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开启左侧

传农耕文明,讲中国故事——让“稻香”飘进千家万户

作者:稻乡听禾 | 时间:2023-7-26 15:01:42 | 阅读:286|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倡议提出21周年。广袤中华大地上,传承千百年的农耕文明闪耀智慧之光,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农耕文化焕发新活力
流水潺潺的稻田里,水稻为鱼提供生活环境和食物,鱼为水稻松土施肥,鱼稻相依、和谐共生……近日,四川农业大学稻乡实践团星火传递小队在成都市温江区惠民社区开展了一系列志愿宣讲活动。该团队像社区居民们详细介绍了在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强调的文化自信,重点强调了农耕文化在整个中华文明的文化体系中的重大意义。让很多不同年龄段的居民对农耕文化有了初步或更为深入的了解。
自党的二十大召开以来,乡村振兴依然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而怎样传播农耕文明,更好地让群众走到乡土中去,成为了一个关键性问题。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及社会群众了解并加强对农耕文化精神的认知,该实践团充分发挥大学生青年力量,不断创新宣讲方式,最终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地宣讲模式,开展宣讲活动。
 部分居民表示,自己在参加宣讲前从未接触或较少了解过农耕,但在听完宣讲后,对于老一辈人的农耕精神有了一个一定的认知,油然升起敬佩之心。每次宣讲结束后,团队成员都会充分收集居民的意见反馈,认真总结。由此可见,再不断地总结、完善中,团队成员将这份精神更好地传递到了每一位听众的心中。
新闻稿2(1).docx [兼容模式] - Word 2023_7_26 15_00_12.png
图为团队宣讲后问卷调查部分反馈总结 稻乡实践团成员李佳栖供图
  “稻鱼共生,产出了安全绿色的田鱼和口感香糯的稻米,保护了环境,让乡村更美好。这也是农耕文化魅力的体现”当地稻鱼生产生产商岳先生说到。
“稻香”让生活更美好
农耕文化精神是一种深深扎根于中国农村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观念。农耕文化精神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这种尊重自然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提醒我们要保护环境、珍惜资源,与自然和谐共生。农耕文化精神强调勤劳、耐劳的品质。农民需要付出辛勤的劳动,才能获得丰收。这种勤劳奋斗的精神告诉我们,只有通过辛勤努力和坚持不懈的付出,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农耕文化精神注重传承和创新的平衡。农民通过代代相传的经验和智慧,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知识和技术。同时,他们也不断进行创新,探索新的种植方式、农业科技和管理方法。这种传承与创新的精神提醒我们,要尊重传统,同时也要勇于创新,不断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正如现场听众王女士所说:“农耕文明自古以来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本,直到今天依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诚然,人们可以从农业中汲取很多经验和深邃的生态哲学思,这些都有助于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环保的生态农业技术,促进绿色发展。
1.jpg
图为队员刘欣的宣讲现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珈彤 摄
近年来,我国出台全球首部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管理办法,认定了138项国家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组织开展农业文化遗产普查,建立动态监测信息平台;挖掘多种功能、释放多元价值,让珍贵农业文化遗产焕发生机和活力。促进了农耕文化精神的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领悟到这样的文化与精神。
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在我国上万年的农耕实践中,中华民族长期领先世界,创造出了许多杰出的农耕成就,铸就了中华文明不朽的精神标识。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必须紧跟党的领导,牢记党的教诲。无论在何时,都要时刻准备为之贡献青年力量。传播农耕文明,讲好中国故事,让“稻香”走进千家万户,不仅是对我们每一个人的要求,更是对时代的期望。(通讯员卢天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