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开启左侧

心系乡村振兴,川农学子深入调研 城乡融合进程中劳动力转移情况

作者:www123456 | 时间:2024-1-31 02:43:37 | 阅读:752|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文化网1月28日讯(通讯员 郭太彧为进一步了解贫困地区人民在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的生活情况,四川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彝”路生花·秋实调研团队于1月20日至27日以雷波县黄琅镇的部分村落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了以“城乡融合进程中凉山彝区乡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为主题的调研活动。
干部心系民众 筑牢乡村发展基石
  “彝”路生花·秋实调研团队首先来到了雷波县黄琅镇大杉坪村进行了相关走访调查工作。首先调研人员访问了四川农业大学凉山彝族自治州黄琅镇驻村干部王志华,大致了解了大杉坪村彝族劳动力外出务工情况,并且获得了当地的人口监测数据。据了解王志华老师已上任半年有余,在任职期间积极走访大杉坪村各户人家,同村民们均取得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并针对脱贫户等特殊人家特别关照,预防其返贫,实实在在地推动了村内乡村事业的发展。
照片(1).png
图为调研人员对驻村干部王志华进行采访 通讯员 周增文 提供
  随后调研团深入村内,以问卷访谈的形式,感受并记录村民们的生活现状以及外出务工的具体情况。大部分彝族同胞都积极热情地回答了调研问题。团队了解到村内的村民大多数都有着外出务工经历或者正在外出务工,村民用外出务工所得使家中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然而村内依旧存在着一些村民因为照顾家庭而不得不放弃外出务工机会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团队了解到村书记、驻村干部等基层工作者会积极照顾存在这一问题的家庭,并为他们提供解决措施,例如积极为患有重病的村民寻找医治方法,无微不至地关心直至其康复痊愈。对此一些村民表示,村内的干部帮助了他们很多,他们的生活得到了许多改善。
照片2(1).png
图为调研组成员正在采访村民 通讯员 孟敬棠 提供
知识改变命运 激发乡村发展活力
  离开大山坪村,调研团队先后来到了东升村和菖蒲村。根据调研结果显示,两个村庄均出现了部分村民因年龄、家庭等诸多不可避免的因素不能外出务工的情况。然而让团队成员印象最为深刻的当属两位老人以及一位年轻的妈妈。
  来自东升村的两位老人深谙“知识改变命运”这一道理,年轻时通过积极外出务工提升子女们的教育水平,如今膝下的子女均在外地成家立业。而其子女亦将“知识改变命运”的理念贯彻到了老人的孙辈,就在去年,二老的一个孙辈已被清华大学录取。
照片三(1).png
图为调研人员采访东升村村民 通讯员 孟敬棠 提供
  来自菖蒲村的90后年轻妈妈——李姐姐(化名)在谈及没有外出务工的原因时表示起初是为了照顾小孩,而如今在村内里当了这么多年幼教老师后,她认为自己有必要去守护好村中每一个孩子的童年。虽然村内的出生率正在逐年减少,村里的适龄孩童越来越少,但在教育一线一直都会是她坚守的方向。
照片四(1).png
图为90后年轻妈妈照顾两位孩子 通讯员 孟敬棠 提供
  正所谓“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须强师”。这位年轻的妈妈、村内的幼教同东升村的两位老人一样意识到了知识的强大的力量。老人深知教育的重要性所以远走他乡供子女读书,让他们用知识代替锄头,开创出独属于自己的另一番天地;90后的李姐姐亦深知教育对于一个孩子未来发展的重要程度,所以坚守村内,为乡村教育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他们二者从不同的角度、身份出发,为乡村振兴注入了一种可持续且能量巨大的力量。
  希望“知识改变命运”这样的理念传承会让更多的后辈用知识代替锄头,摆脱贫困,开辟出属于自己人生的新道路。据悉现如今在黄琅镇有不少村民决定外出务工以使子女接受更良好的教育,从而用知识的力量改变贫困,相信这种用知识创造财富的方式更能稳固现今脱贫攻坚的成果,甚至在当地绽放出更灿烂的光芒。
实践悟出真知 传承乡村发展使命
回顾团队的调研经历,成员们听到了许许多多的故事,感受亦是良多。黄琅镇各村村民的热情好客让成员们颇感温暖,看到村民们的衣食住行得到极大改善更是使成员们颇感欣慰。淳朴勤劳的村民们或是在田里辛勤耕耘,亦或是远走他乡养家糊口,他们的生活也正随着乡村振兴的稳步推进,在城乡融合进程中不断改善。更令成员们感触的是基层干部发挥的先锋堡垒作用以及教育理念的不断传播,相信在这二者的带领下,当地乡村振兴的道路必将光明灿烂。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相信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努力下,我国的乡村建设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功!



相关标签: 调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热门问答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