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开启左侧

盐亭文脉(四川作家 岳定海)

作者:赵良田 | 时间:2024-5-5 16:04:59 | 阅读:467| 显示全部楼层
  序

余相信精神不灭的道理,每每心游万仞之时,回忆与想象的翅膀就飞过故乡的天空,精神还乡之旅得以开始,记成文字,终不能忘。
盐亭,巴蜀区区一县耳,然一千六百余年来,朝云笼罩,和风惠畅,三朝宰相辉耀川北山乡故里,六十名进士泽及华夏四方。自东晋义熙元年盐亭建县迄今,在此偏远故土养育一大批历代名人:发明栽桑养蚕的嫘祖诞生金鸡圣地,后与黄帝联姻也;隋朝清官董叔封常临凤凰亭思索"德惠及民";唐德宗宰相严震(云溪镇)"清严"一生为人称道;唐高宗宰相李义府(永泰乡)书写平民奋斗史;唐朝大隐士赵蕤(高渠镇)屡征不至,时称"赵征君"也;首创墨竹画的文同宗师乃永泰人氏;自唐、宋、元、明、清千余年间,进士涌现,宰相三子,民风淳厚,乡野噪之。高渠镇孕育的清代诗家陈书将《鹃声集》刊行,实乃幸事;清代湖北提督江长贵(大兴乡)功业卓著,清廷授"建威将军"名号;道家名士杨太虚(玉龙镇)主持笼子寨成为地方胜景;佛门高僧袁焕仙(柏梓镇)纵论"再向西川访古佛,云万里,数声钟"被人仰慕;同盟会员谢兆兰(高渠镇)讨袁身先士卒矣;革命先驱袁诗荛(柏梓镇)振臂一呼,激荡天地正气;待石牛庙乡滋养的历史学家蒙文通走上讲坛,终成一大家也;而漫画家谢趣生(麻秧乡)以笔为匕首,投向日寇心脏。手捧史册典籍,盐亭乡邑文风仕风崛然自立,绵延千载,奇伟响亮,实感奋之!当今更有名流学士活跃科技界、文化界,一时名重巴蜀,当刮目相看:当代女诗人王尔碑(利和乡)女作家王剑清,李银昭佳作叠出,备受文学界推崇;青年科学家杨义先(云溪镇)攻克世界数学难题《哈达玛矩阵》享誉海内外;祖籍盐亭(八角镇)的张山,一枪摘下奥运冠军金牌,大长巾帼志气;雕塑家任义伯(金孔镇)创作《李冰》受到世人关注……千余年来,盐亭县城美好风光与淳朴乡情吸引唐、宋文豪李白、杜甫、苏轼出游来访,李白从赵蕤学书练剑,杜甫寓居昙云庵吟诵名篇《马首见盐亭》句;苏轼尤为称颂文同"胸有成竹"之典故;当应视作乡野村邑一大盛事!文人雅士沐其乡风,汲其河流,滋润云溪,回报桑梓,进入人生光耀故里新境界,我辈岂敢懈怠,不图奋力之?物质文明应与精神文明同步发展,君如是说,我也如是信,此乃社会进步的动力之一矣!
宋代大学问家司马光称赞文同"襟韵洒落,如晴云秋月,尘埃不到。"这乃人生精粹境界也。澄澈透明,让人敬仰,不懈努力,鼓舞余生,是为序。

               甲辰年立夏岳定海于绵阳一步书斋




                        嫘祖与黄帝

古西陵国(即今四川盐亭),位于青龙山首,此地群山连绵,飞禽蔽空。尤为注目的是大片油汪汪的桑林,生长在高低交错的沟壑、山峦、岩头之间。微风吹拂,桑叶无遮无拦地笑着,把原著居民单纯而洁白的心事,倾泻在桑枝的枝梢、不远处茅屋袅娜的炊烟和山脚下一湾湖水如银闪烁的碧波中……嫘祖尚小,她打着光脚,快活地在这片蜀山里奔跑,脸蛋红扑扑的。她喜欢邀约几个村姑一起到青龙山听晨风歌吟,围坐在桑树下摆女孩才懂的心里话。当时,这青龙山的桑林不仅茂密,而且高大挺拔,象黄桷树一般凌风而立,可知其壮了。盐亭前些年在青龙山下约十里外的河床,挖掘出十多根直径达80一100厘米的古桑木硅化石,又在青龙山发现状如蚕茧的巨石,我内心是极为震憾的——嫘祖之于盐亭,决非空穴来风。还更不消说盛唐中期大隐士赵蕤前往东关(即今金鸡)别业居住时,应地方宿老之请写下千古文章"嫘祖圣地碑"了。
嫘祖脸庞秀美,小眼睛扑闪着光亮,身围着用大树叶加枝条缠绕的"衣服",略乱的头发扎朵小花,她正讲着想法:"独见天虫乎?捉之,而验其用,可哉?"远古的人讲话多为文言混杂方言,嫘祖这个讲述,今天我翻译一下:"我那几天在桑叶上看到几条天虫,姐妹们,我们把天虫儿捉回家观察一下,看有什么用处吗?"村姑"叽叽喳喳"地发表着意见,有说行的,也有说天虫子吐什么白涎水难看的,还有位直接讲这天虫儿是不是带毒性哦。"邪乎?"嫘祖理着头上的花儿,笑了一笑:"携其家,独察之,告也。"译一下是:"我把天虫儿带回简洁的茅屋里,观察几天,有什么新情况,我就告诉姐妹们,好吗?"说话间,她披的"树衣"松动了几下,嫘祖胸脯露了一些,她已发育饱满了。嫘祖这个女孩是有主见的,她认定的事会坚持做下去,不会途中停顿。当她说完这话时,嫘祖偏着头望身边几十株大桑林,阳光流动,天虫儿啮叶,鸟影轻快,余几只蝉在悠扬地嘶叫。她站起,与姐妹们攀下桑枝捕捉蠕动的、吐丝的、织团的天虫儿。西陵国青龙山的这个中午,很普通也很淡然;然而对于远古部落,这一天具有历史的意义——经嫘祖观察试验而天虫吃叶、天虫吐丝、天虫织茧后,茧缫丝、丝成绢、丝绢制衣等一系列伟大发明便在忍耐与寂寥中訇然出世:让人类穿上丝绢衣服,懂得羞耻,演化文明的嫘祖栽桑养蚕、抽丝制衣活动,是在青龙山嘴几间茅屋的簸盖和灶屋间的石锅里配套完工的。天虫,为蚕。凭这一点,我和世间行走的千千万万人也要伸出拇指一声夸赞:"嫘祖,好妹妹。"嫘祖因天虫制丝的功绩被西陵人氏推举为酋长。遥远的北方,黄帝与蚩尤决战时昏天黑地,血流成河,涿鹿一战扭转乾坤。黄帝英气勃勃,他在战车上便听说蜀地有位能干少女嫘祖的漂亮与聪慧,不禁怦然心动。在战场胜利后,他亲率队伍跋涉万水千山,乘筏过江,翻越高山,几经辗转赶至西陵国与奇女子嫘祖会面。这一天,青龙山红日朗照,西陵国喜气洋洋,黄帝威严中掺着温和的笑容邀请嫘祖坐于一侧石凳,笑问婚事何如?嫘祖羞而答"可。"那年,黄帝嫘祖联姻实为炎黄族群头等大事,山民喧腾数日不去,史称"龙凤呈祥"。婚姻大典后,黄帝率部落子民播种籽、驯野禽、冶黄铜、制农具,让"社会"这个概念渐成雏形。嫘祖的齐家治国才能又一次显露,在制作衣冠服饰过程中,嫘祖借取发现天虫抽丝制衣的经验,在粗糙而且结实的绢衣上改动若干,庄重的冠、明媚的衣、曳地的摆一件件展示黄帝过目,黄帝喜之,当众揽过嫘祖轻轻一吻,四面而坐的众将及臣子皆抚掌欢笑。
无须再用繁杂的文物及实证叙述嫘祖故里西陵国青龙山罢,也无须端出石罐石釜验明嫘祖曾于其间劳作的身影。我想说的是,有空了上盐亭金鸡嫘祖陵去走一走,苍茫的黄桷树遮盖着山头草丛林间和流动的云团之下,也掩映着那道用古老石头树起的一座让来者祭祀的已显沧桑的丰碑:嫘祖陵。我更心仪的是,约三五知已,择一良辰,坐于五千年前嫘祖发现的那蓬连绵的桑林树荫里,喝大碗酒,嚼大块肉,吼大声歌,啸大地情——既向蚕娘敬礼,又向天地膜拜,岂不快哉?



                     岐伯与黄帝

我此刻坐在绵阳市滨江广场一边的茶楼上,心却飞向了茶亭,是的,盐亭茶亭。盖因此地出了一位非凡人物,他从百草丛生的药谷起步,持一把鹤嘴锄头,在野蔓里刨刨,在杂花里瞅瞅,为的是朝背上竹编的兜里放进散发浓香药味的神草,这些匍匐在远古川西北一带连绵丘陵山谷河滩的卑微草药,貌不惊人,沉默不语,却在最辽阔的巴山蜀水之间发芽、生长、纠缠、蓬勃,为大地母亲奉献人间百味,为乡下百姓捧出治病良方……哦,你这生长于茶亭并为后世传颂的岐伯。
只要一想起岐伯,我眼前会浮现寿星的模样,凸出的额头,笑眯眯的眼神,一大把雪白胡须飘着,他手柱树棍,不知何为忧与愁,总是在茶亭漫山遍野的树丛枝叶间辛劳地找药,时不时擦一擦脸上汗珠,累了,坐山泉边捧清亮泉水喝;饿了,将甘甜的药草嚼着伴干粮吃。这是我们的先人岐伯,中国上古时代最著名的医生,写下"岐黄之术"巨作并享有"神医"之称的岐伯。我从仙气缭绕的宋代《路史》记载里得知,曰:"古有岐伯,原居岐山之下,黄帝至岐见岐伯,引载而归,访于治道。"岐伯在盐亭的茶亭山中的大柏树下与黄帝坐而论道,采用一问一答形式写成医书《内经》和《难经》,史上合称《黄帝内经》,从而开辟了中医著述之先河,《岐黄之术》又被后世敬呼为《黄帝内经》,在这里,岐是岐伯,黄是黄帝,作为上古有名有姓的著名医学家岐伯,他在医学方面的贡献可以概括为这几点,《黄帝内经》中基本理论的最初构建者是岐伯,史载《内经》乃"昔者岐伯以授黄帝",肯定了岐伯的创立之功。我还从发黄的史页里读到,《汉书·艺文志·方技》在列数古代著名医家时说:"太古有岐伯、俞附,中世有扁鹊。"
我定一定神,上古的人多处于蒙味浑沌之时,普天之下农民饿其肌肤,劳其筋骨,尚不知医术为何物?而我们的先人岐伯,从劳碌的荒野密林脱颖而出,做了这么多功德齐天的大事,他以拯救大地先民为已任!
巴蜀文化的学者们在常年研究后得出结论,岐伯为岐舌国人,(岐舌国在今四川盐亭为中心的地区),他们的依据为,岐为古姓,又作歧,在《山海经.海外南经》篇中称"有岐舌之国""岐舌国在其东,一曰不死民东"。现代史学家蒙文通考证,"《海外南经》为蜀人所作。"据此,专家们认为岐舌国在今成都平原以东,是一处人数不多的由岐姓人所组成的原始部落。回头再看,恰好盐亭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里盛行尊崇岐伯的风俗习惯,当地流传岐伯的传说和民谣,如有瘟疫横行,农民爬上高树枝点亮"天灯"以驱除瘟病,如果瘟疫严重,点"天灯"也无效果之后,乡民中有人装扮成岐伯,身着甲胄,手执金鞭,戴螃蟹眼,端坐方椅之上,一干人等抬上"岐伯"巡游瘟区,扫荡瘟疫。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的盐亭岐阳坝,旧称"岐伯坝",背依高山,三面环流,坝边有弥江潺潺流水,岸上长着一株万年古柏,历称"歧柏树"。史记盐亭柏梓、安家和黑坪一带,农人喜种分杈柏树,虬枝似腾龙、伏蛇,与氏羌人龙、蛇图腾崇拜有关。至今,茶亭这一带仍生长着许多双杈、五杈、七杈柏,细看状如甲骨文"岐伯"符号。
我站在茶亭场边打量那株"岐伯王",它风骨凛冽,金声长啸,阳光流淌,白云环绕,真正是树中君子,天下医圣,它就是岐伯万年屹立的化身!



                     李义府与武则天

李义府系唐代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盐亭县永泰乡)一个庶族之后,父亲从河北饶阳骑马千里来到巴蜀之野当射洪县令,并广置产业于永泰,如此而已。唐613年,李义府生于永泰,至八岁,天资聪颖的李义府的诗文便传遍乡间。到二十一岁,李义府学识被剑南巡道使李大亮发现,拍桌称奇,他决定择一吉日带上李义府前往长安,将这个才华横溢的李义府推荐给御史马周。马周是有大本事的人,且生于庶族,这一点阅历与李义府高度一致。马周在官邸里赞叹着李义府的文采,并将他安排在自己身边,做个小卒,呆了些时日。某天,唐太宗在宫内上林苑宴请群臣,兴之所至,以"乌啼"为题赋诗,话音未落,追随皇上很久的无名小卒李义府第一个吟诵出来,曰:"日里扬朝采,琴中半夜啼,上林多许树,不借一枝栖。"唐太宗笑了:"我今以全树借汝。"李义府的文采从而引起唐太宗的注意。在马周力荐下,唐太宗召李义府谈治国安邦之看法,李义府从容应对,唐太宗大悦之,下诏封李义府为"监察御史,诏侍晋王"。随后,李义府执法的严惮让违法者畏惧,这正是唐太宗所需要的;再让李义府的才干与学识去影响"晋王"即后来的皇帝唐高宗李治,这也是唐太宗所希望的。本来这样一直走下去,李义府的前景应是一片灿烂。殊不知唐太宗于唐649年去世,而由他指定辅佐唐高宗李治的宰相长孙无忌,一直看不起出生庶族的李义府,朝上处处刁难排挤李义府,看久了不顺眼,干脆将李义府下调到四川壁州(今四川通江县)任司马。此时李义府官职中书舍人,恰好这纸调令又被他提前看见,虽为平级调动,可谁都想当京官,谁也不想下派啊,下去了猴年马月才回得了京城?李义府星夜去请教"智囊"王德俭,王德俭干脆告诉李义府,要想仕途翻盘,必拥立武昭仪为皇后才可险中取胜。李义府豁然开朗,这后来的事大家也知道了:李义府拥武则天为后的奏章送到唐高宗李治手中,李治与武昭仪大喜过望,不仅赠李义府一斗珍珠,还顺手将长孙无忌的调令作废,并提拔李义府任中书侍郎。再往后,步步高升,被任命为宰相,达到人生荣耀的巅峰。今天来看,李义府人生的复杂性体现在:武昭仪是被李义府第一个上奏章拥立为皇后的,由于这个大胆的举动,身处险境的李义府转危为安,扬名身后。而武则天呢,在坐稳皇后宝座进而又登基称皇后,当上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那个晚清的实权派慈禧太后,也不过垂帘听政罢了)。史载,大唐繁荣富庶,疆域辽阔,这与武则天的治国才能密不可分。所以就事论事,李义府的拥立确实功不可没。唐高宗还授意李义府重修《姓氏录》,李义府不孚众望,将显赫一世的"五姓七望"从云端打入下界,而凡为五品以上官员皆收名录。这排头的四个大姓为李、武、韦、杨,跟着才是宰相,副宰相,按官职大小以此往下类推,开了一个民间与官府姓氏并列的好头。
在中国文字宝库的典籍里,我挑灯夜读到的武后雍容华贵而又充满传奇色彩:她之郡望在山西文水县,与当今宣传多年的少女英雄刘胡兰同籍。武则天其父千里迢迢跋涉至利州经商,终有收获,并在这片温润之地生下武则天。在那一日,利州的山水豁达而又明亮。当时来看,一个幼小的女婴实在是微不足道,殊不知,仅仅再过不足二十年的光阴,中国唐朝的命运将因她的出现而神奇地转折……我在稍显局促的皇泽寺内徘徊,走入略微有点黯淡的则天殿里,武则天与李治塑像被虔诚地奉在高堂上,唐高宗李治塑得瘦弱些,武后位左,丰腴的脸庞在妩媚地微笑。我返回殿前抬头一望,殿称"二圣",倒也名副其实:夫妇二人,福蔽神州,身后又被后世尊奉利州,接受来者膜拜,实在是没有比这更为适合的上苍安排了。二圣殿内,虽嫌阴暗,我也感觉舒适。还有一位大臣供在此殿玻窗内,我停步细细地观察其人,他温和地笑,似乎在与我摆龙门阵,问,老乡自盐亭来,不亦乐乎?我微微点头,李宰相,现在是居江湖之上,庙堂之远,保重。这位叫李义府的唐高宗宰相略见激动,欲走下神位与我执手交谈,答曰,我在此殿同奉武后与高宗皇帝,心安矣。关于这段发黄的史实,我清楚地知道,武则天被李义府、许敬宗奏请高宗改立皇后之后,公元650年以降的三十年间,武则天掌控朝廷,国运昌隆,民生渐安,版图扩大,史称"永徽之治"。公元683年高宗病逝,相继即位的中宗、睿宗天资平庸,不堪大任,终在公元690年武则天改睿宗为皇储,自己在天下人的沉默与复杂的眼神里登基,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在太阳赫然的光芒下走上权力巅峰,她在龙椅上捏了几捏,让微微发晕的头脑清晰起来。她坚定地发出一道道诏书,重农商,轻赋徭,打通"丝绸之路"。命令李义府编纂新的《姓氏录》,有力地提高寒门庶族地主的政治地位,沉重打击关陇门阀集团的强盛势力。此举促进了府兵制的崩溃,推动了九品中正制的消亡,对畸形生长若干时代的科举制拨乱反正,再纵观苍茫大地,又为废除均田制与实施两税制奠定了坚实的稳固社稷的基础。这个意义上,生于古利州今广元的武则天,与生于古永泰今盐亭的李义府,对唐朝乃至千年以后的中国,贡献大矣!武则天作为唐朝著名的女政治家,中国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功绩传之久远而不朽也。难怪她自信满满地将自己比喻成日月照耀天空之女人,"武曌"这个名字,不仅霸气,而且极为妥贴。皇泽寺内千回百转,阶梯森严。寺藏武氏家庙,家谱将武门一系从岁月山峰上发掘出来,镌刻石壁,留待后世评说。这个评述,不光有寺内全国唯一存世的武则天真容石像作为观照,不仅有武后与同为川人的李义府对推动社会车轮轿前行的剧烈响动,更有武后在陕西乾陵为自己留下的一座挺立血阳、带着寂寥且意味深长的无字碑!
有时我想,李义府这个无任何社会资源背景的底层庶民,通过自身的才学、能力、政绩甚至是颇有争议的所谓"嘻笑阴柔"而官至宰相,无论如何都是一桩值得公允评析的史话。



                     赵蕤与李白

长坪山很有名气了,它虽然只是一座普通的山,座落在四川省盐亭县高渠镇白虎村的丘陵之上。关于赵蕤这个隐士的生平,史书记录似乎吝啬得很,仅有北宋孙光宪所著《北梦琐言》有载:"蕤,梓州盐亭人,博学韬铃,长于经世。夫妇俱有隐操,不应辟召。"明代曹学诠在《蜀中名胜记·盐亭县》称:"赵征君蕤,此县人,刃术教之学,隐居不仕。著《长短经》,李太白往返之。"还亦称"县有濯笔溪,云太白从征君习书处也。"虽然历史的天幕清朗,但我还须从若隐若现的远山近水里分辨史上奇异之士赵蕤。赵蕤所在的长坪山与巴山蜀水无异,仅是一座突然兀立的山脉,从地形上看,连绵不绝的群山逶迤而来,又向四面八方奔涌而去……它位于群山之环抱,犹如一把太师椅放在中间,请一位唐朝的韬略家端坐于此,观云海,看远山,听泉声,抚白鹤,怡然自得,恰似仙境。这位像高人一样生活在长坪山的隐士叫赵蕤,他生于唐高宗显庆四年(659),自小在长坪山上自在惯了,嗅着身旁的荷香,听着雨点的溅落,心儿宁静不已。长坪山其时筑有几间茅舍,紧傍白虎山腰,屋外高树参天,间有杂树,并伸几蓬野花斜刺里探头探脑;窗外有一道干净院坝,坝中砌一道石台,上搁一把长嘴酒壶与几只土碗供赵蕤一醉,院子边上架起一具稳稳的枯树老根,匠人刨平树根上半部分后置放古琴,待斜阳西垂,赵蕤叫夫人月娘倒满白酒,仰脖喝下酒后,又命书童拂拭铮亮的琴弦,待一切就绪,赵蕤撩起长袍端然坐定,留有长甲的手指轻快划过琴弦,清冽似山间泉水,悠然如空谷足音,仿佛是神仙从天而降,又恰似风声弄皱一池水波……这时,离茅舍不远处的一鉴荷塘正微风徐来,惊起两只白鹤腾空而起,绕着高高的树梢鸣乐舞蹈。再看池塘边隙游动鱼群,约数十头,悄然来往,这口荷塘足有两亩之大,荷叶上霞光荡漾,与水中圆珠浑然融为一体,分不清哪里是天光哪里是云影了。
赵蕤喜爱他的院落,虽然是用稻草盖顶,或时有寒风侵入,但房子根基坚固,自然稳稳当当。他没什么烦恼事情,经常是坐在院子里抚一抚琴,弄一弄鹤,最闹热时从山顶大树上会飞下五颜六色的鸟雀立于他的肩膀与手掌,与赵蕤嬉戏互动,挤不上肩的鸟儿就围在他的土台边与琴案下,"叽叽喳喳"汇合成多音部的小合唱,那一刻,长坪山陶醉了,溶入落日黄澄澄的晚霞之间。赵蕤自是高兴,他朝遥远的山外看去,一重二重直到九重,这九是个极数,也是至尊之数,什么"九重霄",不就是指的这个吗?他熟悉脚下的土地,熟知故乡春花秋月的味道,也熟谙夏播冬收的芳香,他会在冥想中默然落泪,以至于夫人也跟着心痛地撩裙哭泣,一旁的书童在迷惑里不知所措……赵蕤在沉默里知道他身后的这座山叫白虎寨,他与家人居住的这道平展延伸的土地叫大长坪,他的祖先在此繁衍生息,他也在此生活了几十个喧闹或静谧的春秋,虽然在东关县(今盐亭嫘祖镇)置办了殷实的家产包括别业什么的,或者在繁华的梓州城外(今三台)琴泉寺的山岩上利用废弃了的汉墓建了一处蔽身之屋,但赵蕤深爱着他建造在白虎村长坪山的茅屋院落,这房子象是从远古长出来的粗根,不断勃发出生命的芽苞,在长坪山开花散叶,灿烂成赵氏家族的荣耀与体面,这就让赵蕤心满意足了。赵蕤分明记得,江油匡山人李白来拜他为师,李白这人精干而洒脱,他在青莲读了诸子百家并长诵诗赋之后,已对所学不再满足,他想出游一览天下,让思接天宇,兴游洪荒,于是匡山的峻岭里响起他访道观的脚步声,随后又觅一只小舟溯江而来探访长坪山赵蕤,赵蕤大名其时已响誉蜀中,民间说起他的奇异、怪骇与孤高总是让人困惑不已……呵呵,李白年少轻狂,他喜欢的就是大鹏展翅飞万里的境界啊!他几经旅途周折来到长坪山时却吃了"冷门羹",赵蕤嫌他太过稚嫩或不能得到真传,让他怏怏不乐地下山找旅店居住,谁知李白也耿介,他一次拜不成又拜二次,终于在赵蕤居住的大长坪院落外边的"荷塘月色"处,赵蕤才接受叩拜……时隔千余年,我造访长坪山时在山岩弯弯处分别看见了两堵青岩,当地人称为"拜师台",这一细看,石台坚硬,带着规矩,旁生荒草,沉默是金,而师徒之灵已在此融合十分了。李白在院坝前与师傅对饮,他有好酒量,可与赵蕤喝个昏天黑地,在半醒半醉状态里,师傅讲起了帝王之术的霸道,他说霸道也是驳道,要想做好事情,实现梦想,就不要在意过程,只有结果才是最重要的。赵蕤在晕下一碗酒夹一筷子腊肉吃后又讲心存大志,他说李白啊为人做事要圆融通达,不在意起点,也不给自己定下终点,要始终将目光放远,思想深邃,才能够实现梦想。当然赵蕤也很看重任侠精神,在长坪山迷离的月色下,他认为游侠之辈刚毅坚强,是值得终身与之交往而行走江湖的那一群人……他的这些思想,无疑使年轻的李白怦然心动,而受到极深的震撼。后来李白与师傅依依不舍后携着师傅所赠的卷籍《长短经》挥别下山,再后来,蜀地流传"蜀中二杰、赵蕤李白"的故事,这个术数,既赵蕤的纵横术,这个文章,既李白的锦绣文辞罢了。唐开元八年(720),曾任宰相的著名学者苏颋,到蜀中任益州大都督府长史,路过绵州(今绵阳)时李白前去拜见,他献上自己创作的不同凡响的诗赋,也谈到了自己的老师赵蕤与其韬略之作《长短经》。苏颋阅后大为惊讶,认为赵蕤、李白是不可多得的天下之士。他庚即向唐玄宗上书,提出"赵蕤术数,李白文章"一说而流传市井,玄宗爱惜人才,数次征召,都被赵蕤婉言拒绝,叙说自己情愿过隐居生活,不去叼扰尘世。时年赵蕤61岁,月娘33岁,李白刚好19岁。随后赵蕤往来于盐亭县城高山庙与梓州赵岩洞之间,从事《易》学研究,为《关朗易传》作注。唐开元二十一年(733),74岁高龄的赵蕤在嫘祖故里盐亭金鸡青龙山,应地方宿老之诚请,为重修螺轩宫撰写了题为《嫘祖圣地》的碑文,让嫘祖故里盐亭重新进入历史的视野。唐天宝元年(742),李白被唐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也是同年,赵蕤病逝,享年83岁。
今夜,长坪山依然好梦连绵,只不过醉了已经苍老的赵蕤与远在千里之外流徙的李白,《长短经》已经传世,而《李太白全集》也是不朽,然他们心中相同的一轮明月,在盐亭长坪山淡淡升起,高过松尖,清辉泻地。



                    文同与苏轼

永泰的丘陵笑了笑,山水的眉眼也生动了起来。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设置四川省永泰县,隶属梓州。北宋熙宁五年(1072)撤永泰县,并入盐亭县,在其后的两百多年间断断续续设置为永泰尉司、安泰县以及复置永泰县,直到南宋端宗景炎元年(1276)并入盐亭。我为什么这样不厌其详地介绍永泰,盖因历史上行政区域这分分合合的事不算少,也给史籍编纂带来麻烦,比如上文提到的永泰,在四川北部作为独立县治存在六百多年,归并盐亭县总计有一千多年了,而且还将继续存在下去。永泰现为盐亭县永泰镇,在它平淡无奇的山水之间,突然走出来两位名人就显得有声有色了,一是北宋大画家文同,一是唐高宗宰相李义府,两人都有历史地位,文同不仅在祖国的文化界首创墨竹画法,为"文湖洲竹派"创始人,还写诗,出《丹渊集》几十卷,文同绘的一竿弯竹为名画,进入经典画册,并存台湾地区故宫博物馆,世间仰望。李义府辅佐武则天登基,请重修《氏族志》,打击关陇贵族势力。他以贫寒之身当上宰相遭人嫉恨,终至流放嵩州(今西昌),忧愤而死。李义府也出过几卷书叫《度心术》,算得上是永泰山水孕育的两位体面的人士了。今天我只讲述画界奇才文同与眉山籍文化大师苏东坡的故事。文同于治平四年(1067)经历了撕心裂肺的生离死别,这年寒冬,文同的母亲去世,文同忍受悲伤,向上司报告回乡丁忧。在古代,父母逝世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期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任官者必须离职,称"丁忧"。文同办完丧事后,在永泰高院观的老屋沉默寡言,他写过《忧居》一诗,其中有"忧居向山林,虫鸟日内伍……"句。我在千年后拜谒过文同祖居地,在丘陵草木威蕤之斜坡,立几间瓦房,竖一尊字库塔,文同就在此地与日月星辰相伴。第二年系熙宁元年(1068),朝廷里王安石准备变法,神宗皇帝踌躇满志,一场变革即将来临。远在巴山蜀水之地的文同,对这一切茫然不知,他在寂静的时光里写下冷清的诗,"无人来谷口,苔藓入松门。"进入萧瑟的秋季,文同将家门口前边的岩下,营造出一间书房兼画室的"墨君堂",秋夜月色朦胧,文同见屋外竹影遍布粉墙,微风吹拂,影子摇曳,文同提笔写下"山影覆秋静,月色澄夜虚……",将竹子虚心,凌云,正直之品格抒发到诗篇之中。这年十二月,文同生命里最重要的知已进入永泰,眉山苏东坡兄弟二人在为父亲苏洵丁忧期满,取道成都至阆州(今间中)返回京城,阆州是苏东坡伯父苏涣长期为官之处,施仁政,善廉明,多有口碑。苏东坡兄弟取道阆州后拜访永泰文同老家"墨君堂"。喜事从天而降,文同激动地欢迎他们到来,并请二人为"墨君堂"作文赋诗,苏轼绕着文同的故居走了一阵,对宁静的大自然散发幽思后,一篇名垂后世的《墨君堂记》问世,苏轼在文里称赞文同"……与可之为人也,端静而文,明哲而忠……风雪凌厉以观其操,崖石荤确以致其节,得志遂茂而不骄,不得志瘁瘠而不辱……与可之于君,可谓得其情而尽其性矣。"赞叹了文同与竹子的高尚情操。苏辙也即兴创作名篇《文与可学士墨君堂》。在永泰一个恬然的日子,中国了不起的苏东坡兄弟,为表兄文同留下珠联璧合的篇章。那几天,文同高兴里陪东坡兄弟转山转水看风光,一路上诗词唱和,鸟声也清脆飘远。当夜,文同在高院观的堂屋摆几样菜蔬,酌一壶老酒,置放在木桌上,一杯又一杯,喝得月影西斜,一筷又一筷,吃得泪眼婆娑。永泰竹篁摇摇的山乡之夜,铭记了这个难忘的三位文化巨人的相逢!有时,我作为文同故里的晚辈,对酒充满了感激,你看,"能饮一杯无"的风雪弥散之夜,"葡萄美酒夜光杯"之边塞,"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之军营,"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从容。这杯酒,让友情更加珍贵,让聪明更加灵气,让背影不再孤单,让笑声不再寒冷。那一夜,文同的竹林与苏东坡的旷达是相通的,那一夜,澄澈透明的月光在三位文化巨匠的心里荡漾。
文同在官场累了,元丰二年(1079)正月,老迈的文同赴湖州上任,行至风雪交加的宛丘驿(今河南淮阳)时疾病发作,他在官驿沐浴衣冠,端坐而卒,享年六十三岁。其时,陪伴在文同身边的有小儿文务光与夫人,文务光夫人身世贵重,是苏东坡的弟弟苏辙的女儿,文家苏家联姻,传为世上佳话。远方的苏东坡得此噩耗,当即泪如雨下,"气噎慢而填胸",三日俱"夜不眠而坐喟,梦相从而惊觉。"已到悲痛欲绝的程度。苏辙闻之"涕泗横流"。苏轼一直念念不忘文同,元佑元年(1086),因名高而遭贬谪的苏东坡被召回朝,一日,苏轼在京城翻出文同旧物品时放声大哭,写下情深意长的《书文与可墨竹并叙》一文,首次提出文同在艺术天地"四绝":诗一,楚辞二,草书三,画四。全方位地肯定了文同是我国历史上的艺术大师!元佑九年(1094),一生廉洁淡泊明志的文同灵柩,在停灵十五年后,才由文同的儿子文朝光,文葆光扶灵回乡安葬(其时苏辙的女婿文务光因病离世),墓地在永泰北桥山麓,由文同好友范百禄撰写墓志铭,云"……垂令名其不朽兮,盖不特王褒、相如之俦。"赞扬文同如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王褒一样,在中国文学史上大放光芒!我记住了,我们记住了,文同因为画竹创造了三个成语"胸有成竹""成竹在胸""不屈不挠",丰富了祖国文化的宝库。而且文同创建的"文湖州派"的行列,增加了苏东坡,赵孟頫,管道升,吴镇,王绂,唐伯虎,郑板桥等文化界名人,直至今天还影响了齐白石,张大千等大家,他们擅用文同之妙笔,书写墨竹之风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巨著《资治通鉴》编著者司马光对文同充满敬仰之情,他在一封书信里讲道:"渺然想见与可襟韵游处之状,高远潇洒,如晴云秋月,尘埃所不能到。"这应视作对文同先生的盖棺定论。
我还想去瞻仰文同故里,过湍江河流,观丘陵山地,听竹篁风动,拜文同墓莹。低低念叼,"你的不朽,已在我们的心间。"刹那间,永泰山水又笑意盈盈了。




                    张鹏翮与陈书

对于盐亭县折弓乡(今嫘祖镇)丹峰山下的张家湾,我常心存敬意而不能释怀:一样的泥土,一样的树林,诞生了不一样的"清康雍年间文华殿大学士,领宰相卫"(《烟雨浮图》)的张鹏翮。张鹏翮的确命苦,自幼父母双亡,被族人带往遂宁黑白沟艰难生存,后在颠沛流离中迁入西充圭峰下禅洞湾接受名师教育而攻读成才,所以,张鹏翮身世一度扑朔迷离。现代史学家蒙文通在著作《汉潺亭考》中记述:"……盐亭有《志》,始于明弘治间……同治间,邑孝廉张鹏翮等又作《续志》,……倘亦有裨焉。"我再查史料:孝廉,清代俗称为举人,而蒙文通直接肯定张鹏翮为邑孝廉,当为乡人无疑。我们再把目光投向官场,从盐亭折弓走出去的张鹏翮为官清正,他的办公场所供奉关羽和周仓两尊塑像,有人托请私事,张鹏翮看着周仓又转向来人,轻声道:"周将军护刀锋利,你不惧怕?"河南巡抚徐潮赴任前入京觐见康熙,帝嘱:"尔能如张鹏翮……不但为今之名臣,亦足重于后世矣。"可见张鹏翮志行操守深得康熙大帝赞许。沙皇俄国侵犯清朝疆土,张鹏翮受康熙指派前去谈判,风沙走石,不辱使命。张鹏翮终于与沙俄签订了中俄历史上第一个平等条约《中俄尼布楚条约》,有力打击了沙俄的嚣张气焰,捍卫了我国包括黑龙江广大流域在内的中国领土。自那后,康熙帝一直注视着张鹏翮,并于清康熙39年(1700)任命张为河道总督,把"三藩""河务""漕运"等三项烫手的要务放到了他的肩上。"张鹏翮自到河工,在署之日甚少,每日乘马巡视堤岸,不惮劳苦。"《满汉名臣传》。咆哮不停的黄河,被张鹏翮精心疏导和调理后,收起野性,唱起中华民族的摇篮曲。张鹏翮治黄大见成效,史记"黄流顺轨,安澜十余年。"
清朝启蒙读物《养正篇》中吟道:"张鹏翮,妻无色,助丈夫,拜官阙……"以此启迪后人。在张鹏翮家乡盐亭折弓一山之余脉的西充圭峰山下(此地在历史长河中经年与折弓为同一辖地),当地百姓还建造一座"宰相阁",纪念被雍正帝盛赞为:"……卓然一代完人"的盐亭籍折弓乡人张鹏翮。
生于盐亭两岔河口(今高渠镇)的陈书抖掉一身征尘前来报到, 陈书在我的想象中如一介书生,有点青涩。这个盐亭少年,清代初期不过18岁,他将笔一放穿上军装,随军开拔到福建"削藩"去了。其时平西王吴三桂在云南反叛,不久靖南王耿精忠和平南王尚之信一道响应,史称"三藩之乱"。陈书在马蹄与硝烟里转战福建、广东、江西等地,十二年军旅生活过去,"三藩之乱"基本平息时,陈书的鬓角染上白霜。他将多年在厮杀声的间歇时写下的兵祸之患、感时伤国、思念亲友等诗作整理编定,题下篇名《鹃声集》,暗喻杜鹃啼血,表达陈书在戎马倥偬年月,对家乡绵绵不尽的"一江春水向东流"之思念。后人评述,《鹃声集》是研究清代早期平定"三藩之乱"的重要史料,弥足珍贵。陈书留给我们的惊喜还不止于这些,社会刚刚稳定,他就考中进士,后升任礼部郎中。京城每当入夜,必有一盏灯亮在木格方窗下,必有一柱佛香焚起袅袅烟雾,伴于陈书左右。后来蒙文通感慨地讲,我县自帝王时代有著作传于后世者仅三人,一为唐赵蕤著《长短经》,一为宋文同著《丹渊集》,一为清陈书著《鹃声集》。
某年夏天,我朝一座孤零零的瓦片屋走去。眼前便是名声在外的陈家祠。我们知道,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制度下,祠堂专指供奉祖宗、鬼神或有功德的人的房屋。而我冒着酷暑专门纪念的先贤叫陈书,作《鹃声集》六本,存280多首诗词的经典著作,是盐亭县古代留下作品的六位乡贤之一(另五位是唐高宗宰相李义府著《度心术》,唐韬略大师、诗仙李白之师赵蕤著《长短经》,宋墨竹大师文同著《丹渊集》,民国禅宗大德袁焕仙著《定慧初修》和民国历史学家蒙文通著述经史之作)。"三藩平乱"之后,陈书解甲回蜀,与父移居四房嘴(今盐亭县麻秧乡檬子桠)半耕半读。恰逢康熙戊辰年科考将至,一身征尘的陈书持从军多年的证件,找乡约盖印赴京赶考。终至发榜后中进士,被牵马游街,真有"春风得意马蹄疾"之感。不久升礼部。次年回川省亲,康熙皇帝赐予金字横匾"奋冲凤池"挂在庙沟头老桃屋内("文革"被毁)。回朝后提为中书内阁,凡康熙帝的诏书与文稿均由陈书起草。陈书任内阁大臣20多年勤励在朝,后教皇太子(乾隆)读书作诗,因功绩历年赐宝。传清吏部尚书、盐亭折弓籍先贤张鹏翮在京任职期间,与同为盐亭乡贤陈书有交集,他们坐于灯下,畅谈盐亭县乡野趣闻,分别时多有不舍。陈书终因疲劳过度患病离世,享年62岁。皇上伤感后隆旨列为国葬,赐鸾驾半副,"奉旨驰归葬",今盐亭县麻乡檬子进士坪。并赏封上起盐亭县檬子桠,下至陈家祠和磁窑坝方圆20里乡民,常年不完粮、不纳税、不抽丁。几百年来陈书的事迹一直鼓励着盐亭县人民奋进。他的墓址与传记,在清乾隆时期的《潼川府志》和清光绪时期《盐亭续县志》皆有记载。陈书墓自建成以来受到官民爱护,故乡及各姓乡民引以为傲,常年到进士坪举行清明会,煮饭挖灶达108孔之多,祭奠先贤,香火不绝。直到"文化大革命",陈书墓碑才遭"打砸抢"的狂徒破毁。
1975年一个多事之秋,盐亭县两河区成立宣传队宣传毛泽东思想,主要人员是该区的下乡知青,我得以入选。某夜宣传队在两岔河公社一个大队学校舞台上表演后,我与另几个队员卸妆散步,月下蓝光幽幽,一间瓦屋独立,走近前一看,双门上锁,月色映地,屋内蒙尘,让我等兴味索然。破墙上刷着白色标语,横扫封资修,砸烂陈书祠。我不解,问同路人,也无解,这谜底一搁就是几十年了。我再次寻访陈氏家族的"陈家祠",它屹立在宁静的田地间。此祠在清朝光绪元年(1875)动工,次年落成,迄今百余年。难能可贵的是,"陈家祠"祠堂中竖有一方碑,碑上镌刻"建祠源流",讲陈氏一族人才辈出,尤以陈书为重云云,实为盐亭境内一处珍贵的地上文物实证。奇妙的是,陈书去世后没埋在水集口,而是葬于盐亭县近郊麻秧乡进士坪,进士特指陈书,而与墓地不远处的檬子垭牌坊,是盐亭县境内保存的四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它建于清代,系字库和牌坊的结合体,在国内也是独一无二之始作俑者。牌坊通高14米,宽7.4米,上部矗立阁楼,四角飞檐高翘,顶上高耸三层宝塔,整座建筑的工艺十分精湛。坊身刻有二十四孝故事图、戏曲图,龙凤、花鸟等祥瑞图案共108幅,人物、场景栩栩如生。牌坊的正面和背面刻有"惜墨如金""文海学宗"和诗词、题记等。我感叹盐亭县总是出文化,出蚕神,出宰相,出文化人,让访者刮目相看。每当我陪省内外文化人到此地观瞻时,总疑心这座牌坊是为乡贤、礼部郎中陈书所建,也是为天下所有风骨凛凛的文化人所建!它是一座路碑,不畏风霜,崛世而立!


                   江长贵与杨太虚

对于盐亭县大兴回民自治乡,我也有一段情结:清嘉庆十三年(1808),江长贵出生大兴乡江家坪,一个小孩出世本不值得大惊小怪的,原因是江长贵继承了远祖山东人的豪爽性格,常以垒石为营,列竹为阵,指挥拼杀,并随叔祖江坤秀学习骑马射箭,腾跳挪飞,技艺精进,练就一身高强武艺。一天江长贵流落成都,饥寒交迫,提着烘笼御寒。忽然贼寇进犯,正靠朔风凛冽城墙避风的江长贵陡生勇气,飞身上墙,急中生智,将烘笼砸向城外的牛耳大炮,赶巧火炭点燃大炮引火绳,几声巨响,炸得贼寇抱头鼠窜;城内官兵打开城门乘胜追击,大捷方归。官府一查是勇猛的江长贵用烘笼炸燃牛耳大炮击退贼寇,百思不得其解,过后还是郑重地授以江长贵为武官。从戎二十多年,江长贵从小官干起,转战二十余省,屡战屡捷,直至获得武将英勇"巴图鲁"称号为止,官职直抵湖北提督和直隶总督位置。多年征战,江长贵一身伤病,请辞归田,朝廷恩准,全俸食禄。回盐亭大兴江家坪后,江长贵深知失学之痛,便拿出多年积攒的银两开办学堂书院,修建桥梁,培养后生,推动回汉民族团结之事业。江长贵于68岁病逝成都提督街寓所,遵瞩将其遗体运回大兴江家坪安葬,墓前勒石竖碑,两边各立两丈高的石桅杆一根,蹲伏石狮石羊,十分壮观,这也是人称"将军坟"的由来。我下车祭江长贵墓莹,忽觉眼前流星长坠,原是烘笼从寒冷的世道上空划过,不奇亦奇。
笼子寨地处盐亭县三元乡,丘陵绵延,孤峰兀立,柏树环绕,状如草帽覆顶,故名。我去的那一天,天高云淡,惠风和畅,令人神清气爽,行至寨前而竟不能入,绕山岩石壁半圈,方见一道人工开凿石门通向幽径,上至寨顶,可见明代乡丁砌筑的抗御兵灾所建的炮台,一道约两米深的战壕沿山顶蜿蜒,体现出笼子寨易守难攻的特色,也恍忽体味着时间的苍茫与辽阔。吸引乡民不断前来参观的大多为了一个人,这人便是清光绪年间的三元乡人杨太虚,杨太虚早年清贫,连老婆也讨厌他维持不了生计而出走,可见其潦到落魄之困。杨太虚一气之下离家学道,什么青城、峨眉、华山、普陀俱一一云游,渐入玄机。几年后,杨太虚返回三元乡真常观与会仙观,冬着禅衣,夏罩棉袄,初看癫狂,实乃仙风道骨,乡民称奇,涌进两观之间看热闹。杨太虚避入观内撰写《韬晦录》三卷得以问世。其间杨太虚还为墨竹大师、邑人文同著作《丹渊集》写序,后被邀请至射洪主持金华山道观,并留下碑刻回文诗一首。今人观其道行,修身养性,捉摸玄学;所著诗文,春水潺湲,江山起伏。因此被盐亭籍历史学家蒙文通赞为:"其学识超群,体识工深,宋儒中不多见。"那天我走到一堵石岩前,孔内为一处洞窟,台上置放一盏长明灯,昼夜不熄,另一角落存放杨太虚灵棺,灯焰长伴,孤夜漫漫。每至农历三月三庙会,笼子寨乡人云集,吃喝玩乐,众人听道,百姓烧香。在去笼子寨时朋友们告诉我,杨太虚曾抽空画鹤,关于鹤,最能弥漫道门玄学之气,而这正是杨太虚所擅长的。我随意寻一处石头坐下,仙气萦迥,白云悠悠,杨太虚似乎驾鹤一游……



                    袁焕仙与南怀瑾

首先问,袁焕仙何其人也?问这句话前,我忆起2016年仲夏不辞辛劳造访袁焕仙故里的事情。袁焕仙为盐亭灵瑞(今岐伯镇)龙顾井一带人氏,他生性聪慧,早年进入仕途,历任越西县知事及国民革命军杨森部军法处长。其时川籍军官朱德正在杨森部任团职,与袁焕仙关系甚好,一次危及时刻,袁焕仙伸出援手,护佑朱德,因而朱德一直呼袁焕仙为"焕哥"。袁焕仙信奉佛教,慧根灵动,四十岁见山河破碎,人心零落,决意弃政向佛,于民国1949年返回老家盐亭乡下休养,常有佛门弟子恭敬登门学佛,袁焕仙孜孜不倦地开启慧心,直至1966年"文革"爆发圆寂,享年八十。袁焕仙先生著述丰富,计有《维摩精舍丛书》一、二甬刊行,精华为"定慧初修""心经"等,尚有在佛界占据重要位置的几百章诗,词,文,楹联存世……我就这样一步步走近袁焕仙位于半山坡上的老房子。老屋为一长排瓦片房,屋脊长滿野草,垂至檐下。正中堂屋门紧闭,窗棂斑驳,覆上蛛网。侧门打开,空虚的房内生长一人高的篦麻秆,倔强地繁衍,我刚跨进门槛,灰尘吊吊扑面而来,篦麻秆也刺痛我拨叶的手臂,不能进去了,我叹息着举起数码相机拍照,把这个留在历史某个瞬间的灵光捕捉住,虽然它被尘埃静默地掩蔽,曾在青城山灵岩一边晃动,亦在盐亭灵瑞丘区一侧显身。我不禁肃然,袁先生,你不光创立了佛教的"袁门",而且还培养了一群得意弟子,其中名滿天下的首推南怀瑾。温州乐清人南怀瑾1942年背负一把长剑攀上灌县灵岩山的,他与恩师袁焕仙的见面富有戏剧性,袁焕仙已在山中闭关一段时日,他听闻南怀瑾有意佛学,不期而遇,袁焕仙与南怀瑾互相问候,南怀瑾表现出礼佛拜师之意,袁焕仙一声"哈哈"道:"在山数十日,且见诸禅德巍然自拔,有独立振衣之概……实为怀瑾"。仅此一语,南怀瑾便拜于袁焕仙门下,学佛学禅,弘扬禅法。从此,灵岩山一会,便成就了袁焕仙与弟子南怀瑾的旷世佛缘,交往长达25年。这期间,袁焕仙专门为弟子南怀瑾举行了一场"禅七"活动,指定南怀瑾为首座,负责敲磬,担任维那。据南怀瑾后来回忆,"此事我虽茫然,如焕师导的一场梦幻大戏……这场禅七活动,后来不仅成为四川佛学界的大事,也成为中国现代禅学"维摩禅"兴起的重要标志。"南怀瑾感慨道。这其中,参加了灵岩山"禅七法会"者中有三人后来成就最大,名叫南怀瑾、释通宽、杨光岱,他们是"袁门"最得意的弟子。南怀瑾回忆,"恩师袁焕仙不仅是禅宗大师,也热爱文学、戏剧,他以《水浒传》中'鲁智深醉打山门'为原型,创作出川剧本子《醉后之光》,文采斐然。"当年灌县有一名流叫师竹君,与袁焕仙私谊甚好。某日,袁焕仙在灵岩寺中摆下素筵,请师竹君登场开嗓,慷慨高歌,而袁焕仙则把酒临风,岷江拍岸,两人演绎得珠联璧合,声动四座。把南怀瑾等一人听得'如痴如醉,万壑鸣风……'后来南怀瑾在太湖边吟唱:"琴剑埋光易,英雄寂寞难!"寥寥一腔,深埋着南怀瑾对恩师袁焕仙刻骨铭心的追忆!
在袁焕仙老屋前我徘徊良久,漫想,自1949年袁焕仙从成都返回老家盐亭开始,到1966年中国"文革"爆发初期袁焕仙仙逝,这短短的17年,有夕阳下孤寂的袁焕仙迷惘的身影晃动,有海内外袁焕仙大师的弟子、信众与追随者的担心与问候。袁焕仙婉谢国内众多寺庙的恳请传授佛法,静默里回到故乡灵瑞丘陵,这一呆,岁月之光影漫漫又斜长……而得意弟子南怀瑾是在一个新时代来临时回归临海的家乡的,他一刻也没忘记禅宗大师袁焕仙,他的不甚清晰的目光一直遥望着四川、青城山和盐亭方向。有一天,成都文殊院主持宗性大师到太湖畔去会定居的南怀瑾大师,席间南怀瑾从宗性大师处知道袁焕仙恩师的骨灰被家人埋在潼南玉溪口一片偏僻的菜园里,后几经变动,骨灰盒仍藏于挨到菜园子的另一处土丘里,南怀瑾写诗哀悼,泪雨不止……为将恩师灵骨葬于灌县灵岩山,还是盐亭凤灵寺?南怀瑾颇费踌躇,思虑再三,南怀瑾决定老师应魂归故里才为上上之选。南怀瑾将自己的稿费拿出70万元,为恩师袁焕仙在盐亭凤灵寺一处宁静草坪上修建灵塔。灵塔落成之日,但见塔身正面镌刻袁焕仙浮雕像,背面为南怀瑾亲撰的"维摩精舍先师袁公焕仙之灵塔"。塔身左侧为南怀瑾亲书颂辞:"灵山一会,俨然未散。高山拥县,佛火封龛。心光焕发,莲开千叶。及门弟子南怀瑾拜颂。"众人肃立,顶礼,膜拜,绕塔缓行。我去的那一日,霞光宛如佛光,笼罩于凤灵寺灵塔四围,恍若天国……


                     袁诗荛与巴金

我在很小的时候就读过成都作家巴金先生写的《激流三部曲》,由《家》《春》《秋》三卷组成。《春》的男主角方继舜在读高师时就在杂志《学生潮》上痛骂封建礼教的顽固维护者冯乐山(孔教会的会长)。方继舜潜心阅读《社会主义史》《五一运动史》《劳动杂志》《告少年》《夜未央》等在白色恐怖环境里购买不到的书籍,领悟"一个新的主义。"书中,对上过学堂的新潮女子琴来说,方继舜敢说她所想说的话,勇敢地写出:"旧社会的压力并不曾使他屈服。"巴金小说激流结局小说里的方继舜是"二十六七岁面容苍老却带着沉毅表情"的热血青年,他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在与旧社会斗争的过程中,他不妥协,不为求生而弯曲自己刚毅的膝盖。《激流三部曲》中的《秋》,围绕着"没有一个永久的秋天,秋天就要过去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方继舜在一场商会中慷慨陈词:"我看只有依靠劳动阶级,革命才有希望。单靠我们这几个书生是没有办法的!"今天我们知道,小说主角方继舜的原型,便是盐亭籍革命先烈袁诗荛。在"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旧时代,袁诗荛给人的印象是:"一个穿一套黑布旧制服,头发蓬松,两颧突出,双目炯炯,声音洪亮,颇有演讲家风范"的无畏战士。袁诗荛祖父是盐亭柏梓的晚清秀才。1917年,20岁的袁诗荛考入当时成都最高学府成都高等师范学校。在这里,他被新文化思潮吸引,思想活跃,成绩优异,被大家誉为校内最优学生。1919年,记者王光祈将北京五四运动的详细报道发回成都。随后,成都高等师范学校的学生们群情激昂,全力支持北京学生的爱国斗争。袁诗荛代表成都学生拟通电、发宣言,号召各界行动起来,强烈要求政府严惩卖国贼。为了做好宣传鼓动工作,袁诗荛创办了四川学生联合会的机关报《四川学生潮》,他同四川共产党早期创建者王右木创办了《新四川旬报》,同巴金、舒君实等组织出刊《半月刊》,为抨击封建礼教写文,为妇女解放呐喊。1925年袁诗荛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川西特委宣传部长。袁诗荛为唤起蜀中一代新青年觉醒,利用成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务主任身份,在讲台上宣传革命,在附中办的民众夜校中教工人识字,宣传革命道理。在师大附中组织共青团的外围组织新青年革命团,还创办了革命团的图书馆,号召大家当革命的先锋和闯将。1928年2月16日袁诗荛被军阀田颂尧逮捕,敌人威胁他说:"你今后只要不学马列,可免去一死。"袁诗荛厉声答道:"学马列,救中国,何罪之有!"袁诗荛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震慑了敌人,他们不敢开庭审讯,就在当天下午秘密将他杀害于成都下莲池,牺牲时年仅30岁。
作家巴金年轻时与袁诗荛有交集,袁诗荛的革命主张对巴金产生过影响,他们一同参加革命活动,一同写过战斗文稿。袁诗荛作为四川革命家和学生运动领袖,自然上了反动派的黑名单,他被田颂尧部杀害后,巴金在他创作的小说中,再现了二十年代成都革命的场景和革命宣传家袁诗荛的活动情况,从而使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家》《春》《秋》),成为研究近代成都革命史珍贵的文化史料。我作为作家,一直对袁诗荛的奋斗事迹念念不忘。曾经专门前往盐亭柏梓灵瑞文学采风,从高高的灵梯垭下到清澈的梓江,再沿着高高低低的山峰前行,转过山湾,袁诗荛故居到了,系一座清末民初的四合院,两边厢房已倾,正中堂屋还稳稳当当地屹立江畔,堂屋大门上方悬挂一块匾:诗荛烈士故居。系四川省革命老人任伯戈手书。陪同我的地方文化人告诉我,在灵瑞雨台山石壁上,嵌着一方面积约8平方米的摩崖石刻,是由袁诗荛书写,其祖父袁辉山撰文的《龙顾井记》。它们叙述龙顾井的初始,发展与面貌,将乡愁,革命,创新与春秋共存于世,后人缅怀之。



                  蒙文通与大学生

我始终忘不掉那一个宁静的石牛庙(今盐亭县文通镇)乡村黄昏。我在院子里孤寂地走动,分明听见蒙文通教授在深深宅院招呼我:定海乡弟,累了就歇一会儿,喝碗开水嘛。我们驱车到达蒙文通故居已近下午,它是一套建于清代的三进四合院布局的老建筑,掩映在森森古柏之间,时有农民耕作于丘陵,白云舒展,自是一派田园牧歌之状。由于"蒙学"在史学界的意义,蒙文通故居已被盐亭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那么蒙文通大师在历史的脚印曾经抵达哪座高峰呢!几十年我为此着迷,在研究同为县人精英的嫘祖、文同、赵蕤这些历史人物的同时,我就对蒙文通的背景尤感兴趣,他早年毕业于四川存古学堂,师从经学大师廖平、刘师培和佛学大师欧阳竟无,出经入史,山峰崛立,形成了"蒙学"贯通经、史、诸子,旁及佛道二藏和宋明理学的学术风格,发展成为20世纪珍罕的国学大师之一。作为史学大师,应有自己的风格与观点在所拓展的领域开花散叶,使其威蕤与蓬勃,才可以具备登堂入室走向一席之位的资历!蒙文通是近代"蜀学"传人,早在民国的1927年,蒙通便以《古史甄微》亮相史学界,后来续成的《经学抉原》一书,他坚定地提出了中国上古民族"三系说",其结论和方法都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撰写的《中国历代农产量的扩大和赋役制度及学术思想的演变》,力图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互动里找出历史发生演变的规律,从而成为"史以明变"观点的代表作。步入晚年,蒙文通在生命逐渐黯淡的时光里,致力于民族史和地方史的研究,他用心血撰成《越史丛考》一书,标志着我国古代民族史研究上升到新水平。为了观赏蒙文通恢弘的著述,我特意在书房里消磨一下午,逐本捡视"蒙学"的《古地甄微》《古族甄微》《儒学五论》《道书辑校十种》《巴蜀古史论述》《先秦少数民族研究》等十数种书籍,我的心在颤抖,凝望手中起卷的册页,便是我们这个古老民族得以生存并发扬光大的知识财富,它们是云朵,在天空生生不息!蒙文通5岁启蒙上私塾,12岁跟随伯父蒙公甫迁居成都,从此,命运大门訇然打开。蒙文通就读学堂的教学方针是"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础",同学有郭沫若、李劼人等,同桌上课,课外购书,从历史的背景中梳理学术的气质,人格的精神。蒙文通似乎一直在看书与写作,他太勤奋,陆续写出了后来被学术界称为"极具历史价值"的书籍《中国禅学考》《古史甄微》《汉潺亭考》《经学抉原》《越史丛考》等著作,在中国史学界占了一席之位。蒙文通还独具个性,他在北大历史系任教一年多里,始终未拜访"五四"文学革命倡导人胡适先生。后转到天津一所高校任教,蒙文通依然我行我素,不知领导家门朝何处开?对于学生,蒙文通就亲切热情了很多。解放后,四川大学由他教授学生的考场不设校内,而是随意安排在川大一旁的望江楼公园茶铺里,学生品茗应试,考完由蒙文通掏钱招待吃菜。多年后,有川大学生回忆蒙文通:"先生身材不高,体态丰盈,美髯垂胸,两眼炯炯有神,持一根二尺来长的叶子烟杆,满面笑容,从容潇洒地走上讲台,大有学者、长者、尊者之风。"史料记述历史学家刘文典坐在月光下给学生讲《月赋》,银月泻地,学生陶醉。而历史学家蒙文通考试请学生出题考先生,题目一出口,蒙文通便知学生的学识程度,然后猛吸一口叶子烟,在呛人的咳嗽声中哈哈大笑起来。那个时代的老师,真让世人神往。
经学大师廖季平曾如此评价蒙文通:"文通文如桶底脱,佩服佩服,后来必成大家。"几十载岁月悄然而过,从史家与后来者对蒙文通的称赞与评价来看,蒙文通无愧于"史学大师"的称号!



                     王尔碑与王剑清

我的故乡盐亭县有座黄甸镇,又名黄天坝,传为盐亭县青龙山腰村姑嫘祖与中原黄帝联姻之地,而盛名远播。黄甸镇以前管辖过利和乡,利和乡又辖过龙台村,俗名出几个,曰龙台寺,木龙湾,木龙湾被村民叫顺口了,称作木耳湾。在盐亭县当地,民间流传的木耳湾几位名宿包括王举人就生于现在龙台村,外号龙台寺,风水极佳。
我对这片丘区极为熟稔,由因我的母亲王淑华是龙台村五队人,与一队的王举人一家为王氏大族,一大房人。不过王举人是当地大户,我母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民。龙台寺是蜀中奇异的山水村落,相传明末清初时,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史称八大王)在成都称帝,国号大西。大顺3年(1646)初,张献忠放弃成都北上陕西抗击清军,一路厮杀,烽烟席卷。行经盐亭县黄甸境内一座高山时,人困马乏,八大王传令扎营,忽闻风中飘过异香,命人寻味探望,使者终引一位质朴少年觐见,少年手持一钵,钵中煮熟的面条香味馥郁,张献忠尝之,感到唇齿生香而胃口大开,问之何面?答曰:龙台面,精制以奉大王。张献忠见少年俊秀,不禁龙颜大喜,许配义女于少年作妻,是为驸马。久而久之,龙台面流行巴蜀山地。后人称此山为驸马山,龙台手工挂面已悄然走进百姓厨房。史传张献忠杀人如麻,不过这位皇帝在龙台村传说的口碑尚好,如距离龙台村不远的金孔折弓乡,传为张献忠臂力过人拉弓折断之地;再远点的盐亭县与西充县交界的金孔凤凰山,史料记载是张献忠兵败被清兵包围后射死之地等等。再说王文圃,清朝人,生于盐亭县龙台村,奉直大夫,直隶州通判,学识渊博,擅长诗词书画,其人性格爽朗,乐善好施,乡人称为"乐善好施王文圃先生"。王文圃故居后有道龙树坪,坪边筑有一道小土坎,长着脸盆粗的两株相距丈余宽的青杠树,树分一公一母,高几十丈,叶子苍黄。奇的是树身缠着几百尺长的"老鸦古藤",约碗口粗的老藤紧紧缠绕着树干,巨大的龙头树梢,斜斜伸向王文圃的楼阁。阳光照耀下,藤蔓像浑身挂满的金甲,状若神龙,当地人称为"木龙"。而龙台寺当年还潜伏颇多神迹,老人们痴信龙台村生有风水树,大树所在的山湾因此得名木龙湾。至今,老树周边尚有两百余株古柏生长沃野,保护王文阁旧址。在青翠的山湾,可见岩洞一道泉水淙淙而出,老树白鹤翩翩飞舞,龙台村因而呈现出一派宁静祥和气象。龙台村之奇还要说说王武山,明朝保国定海将军王武,连科甲第,宽恩以结民,武备以防寇,镇守幽燕。后随宦职移居多处,直至张献忠剿川,随父迁徙盐亭县龙台寺,逝世后葬于丘陵,后人将此山叫做王武山。山势巍峨陡峻,绵延十多公里,为本地不多见的独立山峰。相连而出一位王武桥,传为王武豪放勒马地。明清时王家后人为扩大庄园范围和纪念先人王武,在紧邻王武山下的清澈小溪上,用石灰混合桐油修建一座坚固而美观的小桥,代表了当时桥梁建筑的水平。
岁月峥嵘,从龙台寺走出来王明经,此公字济清,号用辑,清光绪十九(1893)年癸卯科文举人,民国间四川省参议会议员,潼川府中学堂校长。清宣统三年(1911)任四川省咨询局议员,期间参加了"辛亥革命"爆发前轰轰烈烈的四川保路运动,王明经与会长罗伦,张澜等反清义士一起,反对清廷将川汉铁路收归"国有"、出卖筑路权的"谕令"。王明经奔走于反清第一线,被盐亭县保路协会公推为会长。在此期间,他亲赴各乡演说,呈请督县拒款废约,受到全县人民积极拥护和支持,在四川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个王明经,便是后来名闻乡里的王举人。王举人育有两女一儿,王剑清系王明经之长女,当代作家,为盐亭县民国时期参加大革命最早的女性,胆识过人。她在读书期间深受父辈张澜及川北地下党组织影响,于1938年离家奔赴延安参加革命,1939年调晋察冀边区,此后转战南北,为新中国建立和建设作出了贡献。官至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党支部书记,湖南省文联副主席,《湘江文学》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培养了古华,韩少功,莫应丰,叶蔚林等一大批知名作家。《盐亭县志》和王剑清回忆文章记载,1958一1960年间,"大跃进"浮夸风盛行,时任盐亭县利和乡党委书记虚报政绩,称当地亩产"超千斤",组织全村将种子充作公粮全部卖入粮库,加之正逢多年旱灾、虫灾,造成利和乡大面积饥荒,饿死者就达160余人,称为"路尸",很多死者竟无人掩埋。王剑清惊闻后紧急上书中央,中央下令从多地紧急调来粮食救济龙台村,才使村民免除危难。王剑清情系乡民、仗义执言的壮举,至今在当地传为佳话。王尔碑又名王婉容,系王明经之次女,当代女诗人,任四川日报文艺部主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40年代从事文学创作,代表作有《美的呼唤》《行云集》《寒溪的路》《云溪笔记》等,作品选入国家20多种版本,部分译文流传海外。王尔碑的诗作清新、隽永,名句富含哲理,读来耐人寻味。关于王尔碑,我写得不少了,仍然言犹未尽。她这个独特的笔名,源自其兄王新宪,据王尔碑回忆,1926年她出生时,其父王举人一阵激动,歪在八仙椅上,遽然离世……以至热爱文学的兄长仿效王尔德之名为胞妹取了王尔碑这个名字,沿用至今。当然还有一层意思,"立于父亲之心,我就是你的碑了。"头一次见王尔碑是在成都桂王桥,四川日报宿舍不远处的一家茶楼上,之前王尔碑向我发出诚挚的邀请,"定海,到成都来坐坐,吃茶,摆龙门阵。"她不习惯叫喝茶,一直呼为"吃茶",很有韵味的。我欣然前往,并相聚于这个叫"戏窝子"的好去处,茶楼分为两层,各行其道,堂子里人声鼎沸,不断在台前传来川戏锣鼓声。我们寻一方桌入座,泡上素茶,一面倾听台上喧天之戏文,一面放低声音交谈。对话是平静而零碎的,从遥远故乡利和木龙湾的老屋、盐亭城头芳香扑鼻的回回烧馍与酥麻的干煸牛肉,到云溪上的涓涓细流、笔塔不远的盐中校园清澈的读书声……我们摆了很久,戏台上一阵坐唱念打后,女腔忽然响彻屋梁,那是该进入尾声的预示了,王尔碑似乎从梦里惊醒,她定定神,目光迷离地望着装饰川剧脸谱的大堂,轻声说:"珍贵的镜子被打碎了   别伤心   有多少碎片   就有多少诚实的眼睛"  我晓得,那是王尔碑文学创作的代表作,也是她一生心血的结晶,我不插话,任她的思绪一如庄子所讲的天马行空般遨游,王尔碑的心中盛满早春、弯月、鸟啼与水稻的拔节声,盛满树、溪流与微风,盛满爱与善良,这其中,也有风暴降临,但我知道,王尔碑的腰"不肯向谁弯一弯。"她有一个表兄,没有死在曙光到来之前的血泊里,却冤死在骇人听闻的"文革"盐中那口水井里,她为此耿耿于怀,"多好的一个白校长啊,桃李满天下,自己却未能善终。"她的叹息声分明苍老,又分明是责问。她还讲到小时候在老家荡秋千,"嗨呀,荡得高呢,姐姐在我背后推,一下就呼呼上天了,穿绣花鞋的脚趾都蹬到秋千对面二楼窗户上了……"王尔碑呆呆地回想,忘情地笑着,瞬间变得羞涩,好像回到少女时代。我轻轻问一句,"先生,吃午饭了。"她淡雅地笑道,"吃成都小吃,好吗?"不大功夫,桌前摆有龙抄手、钟水饺、担担面、夫妻肺片、小笼包子和稀饭各一套,慢慢咀嚼,如食甘饴,回味不尽,人生仿佛浓缩于此时此地此刻……戏台上散幕,台下我与王尔碑的一个饭后吃茶才刚刚开始,这样的流年光阴,请你停留下来……

我约略查找了一下资料,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开始,盐亭实行科举制度,一直持续到清德宗光绪三十一年(1905)结束,前后长达1148年。也就是说,在漫漫的历史岁月中,盐亭除上述人杰外,还考取了历代举人130多名,历代贡士90多名,历代进士70多名,历代进士有严先、严公弼、严公眖、王文灿、税挺、蒲规、何荣、文葆光、税定国、章朝、杨鄂、蹇驹、文仔、严伯庄、税远容、彭绍冀、税庚、郭异、牟用中、牟义先、牟积中、牟学先、张仲禄、任时芳、陈书。这其中,尤以宋代的进士居多,名人有文同,而为清代科举考试画上圆满句号的是进士陈书。
说心里话,盐亭的古人和后来者一直让我赏心悦目,令人感慨不已:留学日本的何拔儒(西陵镇),为人师表的岳鹏程(西陵镇),"新民主主义革命先驱"袁诗荛(岐伯镇),民国漫画家谢趣生(巨龙镇),热心桑梓教育的清代提督江长贵(大兴乡),笼子寨兴办教育的杨太虚(八角镇),爱国民主人士任望南(九龙镇),清末四川保路运动先锋王明金(王举人,利和乡),女性教育家蒙裁成(莲花湖乡),洪湖赤卫队队长刘仰高(云溪镇),绵阳境内唯一的红岩烈士黄绍辉(玉龙镇),"同盟会"会员谢兆兰(高渠镇),历史学家蒙默(文通镇),德政县令董叔封(云溪镇),雕塑家任义伯(嫘祖镇),爱国诗人胥端甫(金孔镇),盐亭故里名宿杜润之(九龙镇),杜佩绅(九龙镇),胥竹成(金孔镇),蒙伯飏(三元乡),彭建修(金孔镇),范蜀林(石牛庙乡),蒙思明(石牛庙乡),巴塞罗那奥运冠军张山(八角镇),革命烈士侯伯英(大兴乡),长征战士许映辉(巨龙镇),英勇士兵刘忠勇(八角镇),当代作家王尔碑、王剑清(利和乡),人民公仆杨崇汇(玉龙镇),政协专家何志尧(玉龙镇),教育家白大科(云溪镇),科学家杨义先(云溪镇),历史学者高翔(云溪镇),科技人才钟鸣(云溪镇),歌唱家张莉(富驿镇),快女歌手江映蓉(高渠镇),政坛新秀陈彦夫(巨龙镇),姚永红(金孔镇),雕塑家赵义平(金孔镇)……他们都是榜列前排的当代人杰。
盐亭,我匍匐着向你致以敬意!

公元2010年11月8日
原创于四川省绵阳市安昌江畔之富临阳光小区






作家简介
岳定海,四川盐亭人,定居中国唯一科技城四川绵阳,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毕业,供职绵阳市新闻单位。任中国散文诗学会理事,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林业生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文艺创作促进会副会长(兼文学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兼散文创作中心副主任),四川省散文作家联谊会副会长,四川省嫘祖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兼四川省嫘祖文学院院长),四川省辞赋家联合会副主席,四川省通俗文艺研究会顾问,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四川省老作家书画院院士,《格调》杂志编委,《西南作家》编委,《嫘祖文艺》编委,《船波文艺》编委。
岳定海在国家级和省级出版社正式出版、公开发行个人文学著作24部,代表作系《我的文学史》《岳定海散文卷》《蜀境》《劳动之歌》《岳定海文学课》《小史记》《人民》《秋风萧瑟》《庚子暮春文稿》《岳定海思想录》《大盆地》《灵魂在高处》《生命激情》等。他先后在《收获》“无界漫游计划”《诗刊》《诗潮》《青春》《江南》《中国当代散文精选》《文学报》《中国旅游报》《中国交通报》《工人日报》《现代散文精选》《天津文学》《四川文学》《散文选刊》《鸭绿江》《海外文摘》《中国西部散文选刊》《西南文学》《青海湖》美国《世华文艺》《大中华文学》《格调》《天山文学》《拉萨河》《中国乡土文学》《学习强国》等几百家国内外重要文学报刊发表各类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达数百万言。并执行主编《绵阳散文选》《绵阳大观》等文学选集,荣获“中国通俗文艺奖”,“四川五一文学艺术奖”,“四川散文奖”,“全国首届《格调》杂志美文奖”,“盛世南充全国征文大赛优秀奖”,“大美南部全国征文大赛优秀奖”,“四川省报纸副刊散文奖”,“全国长江文学奖入围奖”“绵阳市五个一工程奖”等六十余个奖项。作品收入《中国散文年选》《当代散文文本》《四川散文大观》《川鲁散文选》《川冀散文选本》《川黔散文选》《汉语》《胶东散文年选》《文学绵阳》等选本。
岳定海辞条入选【中国作家辞典】和《中国作家库》。

通讯地址 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小北街7号富临外滩花园9幢
岳定海 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