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开启左侧

四川学子“三下乡”——参观村史馆,感受扶贫攻坚成果

作者:rere | 时间:2019-8-23 18:10:15 | 阅读:1612|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文化网讯(通讯员 邓玉)715日,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筑梦凉山,扶贫布拖”团队,在布拖县林业局副局长、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党政委老师饶远林的带领下,进入博作村参观当地村史馆,为制作伟子坡村的网络村史馆做一定的参考,并在下午立即前往伟子坡村,做深一步调研与考察。
饶远林带领团队成员跋涉山路,去往博作村,深入了解村史馆建设相关事宜,参观过程中,史馆给予了团队构想史观新思路。博作村以农林畜牧合作为主,由国家能源局资助扶贫发展,深受扶贫政策影响,现已完工一项远近闻名的博作村村史馆建设。馆内现存十余件彝族特色用具,包括毕摩文化残卷,暗花磨掉色的马鞍,以及放置牛肉的测亭等等,极大的体现了该村的民族特色。同时,该馆在墙上使用文字和图片相结合的方式,从修复生态养猪场、“一村一幼”的建设,以及综合环境暨产业等方面,呈现出旅游建设与合作社的脱贫成效。文图相呼应,将该村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
IMG_9660.JPG
图为 博作村村史馆展品之一“子鞍(彝音译)”,用于安置在马背上,牢固坐骑。 邓玉 摄
IMG_9606.JPG
图为 博作村村史馆展图之一,内容为帮扶成效,具体的写出了近五年来的帮扶成果及领导关怀。 邓玉 摄
IMG_9605.JPG
图为 博作村村史馆展图之一,内容为历史蜕变,以图文的方式讲述了2011到2017年博作村的发展变化。 邓玉 摄
博作村第一书记罗洪向队员介绍建设村史馆的初心,让当地的彝族人参与到史馆的建设,会极大的提高村民的参与度和幸福感。陈列柜里面的东西都是村民自己主动提供的,很具有参考价值。在简略介绍的同时,罗洪还就伟子坡村史馆建设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建议团队成员深入理解一乡一特色,努力挖掘乡村特色,紧跟时代,展现真正的村文化,从而设计并规划出村民们喜闻乐见的网络村史馆。
IMG_9628.JPG
图为 博作村第一书记罗洪为队员们讲述建馆经验,他提出“一乡一特色”的建馆理念。  张玉 摄
在进行整理并完成小组总结后,团队出发到伟子坡村。出乎队员们意料的是,在接近伟子坡村时,道路是整齐柏油马路,两旁的宽阔菜园也彰显着一片欣欣向荣。伟子坡村的脱贫方针工作成效显著,不仅表现在经济的发展,还可以在伟子坡村周围优美的湿地景色中可见一斑。将整个脱贫战略落实到位,是队员们对伟子坡村脱贫工作的统一看法。
接下来,团队将会驻扎村中进行实地调研采访,收集登记村史馆相关资料,为当地增加文化内涵,并努力为宣传、提高知名度打下良好基础,为当地更好的发展献出一份绵薄之力。

大神点评1

张玉瑾 发表于:2019-8-27 15:29:28
【编辑审核意见】不通过,基本格式有误,质量需提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