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开启左侧

农情觅意叒出发,青春助力扶贫路

作者:俞明宏 | 时间:2019-8-27 14:55:06 | 阅读:551| 显示全部楼层
(通讯员:郝宇轩 朱恒璟 范江)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引领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园艺学院“农情觅意”团队来到雅安市汉源县晒经乡进行深度调研,关注农民生活情况,助力科技支农,聚焦精准扶贫,助构和谐家风。
在经过近一个月的前期准备工作后,团队于7月15日抵达实践地,对周边环境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初步考察。7月17日,“农情觅意”团队在晒经乡新龙村正式开始调研,队员们挨家挨户地走访每一户人家,与当地居民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他们的实际生活情况,以及对生产、政策、教育等问题的看法。
在第一天的调研中,队员们了解到当地种植面积最大的经济作物是苹果树,为合作承包制,农户占收成的35%,承包方占65%,在近两年的合作种植中,虽然仍面临着部分生产培育上的技术难题和环境因素的制约,但是在合作社和农户的共同努力下,果树的生长情况在逐渐改善,并有望在未来几年内结出优质商品果,实现其经济价值。同时队员们在调研途中用镜头记录下苹果树的病虫害问题,试图联合学院指导老师以及相关专家,找到解决方法。在走访调研中,队员们了解到二、四、五组的居民较少甚至没有将土地承包出去种植苹果,而是自己留下大部分或者全部的土地用来种植枇杷、柑橘、李子等经济效益较高的作物,并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收益。但是受制于当地村民对相关种植技术知识的缺乏、食心虫病虫害、销售渠道较窄、运输成本较高等原因,并没有实现经济作物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除此之外,当地一家枇杷种植规模较大的农户告诉队员,当地销售的农药浓度较低,药效不足,无法完全抑制食心虫病虫害,这也拉低了枇杷的产量和效益。村民向队员们表示,希望当地农业局可以扩大宣传讲授相关的栽培技术和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栽培种植水平。
村里现居住者多为劳动力水平低的老人和小孩,在近年来国家扶贫政策力度的不断加大的帮扶下,生活条件有了稳步的提升。一户82岁高龄的爷爷,没有经济来源,靠着精准扶贫和乡政府的照顾生活,采访中爷爷多次向记者提到国家的巨大进步和发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政策的贯彻落实,为村民的基本生活提供了保障。

队员走访调研 朱涛摄

队员走访调研 朱涛摄
教育问题是团队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在走访中团队了解到当地存在着上学困难、师资力量不足、补课等现象。因为村中的学校在十多年前荒废,上学困难的问题困扰着新龙村的居民,处于上学年龄的孩子只能选择在需步行一个多小时的乡上或者是需要辗转步行、坐车两个多小时的县上读书。因此,部分家庭选择在学校附近租房子,但一年3000至6000元的租金也加重了家庭经济的负担。师资力量不足是影响当地教育水平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有年轻教师的加入为当地教师队伍补充新鲜血液,但他们大多为师范学校的实习老师,人员流动性较大,人员变动较为频繁,影响了教育质量。补课现象的存在也影响了老师、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课堂效率,家庭较困难的学生无法在课堂上获取足够的知识,不利于教育总体水平的提升。
在走访中,队员们在当地村民的引导下探访了一个已荒废的小学。学校校舍已经另作他用,被改为一个卫生站,乡上也建立了家庭医生制度,但根据村民的介绍,医生住所与卫生站相隔较远,并且医生数量极少,再加上当地医疗水平不高,村民遭遇病痛时大多选择前往镇或县上的医院接受治疗,较少寻求家庭医生的帮助。
19日下午,团队来到晒经乡中心小学,对当地的教育发展情况进行实地走访和调研。不同于印象中的乡村学校的形象,重建竣工于2011年9月9日晒经乡中心小学的基础教育设施较为完善,多媒体设备、计算机教室、实验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塑胶操场、娱乐设施等一应俱全。由中国扶贫基金赞助的爱心厨房和四川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的实施也对师生的生活质量和教育质量的提升有一定的作用。从学生课程表和教学设备的使用情况来看,这些先进的设备和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在协助教学上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的课程基本上以语数英和体育课为主。据当地农户介绍,因为学校地处山区,师资力量稍微欠缺,因此有一部分学生选择走出去读书。
其中公益全家福是农情觅意团队坚持开展的活动,以为当地村民拍摄全家福并冲洗赠送的形式,用相机记录淳朴乡风,用照片留住和谐家风。
在前几日的走访调研中,为凝聚家庭和谐氛围,弘扬家风,队员们为有意愿的家庭免费拍摄全家福,队员们分组前往村民家中,为他们送上爱心全家福,虽然当日天气炎热,路途遥远,但是队员们作风顽强不畏艰辛,在蜿蜒的山路上坚定前行。当看到村民们的笑脸,听到村民们的感谢时,一切辛苦劳累都化成了满心的喜悦。

队员在走访调研 彭玉婷摄

队员在走访调研 彭玉婷摄
社会实践结束后队员在分享总结中说道,“虽然我们每天上山下山走几万步,走上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的山路,但是一看见果农们热情地和我们交流,还拿出自家的果实与我们分享,一看见身边的同伴在坚定地前进,认真的调研,浑身的辛苦劳累就消失不见了,而且我也在实践中收获了很多全新的知识和宝贵的友情,希望为精准扶贫、科技助农尽到川农园艺学子应尽的力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