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开启左侧

川农大学生深入峨眉山 探索峨眉佛教文化魅力

作者:天宇昭昭 | 时间:2020-3-26 12:32:18 | 阅读:715|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宇昭昭 于 2020-3-26 13:28 编辑

                       
    四川文化网3月26日电(通讯员   刘奕君)众所周知,峨眉山每年都接待近千万游客,这不仅仅是因为峨眉巍峨、秀丽、古老、神奇的山水风光使人陶醉,还因为峨眉山深厚的历史文化。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宗教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构成了峨眉历史文化的主体。峨眉山的建筑、造像、雕塑、音乐、绘画等都体现了浓厚的佛教文化气息。为深入了解峨眉山佛教文化,3月15日至18日 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走近佛教文化,探秘大美峨眉”实践团队深入峨眉山,探寻峨眉所承载的佛教文化的精神内涵。
说到峨眉山的佛教文化,不得不说的就是峨眉的众多寺庙。在我们一队人一同前去探访伏虎寺时,我们都不禁赞叹它奇特的地势。它背倚伏虎岭,斜有飞凤山,四周绿山秀水环绕。不同于外部地势的险峻,伏虎寺内俨然一幅“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情景,无愧于康熙帝所赐“离垢园”三字,当真一处远离尘嚣之地,令人内心坦然而宁静。寺内殿宇众多,所供奉的金像分散于各座殿宇中。最让我们感兴趣之处莫过于大雄宝殿中的三身佛了。通过访问,我们得知三身佛是释迦摩尼佛的三种化身,包括法身佛、报身佛和应身佛,“身”除指体貌外,亦有“聚积”之义,即由觉悟和聚积功德而成就佛体。理法聚而为法身,智法聚而为报身,功德法聚而应身。因一佛具三身之功德性能,所以三身即一佛。在我们看来,三身佛从三个方面讲述了“佛”的含义。法身是本源,报身与应身是变化的表相与作用,法身不会变,而应身与报身却会应表相与作用的改变而改变,三身一体,不即不离,念心所在,三身所现。后来我们在峨眉金顶探索十方普贤菩萨所蕴含的精神内涵时又不禁想到了三身佛。与三身佛不同的是,十方普贤菩萨的“十方”是指普贤的十大行愿和佛教中十大方位,意喻普贤无边的行愿能圆满十方三世诸佛和芸芸众生。十方普贤圣像最突出的是金像上方分为三层的十个神态各异的头像 寓指世人的十种心态。位于峨眉金顶的普贤金像格外高大壮观,带给了我们视觉的震撼,而远不如普贤金像高大的三身佛像,却给予了我们心灵的震撼。
报国寺与伏虎寺相邻,据说是峨眉山的第一座寺庙。远望可见其后树木苍翠,笔直高耸。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便是寺中一口大钟——圣积寺铜钟。不同于金顶钟楼中的钟声的浑厚,圣积寺铜钟钟声清越,涤荡心灵,扫净人内心的尘埃,果如诗中所云:“晚钟何处一声声,古寺犹传圣积名。纵说仙凡殊品格,也应入耳觉心清”。清音阁构架虽小但地势险要、气势逼人、山环水绕且景色优美,仰可见山光水色,亭台碑石,俯可嗅花草芬芳,听流泉清音,阁中供奉华严三圣,分别为文殊菩萨、释迦摩尼佛和文殊菩萨。
峨眉山的建筑也十分有特点。伏虎寺位于峨眉山山麓,该寺为典型汉传佛教建筑风格,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弥勒殿、菩提殿、大雄宝殿、五百罗汉堂、御书楼以及禅房、僧舍等,红砖黑瓦,房屋重叠咋一看如同普通人家,小径穿插、殿宇森然又显佛寺清静肃穆。清音阁只有一个殿堂,长长的阶梯相连,使清音阁整体起势较高,峨眉山建筑多有飞檐翘角添灵动轻快之感,而清音阁正殿房檐宽而平齐,更显清音阁的磅礴大气。堂前有接王亭,造就了深山翠木、亭台楼阁相映成趣的绝佳景观,更有“双飞两虹影,万古一牛心”的双桥清音在接王亭后洗净人心的浮躁,让人初初感受到深山古刹的宁静与深邃。清音阁隐于山水之间,整体布局体现了“自然造化、天人合一”的意蕴。报国寺门口的檐层层相叠而两边对称,檐下有往内有几块小匾,向外有居中的报国寺牌匾,富有层次,又主次分明。寺中的四重殿宇,由低到高,不失殿宇雄伟,又添自然趣味。
世界上多的是美的景色,佛的殿堂,但峨眉将这两者完美的融为一体,景中蕴着佛性,佛亦衬托景静。佛在世上,佛在景中,佛在山中,佛在殿中,佛在心中。魔由心生,佛亦然,佛带给我们的 是内心的开悟与澄澈,是在这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所需要的。同时,佛教文化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我们新一代青年人继承、传扬。这一趟峨眉实践之旅,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古寺盛景,更多的是对佛教文化的深层次理解。
-378e6cbb69ff533.jpg
IMG_20200111_115154.jpg
IMG_20200220_122814.jpg
IMG_20200112_080622.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