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开启左侧

非遗文化

作者:672999 | 时间:2024-2-9 13:05:58 | 阅读:392| 显示全部楼层
                    一碗胡辣汤,舌尖上的豫味
                   四川文化网(通讯员 刘奕辰)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为加速推动文化强国,肩负新时代青年人的使命与责任,自2024年1月15日起,四川农业大学“古韵新传:青年借力新媒体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实践团(以下简称为实践团)通过“新媒体+实践寻访”的创新模式,开启了寒假成员返乡探寻家乡优秀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
1月29日,实践团成员冯林浩在他的家乡河南,通过实地调研深入了解了胡辣汤的历史。胡辣汤,又称糊辣汤,是河南早餐中常见的汤类食品。胡辣汤最早起源于河南周口市西华县逍遥镇的“逍遥镇胡辣汤”和漯河市舞阳县北舞渡镇的“北舞渡胡辣汤”。其特点在于微辣、营养丰富,味道上口,易于搭配其他早点进餐。而胡辣汤之所以能够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原因之一是它悠久的历史使其成为了文化传统的一部分,在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中占具重要地位。胡辣汤的制作技艺代代相传,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传统。因此,胡辣汤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象征。它的保护和传承对于维护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至关重要。
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强国重要的一步,其中研究与宣发是使文化历久弥新的关键。为了将这一点做好,冯林浩用文字、照片、视频等方式详细记录了胡辣汤的制作方法、传统技艺等方面信息。在实地寻访中,冯林浩了解到胡辣汤的制作技艺代代相传,从祖辈到后辈,通过口述、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传授。而胡辣汤制作相当繁琐,店家需要凌晨三点起床进行烹饪,其中需要近30余种纯天然植物药料,根据不同的配比综合熬制。这些技艺包括选材、熬制、调味等方面,是胡辣汤独特风味的关键。尽管制作繁琐,冯林浩观察到熟练的手艺人经验丰富、动作麻利,能够又快又好的熬制一锅胡辣汤。
IMG_20240205_090121.jpg
图为1月30日 河南省平顶山亿联扬中华胡辣汤店内 四川农业大学“古韵新传:青年借力新媒体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实践团成员冯林浩摄
胡辣汤作为一道家常菜,经常出现在河南人的餐桌上,那浓郁的胡椒香,那滚烫的汤汁,总能勾起人们对家乡的思念。每一次的品尝都是对这一传统的延续。同时,餐馆、小摊、饭店等商业场所成为了胡辣汤传承的一部分。这些地方不仅提供美味的胡辣汤,还用坚守传承着胡辣汤的技艺和文化内涵。
在河南的炊烟中,胡辣汤的香气弥漫着,仿佛是一段悠远的历史在呼唤着人们的回忆。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胡辣汤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份情感的传承。冯林浩表示:“胡辣汤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对河南人们尤是如此。”
MTXX_MH20240205_090941855.jpg
图为2月5日 胡辣汤和水煎包 四川农业大学“古韵新传:青年借力新媒体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实践团成员刘奕辰供图
从祖辈的厨房到现代的餐馆,每一代人都在传承着这份独特的味道。它连接着过去和现在,也将连接着未来。在实践结束后,冯林浩将视频发布在一些新媒体平台上,辅以文字图片。经过自己的思考后,他认为胡辣汤的传承不应止步于保守,更需要创新。可以尝试新的包装设计、新的搭配方式,让这道美食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冯林浩冀望能通过本次寒假社会实践与实践团一同发扬家乡的优秀中国传统文化,让胡辣汤的美味不局限于河南,传遍全国。让更多的人品尝到这份独特的味道,感受到这河南独特饮食的魅力,再逐步扩大范围将胡辣汤推向国际舞台,让家乡风味成为铸成文化自信的基底之一。
未来,实践团将继续助力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传承,为带动文旅发展、增强文化自信贡献青年力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672999

主题 1
帖子 1
积分 15
此人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阅读作者更多精彩帖子

热门问答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