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钟永新:烛照中国史册的自贡三大家——刘光第、宋育仁、赵熙研究近著读后感

2017-12-22 11:03 1676人围观 学术评论

(一)涵泳渊富的近代名家手稿 ——《刘光第手稿及研究》展露其内心世界   2014年春节期间,在成都春熙路与故乡前辈作家伍松乔先生匆匆晤面,我将最新整理完成的《傅增湘笔下的刘光第》传给伍先生参阅,其转赠我富顺 ...

(一)涵泳渊富的近代名家手稿

——《刘光第手稿及研究》展露其内心世界

  2014年春节期间,在成都春熙路与故乡前辈作家伍松乔先生匆匆晤面,我将最新整理完成的《傅增湘笔下的刘光第》传给伍先生参阅,其转赠我富顺政协文史委编辑的《刘光第手稿》,该手稿乃由刘光第嫡侄刘铭述千辛万苦保存下来,后2006年捐赠给富顺县档案馆,此集即是手稿原迹部分影印本。翻读之余,极感精美,原曾见阅《刘光第墨迹》(自印本)和《刘光第集》部分书札图片,今得阅较全的《刘光第手稿》真是意外之喜。

  及后至2015年6月,富顺县档案馆完成对全部手稿的扫描拍照与初步研究,经省、市、县三级档案馆共同主编完成《刘光第手稿及研究》,再由四川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当时笔者未能看到此书,2016年1月,在四川大学做访问学者的李树民教授发来他所翻拍的电子版,方得以一阅,浏览间颇感丰赡粹美,可谓近年来刘光第研究的重要成果。

  该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刘光第手稿实录,第二部分为刘光第手稿研究注释,第三部分为刘光第生平逸事汇辑。手稿内容主要基于馆藏《裴邨诗钞》《南旋记》《都门偶学记》《古愚室诗钞》《赋·试帖诗》《方志·方言记》6本档案,部分诗作为《刘光第集》未收,手稿中有赋33首,而《刘光第集》仅收录1首,此外手稿中的地方童谣14条和谚语30则都是首次面世。

  抚读时,可见稿间诸多句读眉批和修改痕迹,似能见到一位中年志士勤勉奋学的身影。而由于刘光第书学颜鲁公,气骨森疏严整,故从中还可充分领略到刘光第的书法神韵,这是铅字版阅读所无法体验到的。

  在生平研究部分收录有刘海声、伍松乔、肖慈旭、廖时香、刘铭述、邓科、郭广岚、张健等人的七篇文章,分别从不同角度钩沉评介刘光第的精神意义和诗书成就,尤其廖时香《故人眼中的刘光第》是近来所见较有视野的文章,其指出刘光第和我们今天时代的关系在于“不论改革走得多远,我们永远需要有刘光第这样的人格存在。仅仅把光第看做一个改革家,是低估了他的意义,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精神符号,超越时空的永恒存在”足以发人深省。

  当然此手稿还可以充分利用,比如在新扩建的富顺刘光第故居陈列馆里,将文稿翻制成手迹馆或书法墙来展示,也未尝不是件波澜壮阔的文化举措。

《刘光第手稿及研究》书影


(二)蜀学大家不再隐于史海

——《宋育仁文集》全方位展示其文化遗产

  近年随着“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及“巴蜀全书工程”的启动实施,历代巴蜀学人重要著述得以再次汇集出版,如宋育仁纂修《重修四川通志稿》(2015年)、《廖平全集》(2015年)等,成为传承蜀学,有益当世的文化盛事。

  蜀学大家宋育仁是近代四川地区(含重庆)维新运动倡导者,他的一生历经晚清民国时期,扮演了多种角色:封建士大夫、走出国门的驻外使节、传播西方文明的急先锋、维新思想家、维新实践家、川渝报业鼻祖和民族工商业创始人、传统文化素养深厚的国学家等,留下了大量著述,但遗憾无一套汇总式的文集面世。

  2016年8月,经研究宋育仁十余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的董凌锋博士,积数年搜集之功,将其所见的宋育仁著述辑为《宋育仁文集》14册,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正式出版,弥补了宋育仁尚无汇总式文集的空白,可谓宋育仁研究的重要推动之举,有助“宋育仁学”的建立发展。

  此前民国时期曾印行过《问琴阁丛书五种》,坊间已难寻觅,而宋育仁著述又成为研究宋育仁的第一手文献,但长期散落各地,编者便因搜集而饱尝艰辛,《宋育仁文集》的出版,无疑将为深度研究宋育仁提供强有力的文献支撑。

  《宋育仁文集》第1册到第12册依据经学类、小学类、时务类、诗文类、史志类编排,其中不乏一些罕见专著,如《宋评明夷待访录》《宋评封神演义》等。第13、第14册则收录宋育仁在《国学月刊》上发表的作品,内容涉及宋育仁经学、小学、诗词、时评、财政、史学、书牍作品等。全书较为全面的展示了中国近代思想家宋育仁的文化学术思想成就,有助研读宋育仁留存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从而加深对这位近代中国维新思想先贤的理解认识。

  该文集出版意义深远,亦可谓目前宋育仁多种版本著述的首次汇集。此外正如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何瑜教授所言:“‘一叶落而知秋’,一个人物的生平,也可以浓缩一个时代。董凌锋博士历尽艰辛,从灿若星辰的世界近现代史人物中,给我们挖掘出了具有传奇色彩的先驱人物宋育仁。董博士不仅著成《宋育仁维新思想研究》,而且广泛搜集、整理宋育仁的各种著述,编成迄今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历史文献——《宋育仁文集》。如果你徜徉其中,必定会对你未经历过的那个时代,那个未曾熟悉的不大不小的代表人物——宋育仁,以及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等,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理解。”

  近年来,在自贡市内外众多文化界人士的不断努力下,本土乡贤宋育仁已经从“消失者”逐渐成为受到重视的中国近代思想家,而研究传播宋育仁的学术成就与传奇人生,也正契合当今中华文化复兴潮流中所倡导需要的人文精神与家国情怀。

《宋育仁文集》书影


(三)一份绝响式的人文记录

——《赵熙题刻辑》再现其书法成就

  昔有“说不尽的苏东坡”,今有“说不尽的赵香宋”。

  吾乡名士赵熙(号香宋)一生精彩纷呈,留下诸多宝贵的文化财富,对教育界、诗歌界、书法界等至今具有重要的参学价值。在全国尤其四川地区活跃着许多研究赵熙的热心人士,成果迭出,不断涌现,如曾进编《赵尧生重庆诗抄》、赵元凯等编《香宋诗钞》、王仲镛编《赵熙集》、李树民著《赵熙文学论稿》、陈代星编《四川名家书法卷(赵熙)》、王家葵编《玉雪双清:赵熙胡薇元的翰墨因缘》等,极大弘扬传播了赵熙的文化成就。

  2017年,时至赵熙诞辰150周年,有陈述琪等诸君倾力数年,搜集考察,再经由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学者程龙刚先生精心修订,完成《赵熙题刻辑》,由四川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作为“自贡盐文化丛书”推出以示纪念。书成之前,笔者略有建议,知其体例,并见陈述琪日志中记录考察瞬间,颇为不易,故有所感,简记如下。

  金石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里的精粹,宋代即有赵明诚《金石录》传世。在自贡地区的碑刻形式与内容丰富多彩,不仅有碑,还有摩崖刻石、墓志墓表、建筑刻石等,而赵熙题刻则是荣县题刻中最具浓墨重彩的部分,但分布在各地,或在高山,或在僻村,多数难以亲自前往观摩,至今缺乏系统调查整理。

  陈述琪先生出于文化情怀,接受任务后,力排众难,集思广益,又得到荣县文化界人士的鼎力帮助,几年下来,竟然顺利完成这一采集课题,为当代留下一笔宝贵的实物资料,今后或许再难开展如此工作,堪称一份绝响式的人文记录,尤显弥足珍贵,其意义也在于将纸本书法转化为直观的影像数据,既有文本内容,又有原作风貌,所保存的一手资料性极高。

  目前关于赵熙的文学创作成果主要集中于《赵熙集》中,但也散佚很多,本题刻辑弥补了赵熙作品的不少缺漏,内容共62种,其中摩崖16种、碑碣15种、匾联11种、拓片20种,凡112件,选图127幅。从条目可见涉及广泛,类别较多,有助丰富地方史的研究钩沉和内容佐证,如大刀寨题记、会济善堂记、仙人山楹联、此君轩记诗、庸公闸题字等。

  此书完成,使得对赵熙题刻的背景、内容、类型、分布、数量、保存现状、历史价值等有了全面系统的掌握和认识,同时还记录未能勘查到的碑刻,如在荣县双古镇华阳山西北一处的诗词题刻“万山狂舞一峰尊,秀骨天生水玉痕。生路乍行迷远近,遗老深疑汉代存。行过山头到山尾,山林百鸟尽烟村。”,虽连挖三天,也没发现,只好存目,留待以后再现天日。

  今有言名人手迹原稿往往有种穿越时空的书法之美,书中题刻作品完成时间不一,展现了近代书法家赵熙不同时期的书法风格,基本保存了赵熙书体的独特魅力,观之备受历史人文熏染,全书可谓推动开辟了赵熙书学研究的文化新视野和新角度,既有书法美学价值,又有临摹学习意义。

  总之,本辑成书不易,可谓乡邦新功,具有“以物证史,以书传艺”的重要价值,且尚可继续发掘,如类似“故宫日历”制成“赵熙书法日历”也不失为一种载体新形式。此外,书前有赵熙研究学者李树民教授作序《吉光片羽耀巴蜀——赵熙碑刻漫记》认为,赵熙的书法题刻印记多和盐业文化有关,其在巴蜀大地树碑,同时为自己树立了别样的不朽丰碑倒也是中肯之论。

《赵熙题刻辑》书影

原作者: 钟永新 来自: 四川文化网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