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孙亚军 | 践行张载文化 弘扬中国精神

新文人画院 2021-4-29 14:43 680人围观 学术评论

张载文化所展现出的博大无私、兼容并蓄、社会担当,正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文化自信的张扬,更是中国精神在当代的体现。



践行张载文化 弘扬中国精神

——在“中华关学·中国行”走进眉县横渠活动中的发言


       非常荣幸能够在大儒张载先生的故乡郿邑横渠,参加由陕西省孔子学会、西北大学关学研究院主办的“中华关学·中国行”活动。本次活动首站走进眉县横渠,具有鲜明的指向意义,一则横渠是关学宗师张载先生从十几岁一直到逝世,视为故土的地方,先生晚年重要的学术著作都在这里完成,横渠因先生而名;二则作为整个活动而言,从横渠而始,辐射关中,走向全国,这里将成为整个活动重要的地理标识。

       关于横渠之学以及张载先生伟大的生平,相信我们都很熟知,因为熟知先生平生的事功学问,因此才有了崇敬,才有了千年之后我们在横渠的相会。我想围绕下面几个方面,谈一下我对张载先生学问在当下的一些认识,不对之处,还请多多指正。

       我们通常讲弘扬关学精神,那么我就常常在思考,在当下国际局势纷乱复杂,以及由疫情所带来的人们精神层面的不安,这样的环境下,关学精神的指向或者说张载之学对当下的意义在哪里?我们该怎么做?对此,有以下几点说明:

       第一,先生主张的“民胞物与”的思想具有着博大之爱,胸怀宇宙万物的气度。先生的这一思想与中国儒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甚为相同,其宗旨就是要实现人与物,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命运与共、生生和谐。尤其在当下,疫情肆虐国际形势错综复杂的情况下,作为中国人更应该心怀“民胞物与”的思想,积极地投入构建人类命运、人与自然的命运共同体事业当中去。就目前而言,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围追堵截,充分暴露了他们所谓的“民主”与“博爱”的虚假性,相反我们中国人从孔孟所倡导的“天人合一”到张载的“民胞物与”再到习近平主席所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真正让世界感受到中国文化的优越性所在。因为,“民胞物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

       第二,兼容并蓄、开放包容的问学精神。“关学”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有着门户偏见的学术流派,从一开始就有包容并蓄的品质。这一点,我们从张载先生的学问渊源上取法于儒释道三家,从而形成自己独立的思想学说。另外,张载先生本人也具有这样博大的胸怀,当年与二程兄弟论易时,先生所表现出的胸怀气度,成为后世关中学人的楷模。从历史上而言,关中学者皆能传承张载先生的气度,明代关中学者一方面坚守程朱,一方面又吸收阳明学,真正做到固守本源开放包容的问学精神。这一点在当代而言,难能可贵,从国家而言我们需要与国际社会的“和平共享”的包容,从个人而言我们需要兼容并蓄,绝不固守己见,甚至带有门户之见,这些都与张载先生的精神相背离。

       第三,“四为”句所倡导的担当使命与人文情怀。关于先生提出的“四为句”,魏冬教授有专门的著作详细论述,这里我想表达的是先生“四为句”永远是我们每个有担当有情怀的人的共同使命,在当代有着不可替代的社会普世价值。从做人而言,这四句话堪为标准,照做就行,若能实现其中一二,便已经了不起;从国家而言,面对这次疫情,中国共产党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下,全党正在践行的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治世之道,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人民的生命财产得到了保护,与之相反的是美国政客所标榜的“自由、民主、博爱”在疫情面前不堪一击,与之相反的是印度目前的平民的“人间地狱”般的煎熬。

       综上所述,张载文化所展现出的博大无私、兼容并蓄、社会担当,正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文化自信的张扬,更是中国精神在当代的体现。

       谢谢大家!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原作者: 孙亚军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