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对话罗徕 | 新文人的儒雅与风趣

新文人画院 2020-4-9 22:19 1135人围观 艺术动态

罗徕:四川省新文人画院院长,1967年生于重庆涪陵,汉族。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副院长,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三级教授、研究生导师。四川省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会员,中国工 ...
“以学术立身·重塑中国文人的家国情怀”


罗徕:四川省新文人画院院长
 

肖像
摄影 邬清洪

人物简介

1967年生于重庆涪陵,汉族。
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副院长,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三级教授、研究生导师。四川省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成都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成都致公画院院长,成都天府画院院长。
先后在《装饰》、《美术》、《美术观察》、《美术与设计》、《艺术研究》、《艺术探索》、《艺术教育》、《美术界》、《美术大观》、《电影文学》、《文艺争鸣》等刊物发表论文70余篇。
举办个人画展7次,300多幅美术作品发表在《电影文学》、《美术大观》、《美术》、《文艺研究》、《包装工程》、《中国美术教育》、《当代文坛》等刊物上。出版著作、教材10余部,学术成果获得省、部级奖10余项。
 

肖像
摄影 邬清洪

以下是由成都清源际艺术中心(简称:源)于2019年春季组织的与罗徕院长(简称:徕)的艺术对话。

源:“关于现阶段您对于自我绘画创作上的认识与看法,以及您在艺术创作上风格的变化,您更多的想表达什么?”

徕:“对于我来说绘画创作是非常重要的,就像人的一日三餐,是必须进行的一种状态。我从89年工作开始,相对更偏重传统的写实油画,而当时的写实作品更多的是院体里传统的路子。从阿坝调到成都工作后,我又开始尝试油画对牡丹题材的描绘,并与中国画的牡丹作品有所区别;也正是在这种描绘牡丹的启发下,我逐渐开始对创作静物上,有了自己新的想法和灵感。对于纯静物的创作,实际上在我的绘画生命中,是一次真正让自我的心沉静下来,用安稳平静的心境去感受每个物体。”
“同时,因为我们的艺术市场逐渐打开以及日益火热,许多人因此迷茫躁动,想以绘画创作数量的堆积,走向市场与大众。实际上,我持续十六年的钻研纯静物题材创作,也是想让更多的欣赏者,看到我的作品后,他们的心也同样能得到艺术带来静谧舒缓的体验。”
 

《古今韵会》油画
120x120cm

 

《阳光喜悦》油画
130×90cm

他随后也笑着补充到:“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创作150多幅作品之后,身体也不可能允许过于高强度的写实创作;当然艺术也是不断尝试与创新的过程嘛,此时我也开始在尝试一些表现性的绘画方式,包括笔触,画法,材料的尝试,以及国画的笔墨也在借鉴。我认为表现性的绘画,也能更加自由和轻松的表达更多东西,也让我的绘画更加收放自如,同时丰富不同状态下的艺术表现力。”
“其实另一个方面来讲,一个艺术家过早的去把自己符号化,其实是对自我艺术道路的束缚,也是一种不成熟;可能这个他的艺术思考并没有错,但是他完全陷入符号的桎梏中,再往后就只是想被欣赏者记住罢了。艺术家在他的艺术生命中,他经历不同的人生阶段,他思考的事物,心理状态以及言行是不同的。正如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从小到大的社会环境,周围事物与人群都是变化的,试想没有变化,那他就是个机械脱节的人,人时刻是在生长的,艺术也是生长的,其实这也决定了大部分艺术家很难永远一尘不变地去画相同重复的事物。画家不应该惧怕打破自己已有的表现方法,是可以去做一些全新的尝试和探索的,这点上米金铭老师对我的影响很大,年近古稀的他也在做很多艺术创新,在不断地尝试一些新材料和绘画实验,只有在这种实验的过程中才可能去创新。”
 “人类社会在发展,艺术也是需要去做自己的发展创造,再例如毕加索这样的大师,也在一生中一直敢于去做创新。艺术家在自我生长的过程中,他也在不断的汲取更多的营养,只有他经历获得的更多,或许他才知道什么样的艺术是他真正要想去表达的吧。因为写实它是一种手段,是更规范和理性的去表达画面,写意表现的画面更多的是一种释放,而写意的释放并不是乱而无序的描绘,它里面还是有美学中有章可循的节奏韵律和微妙关系的把握,例如抽象的点线面中,也是寻觅到一些美的归宿感。我一直认为如何自然的在三者中找到平衡点与契合点,自然而真实的去发展和过渡艺术风格,而非教条突兀的盲目追求,这是现在艺术家应该去思考的吧。”

肖像
摄影 邬清洪

源:“看了您一些主要作品,对于您所描绘的这类极度灰与强烈朦胧感的静物绘画作品,观赏者应该怎样去鉴赏与理解?”

徕:“其实对于静物题材的绘画,也是能表现画家的一些技巧和表达某些艺术思想的,尤其用绘画艺术去表达你自己的一种心境,这是创作非常重要的一项吧。虽然它只是静物,但它这种静态下的美,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关注的;不管是描绘一花一草,一个罐子或者一个瓶子,实际上里面蕴藏着很多细节和韵味可以去细细品味和发现的,而我的静物作品又与传统意义上的古典写实油画有所不同。
“一般的古典写实油画,它是追求绝对的真实,它的外型,它的色彩,它的质感,它的光源,是一种高度还原的真实;而我所描绘的灰色,是我内心的一种‘灰色’。其实明度大的作品相对更容易表达,而灰色对一个艺术家来说,因为他里面那种微妙的渐变关系,反而相对较难表达;但是这种灰朦淡雅状态下的画面,更适合我去找这种微妙下色彩与明度的变化,在一种相对稳定的色系中,表现我特有的艺术感染力。在我摆放静物的时候,我也特别孤立的去摆放一个或几个,我在创作之前也是有意的去做一些构成的设计和营造这种氛围;而我是追求的正是这种静态下,中国古典美学的一种禅意。”

《无极》油画
80㎝×140㎝
 

《寿运流年》油画
120×120cm

源:“您刚谈到了西方油画与中国禅意,那您是怎么看待对于东西方绘画传统不同的材质,所表达的不同的艺术魅力,又是怎么去感悟的?”

徕:“关于他们的差异我认为还是挺大的,主要为文化的差异。文艺复兴后的油画体系,更多的是真实的还原表现,它是一种科学精神与逻辑思考下的再现;而我们中国的传统更多是一种象外之意,所谓意境的表达和文人心境的表现;这是一种自然真实和心灵真实的分别。”
“传统的中国绘画主要为在宣纸上彰显水墨渗染的表达,它的可变性和随机性更大,也就是那种笔墨技巧下有意无意间,不可控的和不经意的表现感,以及那种快速灵动,飘逸洒脱的画面表达。而西方传统木板刷笔与松节油支配下的画面,那种可控性与设计性更强,以及那种精雕细逐、逐步累积的呈现。我认为这是意识形态下的特殊文化产物,其实他们都是对美的不同表现吧。”


肖像
摄影 邬清洪

源:“您也是一位美术教育者,而在关于现今西方现代艺术与后现代一些流派,以及我们的艺术何去何从等问题,您是怎么看待的呢?”

徕:“西方的这些艺术不能说都好,也不是都不好,总的来说还是有一些我们可以去认识和吸取的东西,这其中的关键是我们该如何去选择的问题。简单来说,我们需要的还是汲取真正适合并对我们自身艺术文化土壤发育有利的因素,所谓‘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嘛。现在我们很多艺术家总认为要寻找一条捷径,但艺术文化的发展是要尊重他自身的发展规律的,我们的艺术从传统中来,但并非拘泥不变,传统是根基,在此之上去创新探索,这是目前我们的艺术应该踏实去践行的。
“对于现代西方的艺术,肯定那些成型作品是不能直接搬运的,是从其中的元素,技巧,思维角度以及自身创作的喜好,从而找到一种你的表现方法。其实绘画所呈现在画面上的,就是你技巧的超越,情感的超越和思想的超越嘛。”

罗徕学生
漆画作品

源:“最后,对于您现在所处的美术教育工作中,您是怎么去引导学生与晚辈去开启他们的艺术道路呢?”

徕:“对于美术教育,我的理解是你要让他确认不同的艺术风格是否适合其自身的特点,并根据他们个人的性格、环境、好恶、优点和经历等,在他艺术生命的初期协助他找到属于适合自己的道路;唯有这样才是更能把其自身优势的艺术特征散发出来,打造出他们独特的艺术来。”
“其实对待当代艺术,我还是不排斥的,是适当地去接纳那些真正用心去探索的作品和人物,我不会严苛我的学生非得完全按照我的意志和审美方式去创作艺术,那也是对他们的禁锢约束,更多的是在侧面的引导和点拨,还是要让他们自己去探究艺术,而不是一味的被动灌输我的东西。在这种探究的过程中,要让他们自己学会去解决艺术上不管是技巧上,还是思想上遇到的各种问题,其实人生也是在不断遇到难题而去化解,这也是生命的意义吧。”

肖像照
摄影 邬清洪

 

罗徕
早期写实作品

 

趣味插曲

在整个交流过程中,罗徕老师还无意谈到了一些关于他人生经历的轶趣故事,让人忍俊不禁。
他讲到:“在以前很长一段日子里,自己是留着络腮大胡子是有着很多趣味的故事。我在阿坝工作之时,那时候我爱人在内江工作,去她那里时,有同事说她找了一个老年人,于是回去便把大胡子剪掉。那时候我们领取每月工资之时,需要在财务科亲自去签字认领,当我剪掉胡子去时,财务科的同志看到我便跟我说,领工资不能带领,让他本人亲自来。我那时百口莫辩,是第二天领导和我一起,才完成认领的。还有当我又回去上课之时,学生们便窃窃私语,说来了位新老师啊。”

蓄胡时的罗徕

“后来96年我调回成都工作时,我们外出写生,当时我穿的一个藏装,胡子也是又浓密又冗长;当地的藏族人便说我是七十多岁的藏族老大爷。”
“又还记得我参加子女开家长会之时,班主任批评一些家长不重视子女学业和成长,经常班级家长会不积极参与,你们看罗同学的父亲没来,但是人家爷爷不也来了吗。”
正是这些细节,也让我们在对话过程中,见到他幽默风趣的另一面。一个艺术家对生活以及生命的态度,是艺术呈现的决定因素;罗徕丰富的性情也影响着他的艺术,在不断朝更远的方向探索与前行着。

人物语录

 
肖像
摄影 邬清洪

“从藏区风情油画到油画牡丹,然后到静物系列写实油画,再到书写写意油画作品,我一直在不断的探索实践。”
——罗徕

作品欣赏










原作者: 清源际 来自: 四川文化网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