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开启左侧

深入田间地头,勘察当地农情

作者:装满星星的口袋 | 时间:2023-7-9 23:07:20 | 阅读:2173|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装满星星的口袋 于 2023-7-10 12:07 编辑

四川文化网凉山7月9日电(通讯员 李静 谢佳琪 钟倩)7月8日上午9点,“青行万里,稞行不辍”实践团队跟随,由四川农业大学冯宗云教授带领的“科技助农博士服务团“的专家们,来到了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高粱产业核心基地,对当地农作物的种植情况进行参观调查。

基地位于海拔1600多米的黎安乡沙锅坪新村,种植的高粱品种主要是郎糯19和国窖红1号,种植面积有1000多亩。在交流中,团队成员还了解到,该基地主要采用机械化种植模式。

其中沙锅坪新村是普格县烤烟种植历史最长的一个村庄,但由于长期种植烤烟会使当地的土壤板结、病原积累,导致烤烟产量下降、收入减少,故目前沙锅坪新村等地主要采取烟粮轮作来降低病菌的影响。

上午10时,实践团队来到了位于四川省普格县日史博肯村的烤烟田进行调查。该村海拔在1900米以上,因其土壤水分蒸发少、保湿好、病害少,产出的烟叶品质较好。

在田间走访调查过程中,“科技助农博士服务团“的刘金亮教授发现,部分烤烟存在烟叶患病现象,且大部分烤烟长势不均。

“很多烟草都有病毒,主要分为烟草普通花叶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前段时间,比较干旱的气候,利于普通花叶病毒的发生,故防治的关键是对蚜虫的防控。蚜虫不但能吸取烟苗的汁液,影响烟叶长势,同时能传播毁灭性的烟草病毒,对烟的产量、质量均产生很大影响。”

刘金亮教授解释道,“若烟农发现害病的植株较小,整株拔掉便是一种较为便捷的防治传播措施。也可以在植株较小时,用肥水浇灌,随着其旺盛地生长,症状可能就逐渐消失了。此外,部分烟农反映,烟草打完顶后感病现象却加重了,这主要是因为农民未洗手,不注意消毒,以至于病毒传播得更厉害。”

专家还发现部分烟农未去除地膜,导致肥料被地膜挡住,只能到达烟草根部表面,水不能冲肥入土,肥料无法对烟草起效,这不仅会造成大量肥料的浪费,还会导致烤烟长势不均。正确的方法应该是用施肥器进行施肥,或者去除地膜,以保证施肥点距离烟草根部八到十厘米左右。

上午11时许,团队跟随着冯宗云教授的博士服务团来到了最后一站——荞窝镇大坪村,这里是普格县水稻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基地,主要研究普格县水稻“品种﹣环境﹣机械化”栽培产质协同途径。站在院子里的太阳能温室前,冯宗云教授向团队成员简单介绍到:“这是新兴的光伏温室,是一种新型育秧技术,主要用来催芽育秧,目前这里所有的稻苗都是这个温室培育出来的。“

此外,该基地还进行了优质稻肥料高效运筹实验,来研究肥料的高效使用,不同的区域设置不同的肥力梯度,稻苗的长势会随着肥力的多少而产生变化。

7月8日的普格之旅已经落下帷幕,这之中有汗水,也有收获。这次实践,不仅增加了成员自身的知识储备,还激发了成员身为农科学子的自豪感与三农情怀,促使成员进一步将课堂学习和乡村振兴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为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图片3.jpg

图为老师和团队成员在田间展开相关调研。四川文化网通讯员 钟倩 摄

图片2.jpg

图为博士生团队带领团队成员前往种植区。四川文化网通讯员 钟倩 摄

图片4.jpg

图为正确施肥的指导。四川文化网通讯员 李静 摄

图片1.jpg

图为团队在普格县基地的合影。四川文化网通讯员 钟倩 供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