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开启左侧

四川学子“三下乡”——初见伟子坡村,调研扶贫政策下的乡村发展

作者:rere | 时间:2019-8-23 17:13:59 | 阅读:462|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文化网讯(通讯员 张玉 布子尔以)7月16日早,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筑梦凉山,扶贫布拖”团队成员在与湿地保护站的工作人员一起吃了早餐,后便了踏上了探寻伟子坡村路程,此行的目的是为了实地调研村庄,为之后建立电子村史馆收集相关资料。
经过约20分钟的车程,队员们安全到达伟子坡村村委会。出来迎接队员们的是的是饶远林,他首先简单的向同学们讲述了伟子坡村的情况,在讲述中,同学们了解到村子平均海拔2750米,人口一千余人,分为六个小组,且相互相距较远,其中包含建档立卡贫困约四百人等基本信息。随后,队员们分为两组去开展工作,一组去采访村书记比布日黑,一组去采访当地的村民。
队员们首先对一个偶遇的彝族老乡黑日呷进行了简短的采访采访,队员们在采访过程中得知当地的主食是荞麦、燕麦、土豆,蔬菜也都是自己种的,几乎家家户户都在政府扶贫工作的帮助下养上了猪、羊、鸡等家畜家禽。随后,队员们在黑日噶尔的介绍下,去到村民布子莫拉扭的家中,对其家中陈列的一些旧式彝族农具,如呷卜洛(彝语译)、谷洛(彝语译)等进行了拍照以及记录,为电子村史馆提前收集展出材料。
1.jpg
图中墙边靠左边为彝族村民 黑日呷,队员在对其进行采访。 李雅瑜 摄
IMG_9862.JPG
图中老人为布子莫拉扭,她开心的为队员们讲述驻村工作队到来后生活的变化。 李雅瑜 摄
另一小组则通过村委会有关干部积极联系伟子坡村六个组组长,以希望可以得到组长们的帮助,加快推进村史馆建设进程。小组成员通过筛选昨天在博作村村史馆拍摄的照片,确定了建村历史、历届支书、家支分布、村历名人四个部分是需要村书记及组长共同回忆并做好记录的,而农具则是需要组长积极发动村民。与此同时,小组成员还将图片进行简单加工,制作成便于展示和直观理解的放映样式,并邀请长期在村中进行村民工作的饶远林主持并主讲会议,希望可以通过此次会议充分发动群众捐赠特色农具。
会议于中午12:20在村委会会议室准时开始,绕远林主持会议,村支书、村老党员、各小组组长及实践队成员出席会议。会议采取绕远林用汉语讲述,布子尔以用彝语翻译的方式将村史馆建设过程所需的配合传达给村中彝族领导班子。建馆思路讲述完完成后,村支书率先表示出赞成,组长们也积极赞同,表示回到小组将积极发动群众,收集统计农具,并希望可以尽快投入到村史采访收集阶段。
除了采访和会议,队员们还和当地村民跳达体舞。到了接近黄昏的时候,队员们们从崎岖的山路上走回来,途中小心翼翼地回到了湿地保护站,结束了一天的社会实践工作。
9.png
图为 团队成员与村中孩子在村委会前合照   邓玉 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