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川农学子调研识新知,落实乡村信息科创项目

杨琴 2020-9-2 08:04 542人围观 校园文化

四川文化网讯(通讯员:金艳 曾爱佳 林浩文) 2020年8月10日上午,四川农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蜀道云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为找寻疫情期间助力乡村振兴的机遇,采用实地考察学院创新性项目落地情况,开展了“云上+线 ...
四川文化网讯(通讯员:金艳 曾爱佳 林浩文) 2020年8月10日上午,四川农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蜀道云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为找寻疫情期间助力乡村振兴的机遇,采用实地考察学院创新性项目落地情况,开展了“云上+线下调研”的创新性乡村信息化建设专项社会实践活动。期间,团队成员与甘孜康定市、简阳市青龙镇等八个地区的地域乡镇企业、农场机构实践单位以及学院科研“三创”项目负责人取得合作联系,并就疫情后如何解决农业电商发展道路滞留、推进学院智慧农业项目智能化改进展开了交流,旨在推动四川“强农兴农”信息化稳步向前,助力农村均衡发展,全产业、全链条贯彻全面小康。
20200815_002920.jpeg
图为团队成员与简阳市青龙镇政府取的实践联系。 通讯员 段文凯 提供
知行合一重实践,入户走访掌数据
为掌握各个地区乡村信息化发展滞留情况,获取更为权威精准数据,团队充分进行前期谋划。团队成员在各地区疫情管制合乎规范内通过线上会议集思广益、集中打卡管理、完善筹办准备工作,并搜集一些关于常见作物种植、智慧农业技术发展方面的资料,根据队员们的专业情况,整理了一些关于甘孜藏区农产品电商产销一体发展情况、简阳市青龙镇、阿坝州茂县等特产电商合作分销点等八大地区的乡村振兴经济发展、信息化农业等方面的调查问卷,并与其中当地部分政府以及学院科研三创项目负责人事先取得联系,完成了活动策划。
20200815_002924.jpeg
图为全体成员线上会议前期实践安排部署。通讯员 范芸菲 提供
活动子目一发展中期,团队成员在队长段文凯的带领下正式在八个地区分别积极展开调查走访工作。在数据采集期间,团队成员跟随村民们去到地里田间、农村合作社等,了解到品种,肥料,栽植方式,土壤,灌溉,病虫害,风灾等众多因素是电商农业源头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受疫情影响,各地区农村电子商务基础建设水平收到影响,货物滞留是我们利用信息化的切入点,当地政府负责人与民众向我们更加深入介绍了2019-2020年度的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安排,其中有一项是要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发展契机,推进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网络化发展,构造农产品电商交易中心,打好乡村脱贫攻坚战。
20200815_002929.jpeg
图为简阳市虹兴蔬菜种植合作社实地调研农产品滞销问题。 通讯员 段文凯 提供
所以团体成员将一条龙电商体系在“卖出去”上存在的问题放入精准化数据分析中,从整体对各地优势农产品进行了测算,以此对测度结果进行分析,最终得出有关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的结论,并由此提出建议。
落实访谈助科创,汲取经验谋出路
为将获取的各地实际调研数据与学院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科研“创新“创业”“创意”项目结合,打造特色长效智慧农业帮扶项目。团队成员金艳、熊贝頔、范芸菲、李俊良等人竭力获取学院三下乡科创项目,通过采访项目简介、落地情况等将问题展开活动子目二并进行总结。
   通过采访学院“基于三维感知的植保无人机环境重建与目标定位项目”科创项目,其负责人王鸿杰讲到:针对大量的扶贫果园采用的山间稀疏种植方式,传统植保无人机存在在果树之间转场时继续喷雾、人力成本高、易受视线阻挡,运输成本较大,自动化程度不够等问题,进而造成农药浪费、环境污染和无人机推广困难,所以依照实地落户经验,项目优化采用以特征点提取规划路径,SLAM输出环境点云,三维点云神经网络实现果树检测,最后控制飞行动作,实现无人机自主路径规划、躲避、精确喷雾等流程,最终达到助力乡村信息化科创落实。透过团队成员对所有的项目访谈整合,我们了解到物联网、传感网、机器人等现代信息技术在该农村信息化真实地区先行先试情况,为推进资源管理、农机调度等信息化的试验示范工作打造更为坚实的运营机制与模式。
20200815_002933.jpeg
图为访谈“基于三维感知的植保无人机”项目负责人。通讯员 金艳 提供
通过开展此次调研活动,川农学子进一步明晰了项目培养、科学研究、社会实践等目标任务,也将发挥自身优势,汲取并结合调研智慧信息数据,切实为四川各地区乡村信息化服务、助力甘孜州、阿坝州、简阳市、广元市等八大地区生态文明和乡村振兴规划建设,并为落实乡村信息化建设主题活动精神、推动学院自身科研“三创”等项目、提升服务地方能力和水平精准发力。

原作者: 金叶x-mino 来自: 四川文化网
精彩评论2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