,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