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壮志未酬 英雄饮恨

谦谦 2017-11-30 12:16 1506人围观 文学作品

  万仲英(名万德昭,字澄清,号仲英)清光绪十年(1884年)生于崇宁县庆兴场高庙甲(今彭州市丽春镇塔子村)。后随父移居成都东大街崇德里。  万仲英出生成长的年代,正是满清政府腐败无能、屡遭外国列强侵略、 ...
  万仲英(名万德昭,字澄清,号仲英)清光绪十年(1884年)生于崇宁县庆兴场高庙甲(今彭州市丽春镇塔子村)。后随父移居成都东大街崇德里。
  万仲英出生成长的年代,正是满清政府腐败无能、屡遭外国列强侵略、欺辱中国的多事之秋。一八八四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日本政府迫使清朝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这些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致使中国人民进一步处在了水深火热之中,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因此万仲英幼小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震撼,后来他在父亲良好的教育启迪下,他立志努力学习,练好本领,为将来长大报效国家,驱逐列强,振兴中华贡献自己的力量。所以他从小就刻苦学习,勤练武艺,各项学习成绩都非常优秀。未满十五岁的他就考取了成都秀才。
  万仲英在童年时就拜清末武举人高照林(字杏邨,崇宁县留驾街人)为师,成为其得意门生。高照林见他文武双全,器宇轩昂,品容皆优,就将自己的二女儿高宗璧许配给了他。
  一八九八年考上成都秀才的万仲英为了进一步深造,随父亲万善修(字腾之,号正常,清四川举人)进京参考之机,入北京《同文书院》读书,以期望毕业后能留洋学习,探寻救国之路。同年九月,光绪帝推行的“戊戌变法”失败后,保守派大肆搜捕参与变法的维新派人员,因其父以万正常的名字也在《上光绪皇帝书》上签了名,是被搜捕的对象。当晚万正常在回驻地四川会馆时,发现清军已将会馆包围,正在搜捕四川签名的举人。在惊慌无奈之际,他来不及带上儿子万仲英,就连夜离京,由天津乘船到上海返回四川,使未成年的万仲英与父亲失去了联系,他就继续留在了北京读书。
  后来清廷举办“保定讲武堂”,万仲英觉得机会难得,就以万澄清之名报考并被录取,开始了学习军事。一九零七年在“保定讲武堂”学习期间,经介绍秘密加入了由孙中山组建领导的同盟会,从此参加了革命。在“保定讲武堂”学习期满后被派往天津新练陆军任管带。
  赵尔巽调任四川总督时,要求“保定讲武堂”举荐一名川籍优秀毕业生同赴四川上任,“保定讲武堂”就将已在天津小站陆军任职的万仲英介绍给了赵尔巽。万仲英在征得同盟会组织的同意后,就随赵尔巽回到四川成都,他的公开身份是四川总督府卫队长,暗中却是摸清搜集总督府的情报提供给同盟会组织。万仲英回到四川后,才与分别近十年的家人团聚。这时他的父亲已经去世几年了。不久后万仲英便与妻子高宗璧完婚。
  一九一一年春,赵尔巽回调东北三省任总督后,由布政使王人文接任四川总督,但不久王被撤职,继由赵尔巽之弟赵尔丰接任四川总督。万仲英继续留任总督府卫队长,统领总督府直属队兼成都城防官。当时,四川各地正掀起如火如荼的保卫川汉铁路筑路权的保路浪潮。各地先后成立了同志会和组建了同志军,万仲英的岳父高照林就是川西同志军的主要领导人和创始人之一。
  川西同志军组建后,先后分别攻占了崇宁、郫县,并竭力攻打成都、犀浦、新都、温江,严重威胁了满清政府在四川的统治。为了巩固其风雨飘摇中的政权,总督赵尔丰对同盟会成员和同志军进行了残酷的血腥镇压,使同盟会成员和同志军遭受到沉重的打击。高照林也在攻打新都的激战中不幸被俘,押至成都。赵尔丰见他是个人才,就命万澄清(万仲英)劝降高照林。不知情的高照林以为女婿投靠了满清政府,还将女婿痛骂了一顿。万为了遵守同盟会纪律不暴露身份而枉遭岳父痛骂,也不能向其说明原因。后高照林被判斩立决。因赵尔丰早已怀疑万仲英与同盟会有联系,但苦于没有证据,也知他是高的女婿,为了试探他是否忠于自己,阴险的赵尔丰特派他为监斩官去监斩高照林等,暗地里却派人监视。万仲英为了保守同盟会秘密,不得已忍痛接受监斩令。之后赵尔丰将高照林等死囚押往凤凰山刑场时,再劝高照林说:“投降做官,不降则杀”。高临危不惧,接刀自刎,英勇就义。高照林死后,民国政府追认高照林为烈士,并安抚家属抚恤银八佰两。
  高照林死后,得知父亲被斩的消息,万仲英的妻子高宗璧也非常悲痛,总认为丈夫不应该接受监斩令而杀了自己的父亲,因而忧郁寡欢成疾,于民国二年四月生下儿子万作孚后便于次年秋天病故。
  一九一二年一月一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布中华民国成立,也宣告了满清王朝的灭亡,从而结束了封建社会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在四川成都,万仲英率领总督府直属队配合尹昌衡的部队里应外合,将赵尔丰擒斩于成都皇城坝。此时,万仲英才公开了自己同盟会会员的身份,并向妻子讲明为了保守同盟会机密,达到消灭赵尔丰,配合孙中山推翻满清王朝的目的,故不得不忍痛接受监斩岳父的命令。他说:“自古忠孝不能两全。我是为了建立共和,争求民生,不得已而为之。如果我不接受赵尔丰的监斩令,可能会暴露身份,给同盟会造成损失,岳父也同样会被处死。在行刑的时候,我还特地为岳父铺了红地毯,并用绸缎裹尸,尽到了我作为女婿的孝道”。高宗璧听了才理解丈夫当时的苦衷,并原谅自己的丈夫。但此时高宗璧的病因悲伤过度已经比较严重了。
  赵尔丰被斩后,万仲英于一九一二年随南方革命党人赴北京任职。这时孙中山已实现了自己的许诺,推荐袁世凯继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袁世凯任职后,违背了孙中山要他去南京组建新政府的要求。他凭着手中掌握的兵权就留在了北京组建政府。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野心和目的,也由于他对南方革命党人的极为担忧,就通电将以湖北为主的南方革命党人召到北京,来了个明升暗降。他将实权却委以亲信。大多去北京的革命党人只委以虚职和顾问。万仲英本是带兵的,却被委以督练公署科员及陆军部武官,成了无兵权的军人。
  万仲英在北京任职期间,目睹了袁世凯杀人如麻的暴行,不少有名望的人,如同盟会创始人之一的如宋教仁、革命党重要人物张振武、方维,时任总统府高级顾问的原四川省政府副都督张培爵等,就是被调到北京后被袁世凯所杀。宋教仁在被暗杀后还对袁世凯抱着希望,他还挣扎着说:“我此次北上,是要调和南北矛盾意见,以集中全国力量,一致对外,望总统开诚心,布公道,竭力保障民权,俾国会确立不拔之民族,尊重法律,则仁虽死犹生。”
  一九一三年七月,国民党系统的江西、广东、安徽、湖南、福建五省的都督集体通电,宣布反对袁世凯。这就是民国史上著名的“二次革命”。这次革命在袁世凯的打击下很快失败。这时万仲英在北京同盟会同志的帮助下返回到四川,在镇守重庆的川军第五师师长熊克武部任团长。一九一三年八月四日,熊克武通电响应配合五省都督,起义反袁。万仲英也随熊参加了讨袁义举。同年,袁世凯调动了滇、黔、陕、甘、鄂五省军队入川剿杀熊克武的革命军。后因寡不敌众,熊克武兵败逃亡日本,向孙中山汇报了讨袁失败的经过。万仲英随后回四川收集残部,重建部队。
  一九一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唐继尧、何可澄、蔡锷等在云南联名发表通电,宣告云南独立,称“天祸中国,元首谋逆”。起兵讨伐袁世凯。当时,四川军人主要有三派,即拥袁派、观望派和配合滇军讨袁派。万仲英属强硬的讨袁派,他率本部人马前去泸州迎接蔡锷的滇军入川,开始了他第二次的讨袁行动。后因滇军的主要将领和四川讨袁军司令都不是国民党员,孙中山以本党首倡革命,自应首举讨袁义旗,为国人倡为由,曾先后派人来蜀,促川军中党人起兵讨袁。后王蕴茲(四川崇宁人)受托,组建国民党旗帜下的讨袁武装,汇同四川各地的反袁军人,成立了国民党的四川讨袁军。因万仲英是国民党员,又被任命为国民党旗帜下的四川讨袁军特遣司令。一九一六年春,万仲英先后参与金堂、三台之役。后受命回川西郫县、崇宁等县招募有志之士组建成一旅编制之师。不久又奉命率部进攻北军。在途经彭县时,被袁世凯收买其叛变的手下马姓连长出卖,残忍地将其杀害。这位讨袁将军就这样为护国壮烈牺牲了。真是“壮志未酬身先死,英雄饮泪洒九泉”。万仲英牺牲时年仅三十二岁。其部属将灵柩抬回崇宁县庆兴万家祖坟安厝。原崇宁县级机关法团以及生前好友在崇宁县万寿宫举行了追悼大会。前清拔贡易香池致挽联哀悼,其文曰:
  横逆来无端,劝君此去泉台,莫急轮回权避此。
  凶残虽有报,奈今已临劫数,竟教地轴鲜宁人。
  后来万仲英的名字入崇宁县乡贤馆,受邑人敬仰。
  主要参考资料:
  1、《中华民国崇宁县县志》(1924年)。
  2、同盟会川西领导人杨靖中回忆手稿。
  3、《彭县庆兴乡志》。(1985年)
  4、《郫县文史资料》(65号第25、26页)。
  5、《崇宁史略》(作者:蔡成选)。
  6、《后辛亥时代的西南军阀》(作者:江上苇)。
  7、《护国战役的四川讨袁军》(王蕴茲著,原载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主编《护国讨袁亲历记》。
  8、讲述人万丽卿(郫县唐昌人,万仲英的侄女)、胥英杰(彭州市庆兴乡塔子村人,曾是万氏的管家)以及万仲英的后代。
 
原作者: 万先觉 来自: 四川文化网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