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格萨尔藏戏”影像志》实施完成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四川文化网 2019-10-3 22:17 1153人围观 文化资讯

四川文化网讯:2019年9月30日,经两年多的采风、拍摄和制作,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格萨尔藏戏”影像志》顺利完成实施阶段各项工作,进入接受验收环节,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上一份贺礼。
  四川文化网讯:(文/图:蒋建华 林爱)2019年9月30日,经两年多的采风、拍摄和制作,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格萨尔藏戏”影像志》顺利完成实施阶段各项工作,进入接受验收环节,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上一份贺礼。
  国家艺术基金是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设立,旨在繁荣艺术创作、打造和推广原创精品力作、培养艺术创作人才、推进国家艺术事业健康发展的公益性基金,资金主要来自中央财政拨款。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尤其是在文艺工作座谈会(2014年10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2018年3月)、内蒙古考察(2019年7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2019年9月27日)等重要场合,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称“格萨尔史诗是震撼人心的伟大史诗”,强调《格萨尔》的政治意义和学术文化价值,激励中华各民族儿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折和创新性发展,使得《格萨尔》更加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可以说格萨尔文化传承发展、格萨尔研究、格萨尔记录进入黄金时代。
  作为我国三大史诗之首的《格萨尔》有“当今世界唯一活着的最长的史诗”“东方《伊利亚特》”的美誉。它不仅流传于藏族地区,在蒙古族、土族、纳西族、白族、裕固族等民族中,以及在蒙古人民共和国、俄罗斯的布里亚特、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不丹、锡金等国家和地区也广为流传,2006年5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
  格萨尔藏戏是格萨尔文化的又一种表现形式。同我国其他传统戏剧一样,格萨尔藏戏也正面临着保护、传承与发展的困境。随着藏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藏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已发生重大变化,传统生活方式的变迁,导致格萨尔藏戏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发生变化。近年来,一批老艺人相继辞世,职业化的艺人群体面临生存危机,观众群体也正在逐渐缩小。目前,国内外没有全面完整记录格萨尔藏戏的影像志,《“格萨尔藏戏”影像志》项目的实施,旨在填补目前格萨尔藏戏影像志领域的空白。
  《“格萨尔藏戏”影像志》是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承担主体为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蒋建华副教授。《“格萨尔藏戏”影像志》项目2017年开始踩点,踩点涉及四川省和青海省境内的德格县、色达县、白玉县、贵德县、甘德县等11个县18个区域。2018年进行理论资料收集整理和预拍工作,2019年分五个阶段实施完成拍摄任务。

2018年8月德格县访谈合影


2019年2月贵德县拍摄合影

2019年4月色达县研讨会合影
  拍摄期间,由于全部是在38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区作业,部分拍摄地点甚至超过4200米,对项目组成员身体是极大挑战。高原冬春季节异常寒冷,最低气温零下二十几度;夏季气候瞬息万变,进藏道路自然灾害频发;藏语方言、次方言多,沟通交流困难等问题,给项目实施带来重重困难。在实施过程中,四川省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四川省民族研究所、色达县藏戏团、德格县佐钦寺管理委员会、甘德县文化旅游局、贵德县格瓦红教寺管理委员会,以及著名摄影家李启友、吕玲珑给予大力支持,确保项目的顺利完成。

2019年4月色达县拍摄合影

2019年7月甘德县拍摄合影

2019年8月德格县拍摄合影
  目前,项目组拍摄完成的格萨尔藏戏形态包括寺院格萨尔藏戏、舞台格萨尔藏戏、马背格萨尔藏戏等,拍摄区域主要涵盖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等州县,拍摄摄影作品近2万张,制作纪录片1部。待项目通过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验收后,项目组将筹备出版专著《“格萨尔藏戏”影像志》。
原作者: 四川文化网 来自: 四川文化网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