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刘斌夫 | 四川曲艺十八般(二)

四川文化网 2023-12-7 11:19 3194人围观 历史非遗

  3. 四川谐剧  作为喜剧性说唱与形神表演艺术,谐剧曾称之为“拉杂戏”,起源于四川,流行于自贡、南充、成都和重庆各地,是出生于四川安岳龙台镇龙台场(今黑山村)的著名喜剧创作表演艺术家王永梭(1915年7月 ...
  3. 四川谐剧
  作为喜剧性说唱与形神表演艺术,谐剧曾称之为“拉杂戏”,起源于四川,流行于自贡、南充、成都和重庆各地,是出生于四川安岳龙台镇龙台场(今黑山村)的著名喜剧创作表演艺术家王永梭(1915年7月14日~1998年5月22日)于1939年发明开创的曲艺新曲种。


  1939年王永梭创作首个“拉杂戏”《卖膏药》,开谐剧先河。1941年创始方言诗朗诵,把五言诗《春晓》改编成四川方言诗搬上舞台。1942年王永梭创作了第二个“拉杂戏”剧目《扒手》,并第一次使用道具。1943年正式将“拉杂戏”定名为“谐剧”。1945年创作谐剧《喝酒》。1948年演出剧目《嫌疑》。1953年,赴朝鲜慰问并创作第一个歌颂新社会的新谐剧《在火车上》。1957年在四川剧场举办《王永梭谐剧表演会》。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押赴修筑成昆铁路。1961年底摘帽,解除劳教。1962年调四川省曲艺团工作。1979年,王永梭冤案得以平反。1981年起,王永梭在成都、重庆两地举办四次谐剧训练班,培养了200多名学生。1983年当选为省政协委员。1988年参加省第六届政协会议。1993年参加成都锦江剧场“西南一代曲艺名家会演”。1995年参加“双五十纪念活动”。1998年5月22日,心脏病突发病逝于成都,一代巨星陨落,享年83岁。
  王永梭作为谐剧创始人、方言诗创始人,半个多世纪舞台艺术生涯,集编、导、演于一身,共创作、演出谐剧节目90多个,方言诗朗诵100段以上;创作不少其他形式的曲艺作品,表演近万场,派生出桂林壮族、陕西、湖南、浙江和西藏等多种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谐剧。


  谐剧结合了曲艺、戏剧及话剧等特点,主要用四川方言谐趣说词加上夸大幽默感的身法眉眼形体表演,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喜剧艺术效果,富于情景交融性、情节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观众席上掌声四起,笑声不断。
  在谐剧中,通常只有一个演员在舞台上,他(她)扮演一个特定的角色,通过与虚拟对象进行对话或交流,以此来叙述描绘表现一个完整的情节故事。这种艺术形式不仅具有娱乐性,而且还融入了深刻的社会文化元素,能够产生强烈的共鸣。


  国家一级演员、四川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四川扬琴艺术家、著名曲艺、方言诗和喜剧表演艺术大师涂太中,当年为遂州酒业创写、表演的莲花闹快板书舞台影视广告艺术作品,耳目皆新,蔚成经典:
  “月儿明,月儿亮,月光照在酒瓶上。
  遂州酒好没法说,不喝硬是睡不着。
  酒香飘进月宫里,嫦娥闻到好欢喜。
  嫦娥姑娘下凡来,硬要和我喝一台。
  你一杯,我一杯,喝得脸上红霞飞。
  啊——!亲爱的遂州酒!
  嫦娥逮到不松手,宁舍月宫不舍酒。
  为了永远喝此酒,干脆结婚不要走。”






  涂太中演艺成就与所获荣誉:《邻居对唱》获第二届中国曲艺节牡丹奖;《缺俏的铁耳锅》第10届全国电视剧“飞天奖”短剧小品三等奖;《致富之路》在1999年中国曲协《曲艺》杂志社与四川省曲协联合举办的曲艺作征文评奖中荣获作品一等奖;1999年荣获第三届“巴蜀文艺奖”一等奖;编演谐剧《霸王生意》、方言诗《二娃参军》和小品《过年》等20多个节目,先后荣获四川省一、二、三等奖及四川文学艺术界最高奖——巴蜀文艺奖;创作谐剧《二警察》、小品《一张机票》及方言诗《闯世界》等60多篇作品已在全国及省市级刊物发表;自编自演谐剧《霉不醒》、方言诗《划拳》、小品《发票》和方言评书《四川谐话》(合作)等30多个节目多次由中央和省电台、电视台播放并录制成音带及VCD在全国发行。还在《人生在世》、《秦淮世家》等10多部电视连续剧和电影《麻将棒棒手》中担任重要角色;在“八荣八耻专题曲艺创作班”创作《擦皮鞋》、《抓住他》、《划拳》、《霉不醒》、《二娃参军》。


  荣获1995年“四川省十佳演员”、1998年“巴蜀十大笑星”、1999年“四川省德艺双馨艺术家”和“省直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成都市奇石协会副会长。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顾问。
  4. 连箫
  集音乐、舞蹈、文学等诸多艺术形式于一体,起源于明末清初的曲种“连箫”(连萧),又称为“连厢、连宵、连枪、连厢、连香、花棍、金钱棍、霸王鞭、柳连柳、莲花十八响”等等,传说明末大将秦良玉命令士兵以竹竿藏粮巧过关卡,士兵们高兴得敲打竹竿,逐渐演变成民间歌舞“连箫”,清初陕西移民从北方直接传入和东南沿海闽粤赣客家移民经华中湖广(湖南、湖北)传入,已有300多年历史,广泛地流行于四川成都、重庆、涪陵、万州、绵阳、德阳、广元、阿坝州南坪县(今九寨沟)、眉山、雅安、遂宁、自贡、泸州、宜宾等地城乡。


  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绵竹县令陆箕永《绵州竹枝词》生动描述连箫艺术情景:“山村社戏塞神幢,铁拔檀槽拓作梆。一派秦声浑不断,有时低去说吹腔。”“窄袖宽衣裤褶长,绿云窕娘妆。筵前唱彻《回波曲》,乞取青蚨作打厢。”
  清道光年间成都人钱廉成《锦城竹枝词》写道:“连第三尺长,此处更何有。行乞且长歌,柳啊柳连柳。”清人李振声《百戏竹枝词》有《霸王鞭》一首:“窄样春山称细腰,蔚蓝首帕髻云飘。鞯王鞭舞金钱落,恼乱徐州《叠断桥》。” 记载连箫“以竹鞭缀金钱,击之节歌”的歌舞艺术表演形式。


  连箫道具“连箫竿”、“连箫棍”亦称“钱棍”,用三尺长的白夹竹或斑竹,竹竿挖8个孔,每个孔嵌4枚铜钱,共用32枚铜钱,竿棍两头用彩色丝绸系成蝴蝶结。女演员头戴头花、身穿彩服彩鞋,男演员穿著中式背心或长袖服装、软阳鞋。民乐队以笛子、二胡、琵琶、阮等乐器伴奏,大型表演可加唢呐等乐器。连箫表演者手持一根连箫棍,敲打通身,领唱合唱,载歌载舞。唱词分上下两句,上句合唱帮腔衬词“柳啊哈柳连柳啊”,下句合唱帮腔衬词“荷花柳灯儿(红花一朵)莲灯儿海棠花”。表演人数不限,单人或多人,甚至多到几十、百人、千人表演。场地大街小巷、田头、院落、舞台、广场均可。



  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的自贡西秦会馆关帝庙(盐业博物馆)檐下有一圆雕:女艺人手持两端嵌有铜钱的竹竿表演连箫。



  建国初,刘师亮《成都竹枝词》状写连箫艺人谋生之道:“贫女谋生亦可怜,竹竿凿眼贯青钱。逢人高唱湖南调,柳柳连来柳柳连。”曲艺专业艺术家们把连箫搬上城市大舞台。连箫《石工歌》,以连箫棍作为钢钎、扛子、雷管等道具,表现爆石、打石、抬石等动作,有时还加入石工号子。上世纪60年代萧顺瑜演唱的《保护耕牛》配以民乐伴奏,在四川广播台播出,反响热烈。改革开放新时期的1990年,成都市西城区民间艺术团牟庆云率领大型连箫队参加金牛区民间艺术节,气势壮观,盛况空前,获演出一等奖。
  而今,牟庆云大师的传人、成都金牛区五块石艺术团团长文莉,继续忠实传承濒临消失的连箫民间艺术瑰宝,繁荣社区文化,难能可贵。


  70多岁高龄的自贡富顺县长滩镇鱼坝村民间老艺术家刘道江,经常为乡亲们演唱连箫“梁兄送妹到桥头呵,柳啊哈柳连柳啊,桥头有根好石榴呵,荷花柳灯儿莲灯儿海棠花……”《梁山伯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等传统曲目。


  刘道江及其侄子刘登德等艺人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改进和发展连箫艺术,启用竹笛、芦笙、琵琶、三弦等民间传统乐器伴奏,以增强唱腔乐感,更加动听。刘道江们还创作出不少新词:“乡村振兴有力作,柳啊哈柳连柳啊,瓜果蔬菜畜禽多,荷花柳灯儿莲灯儿海棠花,幸福生活连箫舞,柳啊哈柳连柳啊,男女老少笑呵呵,荷花柳灯儿莲灯儿海棠花……”近年来,刘道江、刘登德叔侄连箫队不仅走村串户为群众送去欢乐喜庆,还多次参加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自贡市社区艺术节、富顺县豆花文化节等会节活动演出。


  连箫艺术后继有人,可喜可贺!
  5. 四川清音
  四川清音(唱小曲、唱小调、唱琵琶、唱月琴),其祖源文化背景是“竹枝词”。竹枝词,本是大四川嘉陵江-渠江流域川东北巴人部族賨人文化遗存。唐朝诗豪刘禹锡专程采风竹枝词,并提升应用于唐诗创作。


  作为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曲种,北宋就创生了清音曲艺。始于北宋、盛于南宋的“唱赚”(赚词),始于北宋、盛于金元的“诸宫调”等,是四川清音的始祖。南宋吴自牧《梦梁录》说:“社会有遏云社、女童清音社、豪家子弟绯绿清音社。”
  清初康熙年间,清音传入四川。与“河南曲子”、“单弦牌子曲”、“湖南绁弦”及“陕北眉鄠”等曲艺形式很相似,四川清音曲牌大多都是来自南北曲或明清小曲及其它的俗曲等。


  康熙移民诏,闽粤赣客家人迁徙巴蜀,四川经济很快得以恢复与发展,清音等民间艺术迅捷繁荣,各地均出现“吹弹夜夜乱如麻”(清吴好山《成都竹枝词》)的局面。清音逐渐流行于大小城镇,尤以成都、宜宾、泸州、重庆、江津、涪陵、万县等水陆码头为甚。清人何锡蹯咏《泸州》云:“余甘渡下月笼纱,两岸人家水一涯。何异秦淮三五夜,荡舟处处听琵琶。”清六对山人《锦城竹枝词百首》说当时成都人“都爱廖儿《哭五更》”,《哭五更》是四川清音传唱至今的曲牌,“廖儿”即指艺人廖贵。
  四川清音最初多由女演员一人在茶馆书场坐唱,左手执檀板,右手执竹签敲竹鼓(直径约10~12厘米,长约8~10厘米的带节楠竹,以竹节凸状隔膜为鼓面)以控制节奏,乐队伴奏有琵琶、二胡等,并有专人在台下散“折子”(曲目名供人点唱,能折叠的小册子)。后为适应剧场大舞台需要而改坐唱为站唱,并由一人独唱发展为两人对唱以及多人合唱。


  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清音《妈妈好糊涂》、《十想》、《好丈夫》等新思想曲目涌现。民国十九年(1930年),重庆、成都相继成立“清音歌曲改进会”、“清音职业会”等行会。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四川清音出现班社组织,有以家庭为单位,或自由组合,3~8人不等。抗日战争时期,艺人编创了《五更叹国情》、《上海大战》、《送郎去当兵》等抗日题材新曲目。
  1958年,宜宾艺人王纯熙演唱四川清音《歌唱英雄黄继光》(钟成修词,喻祖荣、韩绍武编曲), 再开清音男角演唱。





  传统清音演唱多以竹鼓击节月琴伴奏。1962年,新中国清音艺术家代表人物李月秋怀抱琵琶自弹自唱清音曲目《春天来到川西坝》,从此琵琶清音始渐盛行。
  清音有三种典型衬腔:一是“哈哈腔”(“长哈哈”和“短哈哈”),喉咙“大舌头”与“小舌头”相互撞击而产生,无论大调小调,“哈哈腔”对清音唱段喜、怒、哀、乐有着烘托渲染显著效果。二是“弹舌音”,弹动舌尖发出“嘚儿”(“长嘚儿”和“短嘚儿”)声音。三是唱腔的垫字和垫词,如“哎呵”、“哟呵”、“嗨哟”等,唱腔内容不同,衬腔垫字和垫词内容不尽相同。
  四川清音有600多个古典和现当代传统曲目,譬如根据小说、戏曲改编的《尼姑下山》、《小乔哭夫》、《断桥》、《思凡》等,歌唱历史人物的《花木兰》、《昭君出塞》等,吸收各地民歌的《放风筝》、《小丈夫》等,反映现实生活及革命题材的新曲目《黄继光》、《丁佑君》、《江姐上华蓥 》、《送公粮》、《赶花会》、《布谷鸟儿咕咕叫》等。





(待续)
(学者刘斌夫根据相关资料和童年记忆编写)
原作者: 刘斌夫 来自: 四川文化网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