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开启左侧

“救军粮”——原来就是它

作者:奚何 | 时间:2022-8-30 15:06:23 | 阅读:219| 显示全部楼层
“救军粮”——原来就是它
文/ 柳诚 崔新瑶 图/柳诚
8月26日四川农业大学星光闪闪团队在四川省泸州市太平镇对四渡赤水战役中曾作为红军军粮食食用的火棘展开了调研。团队队员通过了解对这一承载了特殊革命回忆的植物学习了我国伟大的革命历史,感悟先辈们奋斗的精神力量。
8月26日四川农业大学星光闪闪团队在四川省泸州市太平镇对四渡赤水战役中曾作为红军军粮食食用的火棘展开了调研。
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又名救军粮,为蔷薇科苹果亚科火棘属植物,又名吉祥果、红籽、火把果、救济粮。火棘在中国华东、华中及西南地区分布广泛。
据悉,“救军粮”这个名字的起源于三国时期,当时曹操大军讨伐张角,将士们饥渴难耐,曹操用计“望梅止渴”后,将士们无粮可充,正好遇到一片火棘林,于是,全军以其充腹,火棘便救了整个军队,后称其为“救军粮”。清朝云南乡试正考官李澄中在《青石坡道中》一诗中就写道:“红怜老米果,紫艳救军粮。”此外,民间往往流传这样一种说法:我国古代军队打击入侵的异族敌人时,由于运输条件有限,有时军粮供应不上。在断粮时,火棘维持了战士们的体力与勇气,帮助军队赢得战争的胜利。
古老的传说或许难以考证,但火棘确实在中国近代革命历史上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千百年间,救军粮一直在中华大地上焕发活力,推动中华民族山山而川、生生不息。
队员走访时采访到当地一位原住民,他说:“在革命战争年代,红军到这个地方没有粮食吃,就会采野果子。从小就听老一辈说这叫‘红籽儿’,可以用来做饼,等到果红了,也可以直接摘下吃,味道很好。”据了解,火棘也是不少逃荒者、牧童和樵夫的“口粮”或“零食”。当地许多老人也提到,过去闹饥荒的时候,他们的父辈也吃过火棘充饥,或者把果实晒干后磨成粉,拌在玉米面中做饭或做成炒面等。
据悉,火棘味道酸中带涩,口味良好,营养价值较高,含有多种氨基酸,并且色素、果胶等含量高,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中华本草》上介绍火棘具有收敛止血、清热除湿的功效。此外,火棘对治外伤出血、烧伤、烫伤、疮疡、急性胃肠炎、湿疹、白带过多都有较好的疗效。小小的野果,不仅仅是困难年代的救命粮,更是救命药。正因如此,当地居民对火棘有不一样的情感。
77.jpg
                              
图为实践队员实地拍摄火棘 通讯员柳诚提供
火棘不仅是山上随处可见的野果,更是革命历史的见证者。正是因为有了火棘的存在,红军才得以在战火纷飞的艰苦年代幸存;同时,也在四渡赤水之战使得中央红军在长征的危急关头,从被动走向主动,从失败走向胜利上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
团队成员罗宇在调研过程中有感而发,她说:“火棘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现实的教导者,身处于和平年代的我们,要时刻铭记先辈们的付出,要牢牢把握新时代的使命,要坚定不移朝向复兴梦奋斗。只有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才能不负历史的嘱托,才能拥抱美好的明天!”
百年弹指一挥间,百年出发再向前。小小的火棘像是小小的种子,百年前,他带给我们革命的希望,百年后,他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