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开启左侧

和谐共生——关于绿色城市中民生设施的调研报告

作者:杰墨 | 时间:2021-3-3 13:46:39 | 阅读:628|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杰墨 于 2021-3-3 13:48 编辑

和谐共生——关于绿色城市中民生设施的调研报告
学校:四川农业大学
团队:“城市漫游”青年漫步者调研团3组
四川文化网3月4日讯(通讯员 卢泽友 龚雪嘉 赵爽 马茜茜)摘要:走进绿色,拥抱森林,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城市,是全球化时代城市发展的新潮流。城市化发展速度日益加快的今天,随着人口、资源、环境与人类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人们开始重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因此,建设绿色城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能有效促进经济社会、人口和资源环境的持续发展。其中,民生设施建设是绿色城市中直接影响居民生活的重要方面。本文以寒假实践调研结果为主,分析惠民社区的民生设施建设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绿色城市;民生设施
一、调研背景
建设绿色城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和光荣使命。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绿色生活创建行动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要通过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创建行动,积极推广绿色生活,推动绿色消费,促进绿色发展。其中,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全面负责的绿色社区创建行动明确,要以广大城市社区为创建对象,通过建立健全社区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制度,促进社区节能节水、绿化环卫、垃圾分类、设施维护等工作有序推进,到2022年力争使60%以上的社区达到创建要求,基本实现社区人居环境整洁、舒适、安全、美丽的目标。
作为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社区一向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从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到此次《方案》对绿色社区创建提出明确的对象、内容和目标,充分反映了创建绿色社区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近些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不少城市社区内公共设施数量不足、基础设施老化等问题也日益突出,无法正常满足广大居民的日常生活和使用需求。
二、调研方案安排
(一)调研目的
1. 考察绿色社区中民生设施的建设对相关政策的落实程度及其分布情况。
2. 观察居民与民生设施进行的互动。
3. 分析绿色社区中民生设施的分布合理之处和不足之处。
4. 加深全社会对绿色城市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理念的认识。
(二)调研地点及概况
惠民社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公平街道,社区总规划占地64万平方米,常住居民可达8000余人。
惠民社区以可持续发展、参与性、文化性为出发点进行规划,建有6600平方米的生态广场。生态广场绿色环绕、环境优美、健身设施齐全,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休闲场所。时至今日,它已经是国家级生态社区、成都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社区和成都市文明社区,住在这里的居民不但拥有生态的环境,更能享受完善的配套服务。
(三)调研对象
惠民社区的民生设施,包括垃圾桶、垃圾站、公厕、生态区、公园、小游园、微绿地等。
(四)调研方法
文献调研法、实地调研法、访谈调研法
(五)调研过程
1. 前期查阅资料
查阅并学习城市设计、生态城市建设等方面的知识和绿化等方面的政策。
2. 中期实地走访
为更好地了解惠民社区民生设施的配备、分布及其与居民进行的互动情况等,小组成员通过走街串巷和访谈环卫工人等,记录民生设施的具体位置,对民生设施及其与居民的互动情况进行拍摄记录。
3. 后期分析数据并提出建议
小组成员根据所查阅的资料分析垃圾桶、垃圾站、公厕、公园等的设点原理、民生设施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惠民社区对绿化政策的落实程度,并针对这些情况提出相应的建议。
三、调研结果及分析
(一) 社区垃圾桶、垃圾站
1.垃圾桶调研结果分析
垃圾桶作为城市卫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维持环境整洁的重要措施之一,使用通过科学评估所设点在各个地方的垃圾桶,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整洁干净,能够有效地远离脏乱差。但是,由于各种人为或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我们发现许多垃圾桶是空的或者装一半,有些地方的垃圾却常年满溢,为什么?因为存在某些市民乱扔垃圾的现象。调研结果显示,最大的问题就是垃圾桶的布局不够合理,使得许多垃圾桶未能充分利用,造成垃圾桶资源的浪费。与此同时,很多地方的垃圾桶不够用,或者设置的位置不合理,让行人感到不便,间接引起了乱扔垃圾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小组结合社区垃圾桶的布局,从这一角度入题,从数据入手,辅以实地调查进行分析。
小组成员对温江区惠民社区的主要街道垃圾桶布局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并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得到了一些有效数据;进一步整理分析,得到了定量的数据效果。在定量证明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对惠民社区垃圾桶的布局做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有助于提高公民环保意识,推进城市文明建设,使城市环境建设在城市文明建设中发挥良好的促进和示范作用。
1.1调研结果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惠民社区共有垃圾桶73个,废弃口罩垃圾桶9个。相对均匀地分布在惠民社区。
1.2结果分析
1.2.1社区垃圾桶分布合理性分析
(1)设点垃圾桶数量动态化。我们发现惠民社区的垃圾桶,随着地点的不同,数量也不同。总结得出:根据当地人流量的多少和车辆的流量,设点垃圾桶为1-5个能够较好地保证垃圾桶的最大利用程度。
(2)垃圾桶整洁度较高。经过观察,我们发现整体看来垃圾桶相对整洁,仅有少数垃圾桶损坏的情况,每个垃圾桶都严格装有黑色垃圾袋。经观察周围环境发现,乱扔垃圾的现象并不普遍。
(3)垃圾桶的分布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国家法规。《城市环境卫生设施管理规范》中规定,废物箱的间距应该按照城市环境卫生标准设施标准进行设置。第3.1条规定,供居民使用的生活垃圾容器以及袋装垃圾收集堆放点的位置要固定,既满足方便居民、不影响市容观瞻等要求,又有利于垃圾的分类收集和机械化清除。第3.2条规定,生活垃圾收集类的服务半径不应超过70米,在规划建造新住宅区10米的垃圾管道的多层住宅,一般每四幢设置一个垃圾收集点,并建造生活垃圾容器间安置活动垃圾桶。通过实地考察,我们发现垃圾桶和垃圾投放点垃圾站的距离标准均符合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标准,这是相当规范的,也是使得利用最大化的一种处理方法。
(4)垃圾桶设点合理。通过观察垃圾桶的位置我们发现,在生活广场、健身场地、公园等有大量居民的地方,均有设立多个垃圾桶和废弃口罩垃圾桶,保证了当地居民生活的需求。
1.2.2社区垃圾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存在有些居民扔大件物品的情况。大件物品被扔入垃圾桶时,常常导致垃圾桶无法再次被投入其他垃圾,只能放在垃圾桶旁边,有辱市容。
(2)垃圾分类意识不高。垃圾分类的宣传工作还需加强。观察六个投放站,我们发现,各个投放站的位置相对分散,保证了各个地方都有一个相对较近的一个垃圾站,但是居民并没有根据垃圾分类的标准投放垃圾。
1.3建议
1.3.1关于大件物品投放垃圾桶的解决方法
一方面,物业可以引入再生资料回收利用企业,居民可以将纸箱、旧衣物、大件垃圾直接售卖给企业。既提高了居民的分类积极性,也能从源头上减少垃圾。让回收企业进得来、收得了、运得走是实施这一措施的前提。另一方面,利用一片空地专门设置大件物品投放点,同时垃圾站和垃圾投放点分别设置六个及四个,这一措施也可以解决大件物品的投放问题。
1.3.2加强垃圾分类的举措
(1)落实宣传工作,让垃圾分类的理念深入人心。垃圾回收问题的根本在于观念的转换,只有将垃圾分类的理念深入人心,才能为垃圾分类回收工作奠定基础。应以学校、社区、单位等组织为依托,以公共传媒为渠道,从观念到具体内容,多角度全方位地落实垃圾分类回收的宣传工作。
(2)发挥社区功能,实现以家庭为单位的垃圾分类。家庭仍然是生活垃圾的重要来源,是垃圾回收链的重要环节。只有在源头上实现垃圾分类,才能进一步推进垃圾分类回收工作。社区作为最接近家庭的组织,应通过上门沟通、分发宣传册、提供分类垃圾桶等途径,将垃圾分类带入百姓家中。
(3)强化政府职能,对有毒垃圾实行引导并加强控制。应落实环保部门的分类工作,在回收过程中真正实现垃圾分类、垃圾处理,同时对污染程度大的有毒垃圾、电子垃圾等专门设点,对真正落实这一举措的居民可以视情况给予一定的奖励。
(4)通过各种媒介宣传,发挥社区功能。从源头上抓好垃圾分类工作,敦促各个环节的分类回收工作落到实处。
(二) 社区公厕
2.公厕调研结果分析
公共厕所是供社会公众使用、一般设置在道路旁或公共场所的厕所,不包括其他设在建筑物、场所和设施内部的供顾客、游客和内部人员使用的厕所;这里要强调的是可供所有的公众全天候使用的厕所才是公共厕所。
2.1调研结果
经过实地走访调查,我们发现惠民社区只有两所公共厕所,一处位于温江区惠民正街181号-1栋-附1号,另一处位于温江区惠民路416号。且两处公厕均位于惠民社区北侧,位于惠民正街的公厕2020年才投入使用。
2.2结果分析
2.2.1公厕服务体系建设合理性分析
(1)现有公厕位置分布合理性分析:根据调查显示,第一处公厕位于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东一门附近,另一处公厕位于惠民社区菜市场附近。两处公厕都设置在人流量大的地方,方便学生、商户、居民等如厕。
(2)公厕配套设施管理和卫生合格:两所公厕配套设施达到标准,设备较新,整体看来较干净卫生,没有出现大的异味。
(3)人性化设计:调研中我们发现公厕配置了不同高度的洗手台,内部有专为残疾人设计的卫生间,周边设置了环卫工人休息点,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4)规划设计合理:第一处公厕进行了绿化屏蔽,与周围环境、街头绿地较好地结合,美化了环境。
2.2.2公厕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总体看来,惠民社区公厕服务体系建设出现的问题主要有:
(1)公厕数量不达标,布局不合理:惠民社区仅有两所公厕且均分布在惠民社区北侧。
(2)无公厕导向标识,公厕识别困难。
2.3建议
2.3.1城市公厕建设“三原则”
(1)数量充足,布局合理
公厕建设以满足居民如厕需要为第一要务,能够方便快捷地找到厕所,解燃眉之急是公厕建设的原则。科学选址需对当地公厕使用现状、公厕需求量、公厕缺口、城市未来发展需求等具体因素进行调查统计,在具备充足的数据作为科学指导前提下对公厕进行统一规划,合理选址建设。针对惠民社区,应至少再在惠民社区广场周边设置一个公厕,满足居民如厕需要。
(2)便民服务,整洁卫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城市公厕的要求不断提高,不仅局限于满足最基本的生理排泄需要,如何使如厕人群得到方便之需的同时享受到更多的便民服务也是城市建设者需要考虑的。如公厕设置管理人员休息室,既能保证公厕的日常保洁维护,也能为管理人员提供休息场所,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我国目前老龄化日益严重,为方便老年人、残疾人轮椅进出公厕,有条件的公厕应设置无障碍通道和无障碍卫生间,体现对特殊人群的关怀;针对部分区域人流量大,且不具备建设大型公厕的地方,为合理解决男女如厕比例失衡的问题,可以考虑减少男女便池的比例,将男厕改造为女厕等。
(3)因地制宜,景观协调
公厕外部宜进行绿化屏蔽,与周围环境、街头完美结合,有条件的可以在公厕周围绿化、美化,形成小景点、小公园,努力达到一厕一景的良好效果。建议对公厕进行立体绿化,增加城市绿化量。
2.3.2 其他措施
(1)升级改造、完善已有公厕
对现有正使用的公厕实施升级改造,重点是更换洁具等设施,增加除臭、取暖、制冷设备等设施,提升公厕现代化、多功能建设水平。此外,对公厕内外标识、标志统一设计,增加展示旅游城市形象的宣传栏,提升城市的品味和档次。
(2)完善公厕导向系统
围绕容易找、找得到,建设完善的城市公厕导向系统,包括设立导向标识(如指示牌)、在城市地图和电子地图上标注公厕等。公厕应当设置醒目的中英文标志。
(3)鼓励沿街单位公厕对外开放
提倡沿街单位对外开放内部厕所,在工作时间或营业时间供公众使用。充分利用部门、单位内部厕所这一种潜在资源,在人流量大、公厕数量不足、建厕地点难以落实的地段区域,加快推进沿街单位开放内部厕所工作。
建议将对外开放公厕及日常开放情况纳入创建文明单位、文明行业、文明窗 口和工商管理的重要内容,同时强化对公厕管理和服务的考核监督,将社会公厕 的服务纳入城市公厕统一考核体系,提高城市公厕整体服务水平。
(4)加强公厕日常管理
城市公厕要进一步加强管理,确保正常使用。按照相关作业标准要求,进一步加强日常管理,切实做好维修养护、清扫保洁、服务管理、监督考核等管理工作,落实公厕保洁规范化、精细化作业标准。加大日常巡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公厕按时开放、文明服务,提升城市公厕管理和服务水平。
(三) 社区生态区
3.健身场地
3.1调研结果
经过走访调查,我们发现本社区一共有7个健身场地,其中三个的健身设施已经损坏。这些健身场地有的周围有很多树,可以在树下乘凉,有的周围是广场,方便居民娱乐,但无一例外的是它们与小区相邻。小组成员调研的时间是上午和下午,我们发现只有紧邻广场的健身场地有人在锻炼。几乎每个场地的健身器材大同小异,其中两个场地摆有两盘象棋,供居民和游人玩耍。已被损坏的那三个场地,其中两个是闲置的,另一个则被当地旅馆作晾衣架用。
3.2结果分析
3.2.1健身场所个数和状况分析
观察整个惠民社区的地图发现,每一个小区域都设置了一个健身场地,但是其中三个已被损坏。有些小区周围很大一块没有健身场地,并且这些小区都远离四川农业大学一侧。据我们调查,四川农业大学东一门和东三门对面的建筑几乎是各种店铺。一般情况下,这些商店老板整天忙于打理店面,并没有时间出去健身,所以健身场地的有无对于紧邻大学的社区是无关紧要的。健身场地是一个社区必备的设施,也是人们身体健康的保障。但是惠民社区3/7的健身场地年久失修,或被人们当作电动车停车场,抑或被旅店用作晾衣架,完全没起到健身的作用,其中一个场地于2013年建成,可现在几乎“面目全非”。综上所述,社区有必要请工作人员定时地维修这些健身器材,一来可以让器材用得更久,二来修复失修的器材,防止人们健身玩耍时受伤。此外,在无法修复的场地上建造系统更完善、设施更齐全的新场地。
3.2.2健身场地与居民结合情况
对于设备完好的场地,几乎没有健身的人,只有紧邻广场公园的健身场地有几个老年人在使用器材。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可能性。首先可能是调研的时间问题。考虑到疫情和成员们的安全问题,我们选择了上下午前往惠民社区调研,但是大多数居民可能是在晚饭后出来运动。其次可能是现代人的生活压力较大,每天晚上加班完很晚才回到家,除了休息外没有额外的时间去外面运动。再者可能是人们的健身意识、全民运动意识还不强,更多的人选择待在家而不是出去运动。
3.2.3健身设备适用的对象分析
据统计,每个健身场地都没有设置专门供小孩玩耍的器材,比如滑滑梯等。一般情况下大人带着小孩出去玩,但是健身器材却只有供大人使用的,小孩无法使用。这不仅会使小朋友感到无趣,而且会降低他们来健身场地的欲望。所以健身器材建设者应该加以创新,为原本的场地添加一些儿童游乐设施,让孩子拉着大人来健身,而不是大人带着孩子来健身。
4.公园
提到周末游玩,公园可能是大众普遍的选择。惠民社区全社区有一个公园,公园占地面积不大,位于天乡路一段。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公园里有各种植物,包括乔木、灌木、草坪。绿色覆盖率达到90%以上。这里是一个天然大氧吧,空气清新,鸟儿欢唱,常绿树树叶婆娑,是一个散心、休息、闲谈的好地方。
4.1调研结果
调研当天,公园里有环卫工人正在扫除道路上的落叶,有居民在公园里的小广场上跳广场舞,有人在椅子上小憩,有人聚在一起打着扑克,聊着闲天,小孩子在公园里嬉戏。公园里有一条人工小河,但不知为何,小河里已经没有了水,只有一些淤泥残存。
4.2结果分析
4.2.1人与公园
社区居民在公园里跳舞、玩耍,虽是冬天,人却不少,说明公园是人们真正需要的场所,人们喜欢公园。
4.2.2公园设备
据调查,公园里配备了一个垃圾桶,两侧的广场上各有两个普通垃圾桶和一个专门回收废弃口罩的垃圾桶,并且公园边上还建有一个垃圾分类点。这些垃圾桶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人们走两步就能丢垃圾;分类站起到了宣传督促的作用,让社区居民在实际生活中做到垃圾分类。公园里有5把长椅和一些石凳,方便人们休息。但是公园和广场周边都没有公共厕所,而附近的人流量较多,为解决人们的燃眉之急,我们小组给出的建议是在公园附近再建一个公共厕所。
4.2.3公园里的小河
这条小河贯穿整个惠民社区,很大一个河沟,可现在已经没有水了,本可以听到溪水潺潺的公园现在只能看到一片淤泥,一定程度上对公园的形象有影响。这条小河的中间地段,人们在河沟中央修了几个小池子,池子里装满泥土,种上了绿色植物。
小河没有水的原因,可能因为现在是冬季,也可能是因为社区里水流的渠道改变了。但不管哪种情况,我们认为河沟里的淤泥应该及时清理掉,淤泥可以作树的肥料;如果水流渠道改变,可以种植绿色植物。
5.微绿地
惠民社区绿化率很高,道路两旁有行道树,行道树之间是草地,没有建筑物、没有行人走动的地方都有绿色植物。总体看来,靠近四川农业大学一侧的绿化不及另一侧。一方面是因为靠近大学的一侧人流量大,人的活动范围比较广,为方便商户摆摊,所以只有路的两边有树木。总而言之,惠民社区的环境比较好,社区里面微绿地随处可见,甚至一些人家的墙上爬满了藤蔓,随处可见绿色植物。
四、调研总结
打造绿色城市,最终的落脚点依然是改善民生。“绿色发展”就是“民生发展”,百姓享受到的“民生福利”,就是打造绿色城市的具体实践。据此对本次调研结果作出如下总结:
(一)维护和更新基础设施
2018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的指导意见》 ,明确:“要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基础设施供给质量”。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防治污染、改善环境质量的物质基础。惠民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存在设施数量不足、建设标准低、利用管理粗放等问题,亟待进行维护和更新。绿色社区创建最终是为人服务的,因此社区的配套设施建设一定要加强,不能仅仅满足指标问题,务必要充分满足人的居住、生活和使用需求,同时在一些细节上要更多体现人文关怀。
(二)打造蓝绿生态网络体系
对已建成的基础设施及其周边用地进行充分的绿色化改造,如在道路及其周边区域进行绿化,并与河流水系廊道相连,打造层次分明的一体化蓝绿生态网络体系[8] 。惠民社区虽已在道路及周边区域进行绿化,但河流现已干涸,只剩下淤泥,缺乏河流生态系统。
(三)引导垃圾分类和全民健身
垃圾分类: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包括垃圾分类在内的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论述和指示,他强调, 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惠民社区垃圾分类投放点虽有四个,但大多闲置不用,居民垃圾分类的热情不高。社区政府应大力宣传垃圾分类且收集和处理应严格按照2021年3月1日生效的《成都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执行。
全民健身: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 提出,营造重视体育、支持体育、参与体育的社会氛围,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惠民社区虽有7个健身场地,数量较为充足,但居民参与度不高,且大多参与者都是老年人,甚至有的健身场地被用来晾晒衣物。社区政府应积极引导居民健身,鼓励居民迈开腿,拥抱健康生活。

大神点评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