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开启左侧

四川农业大学“寻梦者”团队以农科 促教育、增学识、拓视野

作者:Reset… | 时间:2022-7-18 10:27:33 | 阅读:241|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文化网巴中7月15日电(通讯员刘洪江 施敏怡)为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助力乡村教育振兴,同时结合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以农科为背景的天然优势,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寻梦者”支教队于7月赴巴中市南江县大河镇小学开展支教夏令营活动,为孩子们树立知农、爱农、兴农意识,为国家农业发展储备人才。

7月15日,“寻梦者”支教团队为大河镇小学的孩子们开展了《植物的一生——种子》的农科知识普及课。本次课程老师由支教队队员刘洪江和施敏怡分别在两个班教学,其余成员协助展开,旨在通过趣味农科知识讲解、简单小实验,提升孩子们的农科知识水平,增进孩子们对于农业的认识,培养孩子们对于农科领域的兴趣。

上课前,队员刘洪江和施敏怡一早就开始准备上课所需的种子,为孩子们提供好充足的实验材料。上午,在小朋友们的期待与催促下,队员刘洪江和施敏怡开始了此次课程——《植物的一生——种子》。两位队员从简单提问出发,与孩子们交流互动,深入浅出,开始从种子讲解植物的一生。队员刘洪江通过简单的问题“大家见过哪些种子?”,将孩子们带入课堂,孩子们积极踊跃分享自己所见过的种子。值得一提的是,在说到种子的重要性时,有一位小朋友说“我们吃的大米是水稻种出来的,是袁隆平爷爷发明的种子养活的我们”。

图为队员刘洪江认真为孩子们讲述种子结构 四川文化网通讯员邓其花 摄

图为队员刘洪江认真为孩子们讲述种子结构 四川文化网通讯员邓其花 摄

而在队员施敏怡这边,三年级的同学掌握到的植物的知识要比一二年级的多得多。三年级的同学对植物生长的各个阶段、植物的器官认识上非常清晰,在回答问题时,答案脱口而出,甚至还能抢答。队员施敏怡只好另辟蹊径,给他们讲述果实与种子的区别。在说到“瓜子是果实还是种子”时,一些同学不假思索地回答“是种子”,还有部分同学心中没有答案,时不时左顾右盼,或者直直地盯住讲台上的授课队员,试图从授课队员脸上找到答案;另一部分同学则回答出了正确的答案“果实”。三年级的同学上课的状态非常活跃,积极地参与课堂讨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两位队员为大河镇小学小朋友们准备好了泡好的蚕豆和花生,在支教队队员的认真讲解和耐心指导下孩子们小心翼翼的开始种子解剖操作。在解剖过程中,一位小朋友提出问题“为什么有的种子可以分成两半,而有的种子不能呢?”。队员刘洪江赞扬了这位小朋友善于发现问题和勇于提出问题的精神,并耐心的向他解释了其中的原因,同时给予他鼓励。

在探究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时,有个三年级的同学很流利地回答出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氧气,充足的水分”。但是在探究“种子的萌发需不需要光照”时,队员施敏怡反问了三个问题“种子萌发是一定需要光照?还是一定不需要?或者部分不需要?”每一位同学热烈地与前后左右的同学进行讨论,经过讨论后部分同学坚定的回答“一定需要光照!”。最后,队员施敏怡告诉他们答案“是部分不需要光照”,并给他们举出例子,比如小麦的萌发不需要光照。通过有趣的探究和实验,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了起来,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探究科学真知,从趣味中普及农科致知识,极大激发了孩子们的科学探究兴趣,增进孩子们对与农业的兴趣,增长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大河镇的孩子们虽然身处农村,可以接触到的农作物的机会较多,但是对农科的认识还比较少。“寻梦者”支教队的全体队员均来自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支教队本着传播农科知识、树立爱农意识、推动农业发展的理念,对当地的小孩子们进行科普教育,让他们从小树立爱农意识。我国农业农村的发展需要每一位爱农人的支持和贡献,支教队成员作为我国农业行业的后备人员,我们谨记国家、社会和学校对我们的教育和教导,努力成为堪当国家农业发展需要的人才。

图为队员刘洪江耐心为孩子们讲解种子解剖

图为队员刘洪江耐心为孩子们讲解种子解剖


图为队员施敏怡细心给孩子们讲解种子的结构 四川文化网通讯员 邓其花 摄

图为队员施敏怡细心给孩子们讲解种子的结构  四川文化网通讯员 邓其花 摄


图为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解剖后的种子 四川文化网通讯员 邓其花 摄

图为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解剖后的种子  四川文化网通讯员 邓其花 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